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 

              ①土壤取样 ②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③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④选择培养 ⑤梯度稀释 

              A.①④⑤②③      
              B.①⑤②④③     
              C.①⑤④③②     
              D.①③⑤④②
            • 2. 下列有关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

               

              B.测定土壤中细菌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

               

              C.如果得到了2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目明显小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
            • 3.

              利用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可生产乙醇,生产过程中可采用微生物将秸秆水解或用酶水解,其主要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①                  ②             ③              ④

              秸秆碎屑→反应罐水解→过滤出渣→酒精发酵→真空分馏


              A.可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过程①所需的纤维素分解菌

              B.过程①加入的是葡萄糖苷酶

              C.酒精发酵接种的酵母菌需在无氧条件下发酵

              D.酒精发酵前需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 4.

              下列关于刚果红染色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需要用酒精洗去浮色
              B.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可在培养皿中先加入1mL CR溶液后加入100mL培养基
              C.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出现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的红色复合物
              D.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经长期培养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
            • 5.

              筛选是分离和培养微生物新类型常用的手段,下列有关技术中不能筛选成功的是( )

              A.在全营养的LB培养基(普通培养基)中,筛选大肠杆菌
              B.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中,筛选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C.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D.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筛选抗盐突变体的微生物
            • 6.

              下列相应的操作流程中,不正确的是:

              A.果酒的制作: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

              B.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挑选菌落

              C.腐乳的制作:让豆腐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
            • 7.

              下列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采用甘油管藏法,放在-4℃的冰箱中保存

              ②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的根本原因是它们含有脲酶 

              ③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所用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 

              ④在果酒制作实验结束时要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

              ⑤检验胡萝卜素纯度的方法是纸层析法,原理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故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不同,若样品中有杂质,则会出现不同的色素点(带)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 8.

              下列实验流程或操作中,错误的是( )

              A.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B.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C.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橘皮油
              D.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浓缩→过滤→胡萝卜素
            • 9.

              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解淀粉的芽孢杆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样与培养:称量1 g土样置于灭菌后的固体培养基中,30 ℃振荡培养
              B.接种: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经过系列稀释后接种
              C.选择:所用的固体培养基,作为唯一碳源的是淀粉
              D.筛选:将适量的碘液滴加到平板中,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此种菌能分解淀粉
            • 10.

              下列有关NaCl用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提取玫瑰精油时加入NaCl利于油水分层

              筛选耐盐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NaCl溶液

              ③DNA粗提取时调节NaCl浓度改变DNA溶解度

              刚果红染色结束后,倒去刚果红溶液加入NaCl溶液洗去浮色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