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牛奶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生鲜牛奶中的微生物情况反映了奶牛的健康状况,也影响奶制品的运输和贮藏;牛奶在饮用前都要经过巴氏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

                  (1)为检测消毒前后牛奶中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做如图操作。用无菌吸管从三角烧瓶中吸取1 mL生牛奶稀释液至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如此重复3次,将10 mL生牛奶稀释到10-4浓度后,取0.1 mL滴在培养基上。

                  ①将牛奶稀释液滴加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应选择的涂布工具是_______________。

                  ②该涂布工具最合适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方法为稀释培养法,按此方法培养得到的3个培养皿中菌落数分别为25个、23个、24个,则生牛奶中每毫升含细菌数为______个。

                  (3)消毒后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被杀死,若用稀释平板法检测消毒后牛奶是否含有细菌,则在操作步骤上应作什么改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涂布结束后将培养皿______,在37℃______________中培养。

                  (5)细菌种群进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变异是______。

                  A.环境条件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

                  (二)兔肝细胞中的基因E编码代谢甲醛的酶,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基因E转移入矮牵牛中,以提高矮牵牛对甲醛的代谢能力,请回答:

                  (1)从兔肝细胞中提取mRNA,在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形成互补DNA。然后以此DNA为模板在体外利用____________反应大量扩增,得到基因E。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将基因E与Ti质粒连接在一起,形成___________,再导入用氯化钙处理的_______________,侵染矮牵牛叶片。将被侵染的叶片除菌后进行培养,最终得到转基因矮牵牛。其中培养过程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A.叶片在含合适浓度生长素的培养基上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B.愈伤组织在含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比较高的培养基上形成芽  C.再生的芽在细胞分裂素含量高的培养基上生根  D.愈伤组织在含合适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脱分化形成再生植株)。

                  (2)取转基因矮牵牛叶片,放入含MS液体培养基和适量浓度甲醛且密封的试管中,将试管置于__________上,进行液体悬浮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基中甲醛的含量,以判断基因E是否在转基因矮牵牛中正常表达。培养过程中液体培养基的作用:一是提供营养;二是__________,从而使叶片保持正常形态。

            • 2.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1958年,美国科学家将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放在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了完整植株,并能开花结果。

              资料2:葡萄糖异构酶在工业上应用广泛,为提高其热稳定性,朱国萍等人在确定第138位甘氨酸为目标氨基酸后,用有效方法以脯氨酸替代甘氨酸,结果其最适反应温度提高了10~12 ℃,使蛋白质空间结构更具刚性。

              资料3:“试管婴儿”自诞生就引起了世界科学界的轰动,甚至被称为人类生殖技术的一大创举。也为治疗不孕不育症开辟了新途径。

              (1)资料1中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是     。(1分)由离体的细胞获得完整植株,需经过            过程。这项技术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因此叫做植物的       技术。

              (2)资料2属于       (1分)工程的范畴。该工程是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       的技术。在该实例中,引起葡萄糖异构酶空间结构改变的根本原因是       发生了改变。

              (3)资料3中的“试管婴儿”,并不是真正在试管中长大的婴儿,它可以理解成由实验室的试管模拟人体        (1分)功能。它实际上结合了体外受精、                等多种技术手段。

            • 3.

              细胞融合技术有着广泛应用。下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a、b分别是基因型为yyRr和YYrr两个玉米品种的花粉,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科学家分别将它们的花粉除去细胞壁,然后诱导其融合,再把这些融合细胞进行培养,培育出了玉米新品种。

               ①这两个品种的花粉可用化学诱导剂诱导融合,共可产生___________种基因型的融合细胞(仅考虑两两融合),这些融合细胞经过____________技术可以得到玉米新品种。

               ②若想培育出基因型为yyRR的玉米植株,也可直接用yyRr植株的花粉培养得到__________幼苗,再经过__________处理并筛选获得,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

              (2)若a、b表示番茄和马铃薯两种植物的体细胞,a、b细胞融合之前,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酶处理后得到_________________;诱导植物细胞融合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a、b分别为骨髓瘤细胞和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请据图回答:

                ①为了能充分发挥上述两种细胞各自的特点,经特殊处理,在促细胞融合因子的作用下,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形成图中的d细胞,其特点是_________。由d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②下列各图表示单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各阶段图解,请用箭头把代表各图解的字母按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顺序连接起来_______________。

            • 4.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初步筛选到能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

              1.4 g

              Na2HPO4

              2.1 g

              MgSO4·7H2O

              0.2 g

              葡萄糖

              10 g

              尿素

              1 g

              琼脂

              15 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自来水定容到1000 mL

              (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

              (3)在培养“目的菌”的实验过程中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离培养细菌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包括培养基和各种器皿都必须是无菌的,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将土壤样品经过梯度稀释后,涂布在培养基平板上,若培养基中存在有分解尿素的细菌,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_____________使pH增高,使其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环带。细菌因没有______________系统,其分泌酶与真核细胞蛋白质的分泌方式不同。

            • 5.

              菊天牛是菊花的主要害虫之一。科研人员将抗虫基因转入菊花,培育出抗虫菊花。图11是获得转基因菊花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


              (1)为了促进土壤农杆菌吸收重组质粒,可用______________处理土壤农杆菌,使其处于感受态。

              (2)将重组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的目的是利用农杆菌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中,并插入到菊花细胞的_______________上,最终形成转基因植株。

              (3)将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一定浓度植物激素和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筛选转基因菊花。

              (4)用PCR方法检测转基因菊花是否含有目的基因时,需根据________________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________________为模板进行第一轮扩增。

              (5)将转基因菊花嫩茎及叶片与人工饲料以适当比例混合后饲喂菊天牛2龄幼虫,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死亡率(%)

              实验组

              转基因植株1

              60.00

              转基因植株2

              53.33

              对照组

              13.33

              ①对照组应饲喂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据表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差异显著,说明转基因菊花对菊天牛2龄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