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结核杆菌MPT64基因(能控制合成MPT64蛋白)成功导入胡萝卜细胞,最终表达出肺结核疫苗。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取MPT64基因,可从结核杆菌的细胞中提取对应mRNA,在___________的作用下合成双链cDNA片段,该cDNA片段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终止子。

              (2)通常采用PCR技术扩增MPT64基因,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MPT6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在操作步骤中需要加热至90~95℃的目的是__________。

              (3)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根据农杆菌的特点,常将MPT64基因插入Ti质粒的 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因表达载体导入胡萝卜细胞后,要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幼苗,该技术在进行再分化时,除必要的营养供应和激素调节外,还必须给光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技术要求无菌操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要确认MPT64基因是否在胡萝卜植株中表达,应检测胡萝卜植株中是否含有______。

              (6)科学家探知,若能把MPT64蛋白第20位和第24位的氨基酸都改变为半胱氨酸,可以更好保证所生产的肺结核疫苗分子的稳定性。该实例的操作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蛋白质工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如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回答:

              (1)A→B必需的工具酶有 ______
              (2)在基因工程中,B表示 ______
              (3)B→C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其中④用到生物技术主要有 ______
              (4)若使用棉花的体细胞为受体细胞,⑤表示的生物技术是 ______ .请简述利用棉花受体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抗虫棉幼苗的过程: ______
              (5)要确定目的基因(抗虫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检测的方法是 ______ .目的基因(抗虫基因)是否能稳定遗传并表达,在个体水平上通过 ______ 进行检测和鉴定.
              (6)转基因工程改良动植物的品种,最突出的优点是 ______
            • 3. 番茄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一类果蔬.但普通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软化,不耐贮藏.为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了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番茄新品种.操作流程如图.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需要的工具酶有 ______
              (2)在筛选出含重组DNA的土壤农杆菌时通常依据质粒上的 ______ 的表达.
              (3)在番茄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叫做 ______
              (4)从图中可见,mRNA1和mRNA2的结合直接阻碍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合成时的 ______ 过程,最终使番茄获得抗软化的性状.
              (5)为促使图中培养②、③过程的顺利完成,通常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的调节物质是 ______ .要快速繁殖转基因抗软化番茄植株,目前常用的科技方法是 ______
              (6)为防止转基因番茄通过花粉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传播给其它植物而造成基因污染,可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入到番茄植物细胞的 ______ (结构)中.
              (7)除了图示培育方法外,还可通过 ______ 技术,对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进行定向改造,从而使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结构和功能发生特定的改变以获得抗软化的番茄品种.
            • 4.
              番茄红素是植物中所含的一种天然色素,主要存在于茄科植物西红柿的成熟果实中.它是目前在自然界的植物中被发现的最强抗氧化剂之一.番茄红素的获得途径如图.
              (1)图中①和②分别表示番茄组织培养中细胞的 ______ 和 ______ 过程.
              (2)图中培养外植体的培养基中常用的凝固剂是 ______ .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 ______ (选填“高”或“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对培养基彻底灭菌时,应采取的灭菌方法是 ______ .
              (3)图中外植体的消毒所需酒精的体积分数为 ______ .用酶解法将愈伤组织分离成单细胞时,常用的酶是 ______ 酶和 ______ 酶.
            • 5.
              番茄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一类果蔬.但普通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软化,不耐贮藏.为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了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番茄新品种.操作流程如图.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需要的工具酶有 ______ .
              (2)在筛选出含重组DNA的土壤农杆菌时通常依据质粒上的 ______ 的表达.
              (3)在番茄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叫做 ______ .
              (4)从图中可见,mRNA1和mRNA2的结合直接阻碍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合成时的 ______ 过程,最终使番茄获得抗软化的性状.
              (5)为促使图中培养②、③过程的顺利完成,通常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的调节物质是 ______ .要快速繁殖转基因抗软化番茄植株,目前常用的科技方法是 ______ .
              (6)为防止转基因番茄通过花粉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传播给其它植物而造成基因污染,可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入到番茄植物细胞的 ______ (结构)中.
              (7)除了图示培育方法外,还可通过 ______ 技术,对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进行定向改造,从而使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结构和功能发生特定的改变以获得抗软化的番茄品种.
            • 6.
              为增加油菜种子的含油量,研究人员尝试将酶D基因与位于叶绿体膜上的转运肽基因相连,导入油菜细胞并获得了转基因油菜品种.
              (1)研究人员依据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引物,采用 ______ 法从陆地棉基因文库中获取酶D基因,从拟南芥基因文库中获取转运肽基因,所含三种限制酶(ClaI、SacI、XbaI)的切点如图所示.则用 ______ 和 ______ 酶处理两个基因后,可得到 ______ 端与 ______ 端(填图中字母)相连的融合基因.
              (2)将上述融合基因插入图所示Ti质粒的T-DNA中,构建 ______ 并导入农杆菌中.将获得的农杆菌接种在含 ______ 的固体平板上培养得到含融合基因的单菌落,再利用液体培养基震荡培养,可以得到用于转化的侵染液.
              (3)剪取油菜的叶片放入侵染液中一段时间,此过程的目的是 ______ ,进一步筛选后获得转基因油菜细胞,该细胞通过 ______ 技术,可培育成转基因油菜植株.
              (4)用 ______ 法可检测转基因油菜植株中的融合基因是否成功表达.
            • 7.
              如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回答:

              (1)A→B必需的工具酶有 ______ .
              (2)在基因工程中,B表示 ______ .
              (3)B→C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其中④用到生物技术主要有 ______ .
              (4)若使用棉花的体细胞为受体细胞,⑤表示的生物技术是 ______ .请简述利用棉花受体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抗虫棉幼苗的过程: ______ .
              (5)要确定目的基因(抗虫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检测的方法是 ______ .目的基因(抗虫基因)是否能稳定遗传并表达,在个体水平上通过 ______ 进行检测和鉴定.
              (6)转基因工程改良动植物的品种,最突出的优点是 ______ .
            • 8.

              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植物A和B,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有两者优良特性的新型植物。



              (1)过程①用______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生活力的原生质体,再用诱导剂______诱导二者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经过③_____、④______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这种育种技术称为___________,其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胞膜表面的荧光的不同可观察到   _________种不同的原生质体,当观察到___________时可判断该原生质体是由番茄和马铃薯融合而成的。

              (3)杂种细胞培育成的“A—B”植株为______倍体(单、二或四),假设A与B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杂种植物“A—B”是可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下图是获取某种二倍体抗虫植株的技术流程图:

              ⑴上图中植物愈伤组织是外植体▁▁▁▁▁▁而来。

              ⑵图中②过程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主要由毒蛋白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和▁▁▁▁▁▁组成。

              ⑶下图中A、B、C、D四段DNA单链分别与毒蛋白基因两端相应片段互补。已知毒蛋白基因复制时,a链为模板所形成子链的延伸方向是从左到右。

              流程图过程①中应选择▁▁▁和▁▁▁(从ABCD中选填字母)作为引物对。操作过程发现①的效率很低,原因可能是引物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①引物之间可发生互相配对②▁▁▁▁▁▁。

            • 10.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是不经过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g
              尿素 1g
              琼脂 1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自来水定容到1000m3
              (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2)培养基中氮源是 ______ ,这种培养基在功能上属于 ______ 培养基,目的是只允许能合成 ______ 的微生物生长,其他微生物均不能生长.
              (3)欲从土壤中分离获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可采用 ______ 法进行接种.
              (4)在以尿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______ ,使指示剂变红色,而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是 ______ 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