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和培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细菌含量。为了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可在涂布接种前, ______ ;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l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______ 。
              (2)该小组釆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 ______ 灭菌,为了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一定要 ______ 。示意图A和B中, ______ 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可以依据 ______ 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和分类。
              (3)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筹。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 ______ 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 ______ 的利用率。
            • 2.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经微生物分解后能更好的被植物利用.某生物兴趣小组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分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
              KH2PO4 Na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g 2.1g 0.2g 10g lg 15g
              将表中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mL.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能筛选出目的菌的原因是______.
              (2)图中将细菌转到固体培养基上接种时,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初步筛选出来的菌种还需要进一步的鉴定: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指示剂,接种并培养初步筛选的菌种,若指示剂变成______色,则可说明该菌种能够分解尿素.
              (3)在实验中,下列材料或用具需要灭菌的是______,需要消毒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与培养皿
              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
              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4)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2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______(填序号).
              ①所取土样不同 ②培养基被污染 ③接种操作错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 3.
              苹果干腐病是一种名为茶藤子葡萄座腔菌真菌引起的疾病,病菌通常由枝条伤口入侵感染,在伤口处形成溃疡。某中学的科研小组计划分离出该真菌,并进行药物防治实验,为苹果干腐病的防治提供合理的建议。经过查阅资料,确定了分离时所用的PDA培养基配方,如表所示:
              物质 马铃薯 葡萄糖 自来水 氯霉素
              含量 200g 20g 1000mL 0.3g
              该真菌在上述PDA培养基上生长时有特定的形态特征:辐射状白色匍匐菌丝,绒毛状。
              (1)要获得菌落,则上表中还应添加的成分是 ______ 。氯霉素的作用是 ______ 。培养基的制备步骤包括计算、称量、溶化、 ______ 、倒平板。等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 ______ ,以防止冷凝水污染培养基。
              (2)用剪刀从染病枝条溃疡处剪取1×1cm2的患病组织,并用0.1%的升汞进行消毒,置于培养基中心,在合适条件下进行培养,共培养五组。待菌落形态特征稳定后,用 ______ 法将该致病菌分别转移至含有等量0.5%苦水碱剂、40%福美砷、清水的上述PDA培养基中进行抗药性实验,并每隔24h记录一次最后划线区域的菌落数目。
              ①选取 ______ 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的菌落数目。
              ②记录结果如下:
              小组 0.5%苦水碱剂 40%福美砷 清水
              菌落数目 2 8 17
              从结果分析可知, ______ 能很好的抑制该真菌的生长,适合防治苹果干腐病。
            • 4.
              自养需氧型的硝化细菌能够降低水体中的铵盐,对水体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请回答:
              (1)培养硝化细菌时,将含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倒置的目的是 ______ .培养基中加入铵盐为硝化细菌的生长提供 ______ ,培养基中没有加入有机碳,从功能上看这种培养基属于 ______ 培养基.
              (2)硝化细菌纯化并计数时,对照组应该涂布等量的 ______ .若实验组每个平板中的菌落数都超过了300,应对样本菌液进行 ______ 处理.
              (3)实验:探究弱酸弱碱条件下硝化细菌对铵盐转化能力的大小.
              取含铵盐的液体培养基均分成 ______ 等分,其PH值可依次调节为 ______ ,培养相同的时间后,可通过测定培养基中的 ______ 来判断硝化细菌分解能力的大小.
            • 5.
              环境污染物多聚联苯难以降解,受到多聚联苯污染的土壤中,常有重金属污染同时存在.研究发现联苯菌内的联苯水解酶是催化多聚联苯降解的关键酶.为了从富含多聚联苯的环境中分离联苯降解菌,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表):
              维生素 NH4NO3 MgCl2 多聚联苯 琼脂
              培养基甲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注:+表示添加该物质,-表示没有添加该物质
              (1)甲培养基中加入多聚联苯作为______用于培养联苯降解菌,该培养基属于______(填“选择”或“鉴定”)培养基.接种前需对甲培养基采用______法进行灭菌.
              (2)培养基乙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测定联苯降解菌的数量,原因是______.统计联苯降解菌数量时,应进行多组实验,再______.
              (3)联苯降解菌在实验室里的降争率很高,但是实际污染环境的治理中降解率很低,这可能是因为______.(答出一种可能即可)
            • 6.
              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其中40%~60%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这是因为它们能够产生纤维素酶,某研究小组欲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纤维素分解菌,其操作流程如下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土壤取样→②迭择培养→③梯度稀释→④鉴别培养基培养→⑤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1)研究小组将滤纸埋在土壤里,30天后再从己经腐烂的滤纸上提取土样筛选纤维素分解菌。请说说这么做的道理是什么? ______ 。
              (2)上述流程②成功的关键,是选择培养基的配方中要以 ______ 唯一碳源。流程④→⑤常用 ______ 染色法,④→⑤过程利用染色法能够拂选出纤维素分解菌的原因是 ______ 。
              (3)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无菌技术就是绕如何避免杂菌的污染展开的。请列举几项该研究小组应该实施的无菌操作(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为了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外来杂菌污染。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对照培养基的处理是 ______ 。
              (4)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纤维素分解菌落的数量,发现测定的结果往往比实际活菌数量要少,原因是 ______ 。
            • 7.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以鲜蓝莓汁为原料,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为了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可在果汁加工过程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酶。将鲜蓝莓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甲过程中,每隔12 h左右要将发酵瓶的瓶盖拧松一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10~12 d后,先提纯再在酸性条件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是否有酒精的产生。

              (3)某研究小组利用石油醚为溶剂提取蓝莓中的花青素,能否成功?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从食醋中分离出过程乙所需的微生物,可采用___________法将其接种到培养基上纯化培养。使用后的培养基需要进行___________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 8.

              醚苯磺隆是常见的除草剂,在环境中难以降解。某实验小组从某农药厂的污泥中富集、筛选出了一株醚苯磺隆降解菌株MB-1,并研究了其降解效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小组将取自生产醚苯磺隆农药厂废水处理池中的废水按5%的体积分数接入醚苯磺隆含量为200 mg/L的MSM液体培养基中,每3 d以5%的接种量接入新鲜的醚苯磺隆MSM液体培养基中,这一培养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小组将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后,将稀释倍数为103、10和105的培养液分别取0.1 mL接种到醚苯磺隆MSM固体培养基上,每个稀释倍数涂布三个培养基,最终形成的菌落数分别为627、622、658;58、62、63;3、6、7个,则原菌液每升含有的细菌数为__________个。若要检测水体中全部细菌(无论是否为活菌)的数目,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研究发现当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和醚苯磺隆时,MB-1菌株只利用易于摄取的葡萄糖作为能源和碳源,同时诱导产生一种能分解醚苯磺隆的关键酶,该实验小组研究了不同的葡萄糖浓度对MB-1降解醚苯磺隆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同时含有葡萄糖和醚苯磺隆的培养基比只含醚苯磺隆的培养基更有利于MB-1菌株的生长繁殖,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葡萄糖浓度较低时,醚苯磺隆降解能力较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有利于醚苯磺隆降解的葡萄糖浓度为_____________。

            • 9.

              水污染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微生物降解是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聚乙烯醇(PVA)是存在于化工污水中的一种难以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PVA分解菌能产生PVA酶分解PVA,PVA与碘作用时能产生蓝绿色复合物,当PVA被分解时蓝绿色复合物消失,形成白色透明斑,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是筛选出能高效分解PVA的细菌的培养基配方,表中X物质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还应设置完全培养液对照组,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__________(填“多于”或“少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成分

              MgSO4

              蛋白质

              X物质

              琼脂

              用量

              g

              10 g

              7 g

              1 000 mL

              20 g


              (2)要测定土壤稀释液中微生物的数目,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_计数板直接计数。若将100 mL含有PVA分解菌的土壤样品溶液稀释104倍后,取0.1 mL稀释液均匀涂布在选择培养基表面,测得菌落数的平均值为160个,空白对照组平板上未出现菌落,则100 mL原菌液中有PVA分解菌____________个,该方法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一般会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3)要鉴定分离出的细菌是否为PVA分解菌,培养PVA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_用于鉴别PVA分解菌。若用上述培养基比较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的大小,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为解决塑料袋(化学成分为聚乙烯)造成的“白色污染”这一问题,某同学试图从土壤中寻找一种能加速塑料袋自然降解过程的目的菌,以下是该同学从土壤中寻找并筛选目的菌的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接种前需要检测使用的培养基是否被污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Ⅰ号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_(按功能分)培养基,其作用是使目的菌能“脱颖而出”。如图采用的接种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Ⅱ号培养基从物理性质来看,________(填“能”或“不能”)添加琼脂。

              (3)该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4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0.4,则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是________个。(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 mL)

              (4)假设该同学发现培养基上细菌数目过多而连成一片,说出一种可能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处理措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