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给水牛体外胚胎产业化生产中合理使用亚麻酸提供理论依据,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亚麻酸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分析回答:

              ①卵母细胞的收集和体外培养:从屠宰场水牛的卵巢中收集并处理卵母细胞,随机分成5组,分别置于不同浓度亚麻酸的培养液中,在恒温的培养箱中培养22-24h。

              ②卵母细胞成熟判断:在显微镜下观察卵母细胞,判断其是否成熟,统计结果如表。

              ③体外受精:在受精溶液中进行体外受精后,用显微镜观察判断是否完成受精。

              ④早期胚胎培养:将受精卵移入胚胎培养液中培养44-48h后检查分裂情况,每隔48h更换一次培养液,第5-9天观察囊胚发育情况。

              如表亚麻酸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ALA浓度/μmol·L-l

              卵母细胞数

              核成熟卵子数

              0

              229

              137

              10

              201

              133

              50

              227

              166

              100

              215

              137

              200

              215

              135


              (1)步骤①中,细胞培养箱中加5%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卵母细胞发育到____________时期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步骤③中,判断是否受精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受精卵经过卵裂期、____________(时期)发育成囊胚,培养过程定期更换培养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亚麻酸溶液为200μmol·L-1时,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囊胚发育起____________作用(填“促进”、“抑制”)。

              (5)将囊胚移植到受体(代孕母牛)子宫内,最终生出的犊牛和受体遗传上有无亲缘关系?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

              用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可以解决遗传基因带来的缺陷,其培养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由于女性的自然周期产生的卵子太少,捐献者在取卵前需要注射________激素,促使一次有更多的卵泡发育。重组细胞体外培养所需的气体主要是O2和CO2,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受精卵到三亲婴儿的培养还需要______和______等技术。三亲婴儿的培育方式属于____________生殖.

              (3)三亲婴儿的培育技术______(填“能”或“不能”)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三亲婴儿的染色体______(填比例)来自母亲提供的细胞核.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与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出现的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区别是植入前对胚胎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根据下表所列实验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1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清水、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及复原

              2

              菠菜

              二氧化硅、无水乙醇、层析液

              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

              3

              酵母菌

              澄清石灰水和重铬酸钾

               

              4

              洋葱根尖

              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

              细胞的有丝分裂

              (1)上述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组别)。

              (2)一般情况下,第1组实验中观察到的质壁分离是由于____________和细胞壁分离形成的。

              (3)第2组实验中,表格中缺少的物品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第3组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的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 4.

              细胞融合技术有着广泛应用。下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a、b分别是基因型为yyRr和YYrr两个玉米品种的花粉,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科学家分别将它们的花粉除去细胞壁,然后诱导其融合,再把这些融合细胞进行培养,培育出了玉米新品种。

               ①这两个品种的花粉可用化学诱导剂诱导融合,共可产生___________种基因型的融合细胞(仅考虑两两融合),这些融合细胞经过____________技术可以得到玉米新品种。

               ②若想培育出基因型为yyRR的玉米植株,也可直接用yyRr植株的花粉培养得到__________幼苗,再经过__________处理并筛选获得,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

              (2)若a、b表示番茄和马铃薯两种植物的体细胞,a、b细胞融合之前,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酶处理后得到_________________;诱导植物细胞融合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a、b分别为骨髓瘤细胞和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请据图回答:

                ①为了能充分发挥上述两种细胞各自的特点,经特殊处理,在促细胞融合因子的作用下,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形成图中的d细胞,其特点是_________。由d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②下列各图表示单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各阶段图解,请用箭头把代表各图解的字母按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顺序连接起来_______________。

            • 5.

              洋葱是生物学中较常使用的实验材料,下列是两组与洋葱细胞相关的实验:

              A.

              (1)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常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实验材料,原因是此部分细胞的液泡中含有_____________,便于观察。

              (2)下图是有关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


              实验中三次使用显微镜观察,其中液泡颜色最深的一次观察是图中字母_______观察到的显微视野。

              B.

              (3)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选取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为观察对象,这部分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形态识别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有关这项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


              其中步骤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丁进行时,应在盖玻片上方再放置一块___________,压片完成后显微镜观察前再将其移去。

            • 6.

              下表是某实验室指导老师上实验课时,记录整理的部分学生实验操作情况,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 A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产生了________。

              (2) B组实验注入试剂以后,对试管液体的处理方法与A组有何不同?________。

              (3) C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找不到有丝分裂的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修改实验?____________。

              (4) D组实验中,某同学发现洋葱鳞片叶细胞的紫色液泡很快缩小,但再用清水浸润该细胞后却不能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E组实验中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1)A—G七组实验中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是___________。

              (2)A组实验水浴加热后,能否观察到砖红色沉淀?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3)C组实验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的颜色是_________。

              (4)D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在D组实验中观察细胞质被染成了红色,说明________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

              (5)G组实验结果中,观察到的              现象。

            • 8.

              回答下列问题:

              (1)将贮藏的马铃薯(块茎)放入蒸馏水中,水分通过             的方式进入马铃薯细胞,引起马铃薯鲜重增加。随着蒸馏水处理时间延长,该马铃薯鲜重不再增加,此时,马铃薯细胞的渗透压比处理前的               

              (2)将高温杀死的马铃薯细胞放入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               (填“会”或“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3)将发芽的马铃薯制成匀浆,使其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马铃薯匀浆中含有               

              (4)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a.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                 ,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                 。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                  

              b.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的作用是使                                。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管粒颜色显著             白管粒(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 9.

              紫色洋葱的叶分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以紫色洋葱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1)观察质壁分离复原所用的最佳材料是_________,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所用的实验材料是_________,该材料在研磨前应先作_________的处理。

              (3)若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所用的实验材料是_________,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

              (4)使用洋葱内表皮细胞“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并易与染色剂结合。

              (5)某同学取用的洋葱在实验前已经放置了较长时间,这些“洋葱头”的紫色明显加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在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时,有人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培养3天,测得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 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

              (1)实验室中离体培养胡杨细胞的方法称为________技术。成熟胡杨细胞和分生区细胞相比,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结构基础是成熟胡杨细胞中有__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

              (3)若用健那绿对培养的胡杨细胞染色,在高倍镜下还可以观察到________。染色后基本不影响细胞质壁分离的观察。

              (4)该实验结果表明,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________(填“有”或填“无”)抑制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