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面的图甲表示硝化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图乙表示这三种菌的增殖速度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乙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图甲中__________号试管中微生物在不同氧气浓度中的增殖速度。

              (2)研究发现,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如果培养基中混杂了这三类微生物,请设计实验,利用改变培养基成分等培养条件,将酵母菌和硝化细菌分离出来。

              ①主要步骤:

              A.分别配制不含__________的培养基(A)和加入________的培养基(B),分别灭菌。

              B.分别接种混合液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C.观察结果。

              ②结果:在A培养基上生存的是____________,在B培养基上生存的是____________。

              (3)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

            • 2.

              如图表示微生物的接种实验中的一些步骤。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步骤①前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该操作用到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

              (2)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步骤②、③之间还需要将接种环________。

              (3)指出步骤④操作不当的地方________。

              (4)分别用三个平板培养三种细菌(E.coli、S.albus、B.subtilis),然后在培养基上打出直径为3mm的孔,并在孔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甲抗生素,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可以在孔的周围观察到一圈清晰区,此乃抑制细菌生长所致。测量清晰区的直径(如图所示),数据如下表。

              细菌

               

              不同浓度甲抗生素条件下清晰区直径(mm)

              5μg/mL甲抗生素

              7.5μg/mL甲抗生素

              10μg/mL甲抗生素

              15μg/mL

              甲抗生素

              20μg/mL甲抗生素

              E.coli

              7

              10

              14

              16

              16

              S.albus

              5

              8

              13

              17

              B.subtilis

              5

              7

              9

              14

              19

              ①s.albus和B.subtilis对甲抗生素敏感的区别是________。

              ②有人感染E.eoli而患病,医生使用20μg/mL甲抗生素给予治疗,试用生物进化理论解释这种不明智的做法________。

              ③采养殖池中的水样1mL稀释100倍,吸取稀释后的水样1mL,接种于E.coli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并计数,重复三次实验结果如图。该养殖池每mL水含有E.coli________个。

            • 3.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过程①②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功能上看,Ⅰ号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该培养基中必须以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 Ⅱ号培养基的接种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1号培养基上挑出能产生淀粉酶的嗜热菌菌落的鉴别方法是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_____________;也可将得到的菌悬液转接于同时含有葡萄糖和淀粉作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得到若干菌落后用碘液作显色处理,看到如下图所示情况,可判断图中周围___

              _________的菌落含有所需菌种。


              (4)如果高温淀粉酶的产业化需要其活性在固定化处理时不受损失,且在多次重复使用后仍能维持稳定的酶活性,则应选择下图中的______(填写字母)固定化工艺。

            • 4.
              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  )
              A.CO2和N2
              B.葡萄糖和NH3
              C.CO2和尿素
              D.葡萄糖和尿素
            • 5.
              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整个划线过程中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的次数为(  )
              A.2
              B.4
              C.5
              D.6
            • 6.
              下列有关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
              B.测定土壤中细菌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
              C.如果得到了2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目明显小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
            • 7.
              硝化细菌包括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广泛存在于通气性较好的土壤中,在自然界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土壤或水体中的有机物(如动物的排泄物或动植物的尸体)在分解过程会产生对动物毒性很强的氨,硝化细菌可将氨或铵盐氧化为易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具体过程如图1:

              (1)根据上述材料可知,硝化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类型是 ______ .
              A.自养需氧型   B.自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   D.异养厌氧型
              (2)硝化细菌通常以 ______ 方式增殖,当水体过于纯净时,硝化细菌会形成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 ______ .
              (3)对于混有硝化细菌、蓝细菌和大肠杆菌的悬浮液,可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微生物筛选.在筛选硝化细菌时,其培养基成份包括 ______ .
              (以下材料供选择:H2O、葡萄糖、纤维素、牛肉膏、(NH42SO4、KNO3、无机盐、琼脂、伊红-美蓝染料),接种后并培养.制备培养基时,灭菌与调pH值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 .如利用上述培养基筛选大肠杆菌菌落,则应另外添加的成份是 ______ ,菌落特征为 ______ .
              (4)将采集自养殖池中的水样1ml稀释100倍,然选取稀释后的水样1ml,接种于上述硝化细菌选择培养基上培养.该实验接种所使用的工具是 ______ .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并计数,实验重复三次结果如图2,则该养殖池每毫升水含有硝化细菌 ______ 个.
            • 8.
              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旁灭菌
              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
              C.在5区域中才有可能得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
            • 9.
              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叙述错误的是(  )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熔化、倒平板、灭菌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 10.
              牛奶中富含蛋白质,长期饮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牛奶同时也是多种疾病的传播载体.国家标准是每毫升牛奶中细菌数小于30000个.以下是牛奶消毒及细菌检测实验.

              (1)图中步骤①称为 ______ 消毒法.步骤②是 ______ .
              (2)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提供 ______ .进行步骤③操作时,应选用下列中的哪种工具? ______ .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此步骤应在 ______ 附近进行.

              (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作为对照的 ______ 同时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6小时.取出后统计各平板的菌落数,结果如表所示.应该选择其中稀释倍数为 ______ 的平板进行计数,经过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数大约是 ______ /mL.
              牛奶稀释倍数 10-2 10-3 10-4
              平板1菌落数 87 10 1
              平板2菌落数 83 12 1
              平板3菌落数 85 10 0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