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利用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可生产乙醇,生产过程中可采用微生物将秸秆水解或用酶水解,其主要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①                  ②             ③              ④

              秸秆碎屑→反应罐水解→过滤出渣→酒精发酵→真空分馏


              A.可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过程①所需的纤维素分解菌

              B.过程①加入的是葡萄糖苷酶

              C.酒精发酵接种的酵母菌需在无氧条件下发酵

              D.酒精发酵前需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 2.

              下表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相关问题:

              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

              Na2HPO4

              3g

              尿素

              l .0g

              K2HPO4

              1g

              C6H12O6

              30g

              MgSO4·7H2O

              0.5g

              琼脂

              15g

              FeSO4

              0.01g

              H2O

              1000mL

              NH4NO3

              0.3g

               

               

              (1)配制培养基流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灭菌,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培养基能否用于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检测尿素分解菌是否存在,在接种之前还应进行的操作是往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若有尿素分解菌的存在,则将会出现_____________。

              (4)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很好的生物学实验材料,在副食品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经深加工后可生产酒精、玉米胚芽油、葡萄糖等产品(流程如下)。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玉米秸杆富含纤维素,水解用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玉米胚芽油不易挥发,可选用萃取法提取,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提高萃取效果的方法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是固体培养基

              B.可利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和鉴别细菌的类型

              C.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

              D.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 4.

              下列实验流程中,错误的是

              A.鲜玫瑰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油

              B.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C.土壤取样→选择培养→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D.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 →醋酸发酵(果醋)
            • 5.

              为了得到普洱茶中产蛋白酶的微生物,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筛选、检测。

              (1)研究人员称取普洱茶1g,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备稀释102倍的茶叶水。再将茶叶水进行梯度稀释,获得103、104、105倍的稀释茶叶水。取100μL稀释茶叶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接种到奶粉培养基,37℃条件下培养4—5天,在培养基中选择菌落周围的__________________较大的菌株作为目的菌株。

              (2)将获得的多个目的菌株接种于液体茶汤培养基中培养。已知氨基酸都能够和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因此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茶汤中游离氨基酸的量。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绘制标准曲线,再分别测定培养每个菌株的液体茶汤培养基的吸光值,与标准曲线比较,计算出该茶汤中游离氨基酸的量,氨基酸含量高的,即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菌株。该实验中应测定_________________的液体茶汤培养基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作为对照组的数据。

            • 6.

              某生物兴趣小组按下图所示过程从土壤中筛选能降解纤维素的细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是___________。为了筛选目的菌,步骤③的培养基中加入的唯一碳源为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填“鉴别”或“选择”)培养基。

              (2)上述接种等操作都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一般在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作为对照的______________同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为了对初步筛选出来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可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选取鉴定出的具有较大透明圈的菌种可接种到___________培养基上临时保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