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苯酚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小明同学准备依据下图操作步骤,从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酚降解高效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酚降解菌富集培养基含有蛋白胨、K2HPO4、MgSO4、苯酚和水,其中可作为碳源的有_____________,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培养基。

              (2)将采集到的样品接种培养,苯酚用量应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______,以达到富集酚降解菌的目的。

              (3)小明同学采用_________________法进一步分离纯化目的菌,该方法先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对菌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制备该步骤中用的培养基时除了需要水、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添加_____________。

              (4)下图为______________法示意图,在图中_________(填图中序号)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

            • 2.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难溶性磷酸盐,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可溶性磷的优良解磷菌株,以便将其添加到有机肥中,改善植物磷元素供应。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固体培养基中难溶性磷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溶解,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如图),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代表微生物溶解磷的能力大小。

              实验步骤:

              步骤1  取某地区土样5g制得土壤溶液后稀释,取稀释液1mL接种到基础培养基A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72h。

              步骤2 在基础培养基A上用接种环挑取代表性菌落再次接种,培养3~4d后观察菌落特征和透明圈的大小,初步筛选出三种优良解磷菌株(如下表)。

              菌株

              透明圈直径

              (D)

              菌落直径

              (d)

              D/d

              M-3-01

              18.8

              12.3

              1.5

              B 3-5-6

              20.7

              8.0

              2.6

              T 1-4-01

              9.1

              6.5

              1.4

              分析回答:

              (1)从物理形态看,培养基A属于_____培养基。培养基中磷源应该是____。

              (2)步骤1中接种方法是_____,步骤2中接种环的灭菌方法是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溶解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

              (4)为进一步测定初步筛选的三种菌株实际溶解磷的能力,研究人员将它们接种到基础培养基B中,并在37℃、200 r·min-1 摇床培养,定期取上清液,测定溶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得到下图所示曲线。

              ①用摇床进行培养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表明最优良的解磷菌株是____________。

            • 3.

              科研人员发现,工业污水中有一种极难降解的含氮有机物NS(无色的NS与碘作用可形成蓝色反应),但可被NS分解菌高效降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筛选NS分解菌的过程中,以NS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按用途属于_________培养基,NS可为NS分解菌提供生长所需的__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若要对NS分解菌加以纯化并计数,可采用______________法接种。

              (2)NS分解菌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为排除杂菌污染,应设置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欲鉴定筛选得到的NS分解菌是否具有实用价值,在培养NS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______用于颜色反应鉴定NS分解菌。若用上述培养

              基比较不同菌株降解NS能力的大小,可用相同NS浓度的上述培养基培养不同菌株,一定时间后,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不同菌株降解NS能力的大小。

            • 4.

              从自然界微生物中筛选某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

              (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如培养噬盐菌的菌样应从___________环境中采集。

              (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___________的培养基,并在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 

              (3)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相应的灭菌处理。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4)如图是微生物纯化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获得图A效果与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分别是_______。某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应当怎样操作才可避免此种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_______,应该保持____________等不变(至少答两项)。 

            • 5.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         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3)示意图A和B中,         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            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      的利用率。

            • 6.

              由南京农业大学的李顺鹏教授领导的团队经过多年研究,首创了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技术,其原理是通过筛选高效农药残留降解菌株,来清除土壤、水体、农产品中的有机污染物,解决了物理、化学处理修复难度大,成本高及二次污染的问题,其中有机磷降解菌专一降解甲基对硫磷(一种含氮有机农药),并依赖降解产物生存,且降解效果达100%。下图是研究人员筛选有机磷降解菌的主要步骤,请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过程中需振荡培养,由此推测该“目的菌”的细胞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为            ,振荡培养的目的是                   。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上。

              (2)对培养基选用的灭菌方法一般是                

              (3)如果该种细菌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携带天冬氨酸RNA为CUG,则转录成该天冬氨酸密码子所对应的DNA分子中模板链的碱基组成为          

              (4)研究人员在筛选有机磷降解菌时,发酵液不慎发生污染,菌群几乎全部死亡,但却侥幸从中获得了少数可抵抗污染的新菌种,细菌这种新性状的产生来自于          

              (5)为了得到单个菌落,比较简便的接种方法是          ,但该方法不宜对菌落计数,这种方法的在第2次及其后划线总从上次划线末端开始的原因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