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 ______ ______ ______
              (2)根据图一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
              (3)图二曲线bc段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 ______
              (4)根据你的理解,图三曲线纵坐标最可能代表 ______
            • 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请回答:
               
              步骤
              组别
              A试管 B试管 C试管 D试管 E试管 F试管
              1.加入底物 5ml - 5ml - 5ml -
              2.加入酶液 - 5滴 - 5滴 - 5滴
              3.在一定温度的温水中水浴5分钟 9℃ 9℃ 65℃ 65℃
              4.将每一组两试管的溶液混合,
              继续在相应温度下水浴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5.检测
              注:“-”表示该步不处理.
              (1)步骤1应选择 ______ (H2O2溶液/淀粉溶液)作为反应底物,理由是 ______
              (2)步骤2加入的酶液可以是 ______ 酶溶液;步骤3乙组C、D两试管的水浴温度应控制在 ______ 0C.
              (3)步骤5应选用 ______ (斐林试剂/碘液/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测.
            • 3. 如图1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 ______
              (2)据图1,在40℃至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 ______ .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 ______
              (3)下表是图一所示实验结果统计表,由图1可知表中③处应是 ______ ,⑧处应是 ______
              温度(℃)
              A酶活性(mmol•S-1 3.1 3.8 5.8 6.3 5.4 2.9 0.9
              B酶活性(mmol•S-1 1.1 2.2 3.9 3.4 1.9 0
              (4)图2表示30℃时B酶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他条件相同,在图2上画出A酶(浓度与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
              (5)适宜条件下,取一支试管加入A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纤维素,几分钟后加入新制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结果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原因是 ______
            • 4. 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温/℃ 10 20 30 40 50
              组别
              清除血渍时间
              /min
              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11 67
              清除油渍时间
              /min
              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68
              (1)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 ______ .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______ .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______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 ______
              (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______
              (4)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特殊的化学物质包裹的,遇水后包裹层很快溶解,释放出来的酶迅速发挥催化作用.请说明这是否运用了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理由. ______
            • 5.

              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部分说明: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彻底清洗双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 一学生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1)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结果以下列曲线图A、B表示。





               

              ① 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约为__________

              ② 在O℃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__________

              (3)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                                                                          

              (4)大力推广使用加酶洗衣粉替代含磷洗衣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 6.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问题: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基本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 (填序号).
              ①外植体消毒 ②制备MS培养基 ③接种 ④培养  ⑤栽培 ⑥移栽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⑤→⑥
              C.②→①→③→④→⑥→⑤
              D.①→②→③→④→⑥→⑤
              (2)植物组织培养中,在配制好的MS培养基中常需添加 ______ ,除此之外, ______ 等,也是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因素.
              (3)PCR反应过程中除DNA模板、引物、原料和酶外,还需要一定的 ______ 等条件.
              (4)根据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的系列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①能正确表示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曲线是 ______
              ②能正确表示pH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曲线是 ______
              ③在原材料有限的情况下,能正确表示相同时间内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产量影响的曲线是 ______
              ④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 ______ 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 ______
            • 7. 回答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Ⅰ、凝乳酶是奶酪生产中的关键性酶.培育产高酶活力凝乳酶微生物菌种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图1为产高酶活力凝乳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培育过程.
              菁优网
              (1)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是 ______
              A.休眠体    B.营养繁殖体    C.孢子        D.营养体
              (2)图1所示的b过程的目的是为 ______ ,接种用的平板培养基在制备时需注意的是 ______ (多选).
              A.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B.倒好的培养基和培养皿要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C.等到平板培养基冷却凝固后才可以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Ⅱ、在35℃、40分钟内能凝固1mL10%奶粉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图2表示图1中提取得到的各种凝乳酶活力检测结果.
              (3)据图2所示,酶催化能力最强的是 ______ 组,而各组酶催化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
              (4)A2、A5组酶活力与A0组芽孢杆菌相同,两位同学对此做出了推测:
              ①同学甲:A2、A5组芽孢杆菌可能未发生基因突变,用 ______ 技术检测即可证实.
              ②同学乙:A2、A5组与A0组酶活力虽然相同,但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基因突变,理论上的解释是 ______
            • 8. 研究酶的化学性质和作用机理,有助于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并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甲酶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 ______
              (2)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细胞技术实质上固定的是 ______ .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常用的方法是上图2中[ ______ ] ______ (填数字序号及名称).
              (3)在生活实践中,酶制剂在洗衣粉中被广泛应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某品牌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将结果用曲线图A、B表示(如图3).
              ①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为 ______
              ②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为零.但当温度再度恢复到45℃时,后者酶的催化能力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 ______
              (4)在现代生物工程中,可用酶在体外处理“蛋白质-DNA复合体”以获得包裹在蛋白质中的DNA片段信息,过程如图4所示.
              ①a、b过程中,酶作用的部位依次是 ______
              ②若将获得的DNA片段用PCR技术进行扩增,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利用PCR技术扩增DNA时所需酶的不同之处是 ______
            • 9. 生产果汁时,用果胶酶处理果泥可提高果汁的出汁量,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某同学用三种来源的果胶酶进行三组实验,各组实验除酶的来源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测定各组的出汁量,据此计算各组果胶酶活性的平均值并进行比较,这一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
              (2)现有一种新分离出来的果胶酶,为探究其最适温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试管16支,分别加入等量的果泥、果胶酶、缓冲液,混匀,平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0℃、5℃、10℃、40℃下保温相同时间,然后,测定各试管中的出汁量并计算各组出汁量平均值.该实验温度设置的不足之处有 ______ ______
              (3)某同学取5组试管(A〜F)分别加入等量的同种果泥,在A、B、C、D4个实验组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缓冲液和不同量的同种果胶酶,然后,补充蒸馏水使4组试管内液体体积相同;E组加入蒸馏水使试管中液体体枳与实验组相同,将5组试管置于适宜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后,测定各组的出汁量,通过A〜D组实验可比较不同实验组出汁量的差异.本实验中,若要检测加入酶的量等于0而其t他条件均与实验组相同时的出汁量,E组设计 ______ (填“能”成“不能“)达到目的,其原因是 ______
            • 10. 草莓是北京春末夏初的时令水果,草莓汁酸甜适口,深受大众喜爱.加工草莓汁时,草莓中的果胶易导致果汁浑浊,影响品质.为探究不同条件对草莓汁澄清度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请回答问题:
              (1)草莓细胞中,纤维素和果胶是______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果胶酶通过______作用促进果胶的水解反应,使草莓汁澄清.
              (2)生产过程中,既可获得澄清度高的草莓汁,又可减少酶用量、降低成本的条件组合是第______组.
              (3)果胶酶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到草莓汁中,饮用后______(会、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理由是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