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5年2月3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女性的自然周期产生的卵子太少,捐献者在取卵前通常需要注射________激素,促使一次有更多的卵泡发育。

              (2)重组细胞需培养到MⅡ中期的原因是该时期的卵母细胞才具备________。

              (3)从受精卵到三亲婴儿的培育还需要________和________等技术。

              (4)三亲婴儿的培育技术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而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避免母亲的红绿色盲基因传递给后代。三亲婴儿的染色体________(填比例)来自母亲提供的细胞核。

              (5)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与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出现的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区别是植入前对胚胎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对于“克隆人”这一技术总体上来说是禁止________性克隆,但不反对________性克隆。

            • 2. 下图表示培育试管婴儿的两条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途径1为培育试管婴儿,途径2为设计试管婴儿
              B.②为早期胚胎培养过程,该过程要在培养液中加入血清
              C.①表示体内受精过程,在输卵管中进行
              D.此两条途径获得试管婴儿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
            • 3.

              2015年2月3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女性自然周期产生的卵子太少,捐献者在取卵前通常需要注射__________激素,促使一次有更多的卵泡发育。

              (2)重组细胞需培养到MⅡ中期,原因是该时期的卵母细胞才________,重组细胞体外培养所需的气体主要是O2和CO2,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3)从受精卵到三亲婴儿的培育还需要早期胚胎培养和__________等技术。

              (4)三亲婴儿的培育技术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而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避免母亲的红绿色盲基因传递给后代。三亲婴儿的染色体__________(填比例)来自母亲提供的细胞核。

              (5)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与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出现的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区别是植入前对胚胎进行________________。

            • 4.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被称为人类医学史上的奇迹。试管婴儿的成功和发展,不仅给不孕不育夫妇带来了希望,而且对研究人类的生殖生育和胚胎发生学以及优生学等方面的课题,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1)试管婴儿是通俗名称,在现代生物技术中应用了                    等技术手段。

              (2)精子和卵子是在体外进行结合的,受精前精子需要事先经过        处理,卵子要培养到           (时期)。人的受精卵通过卵裂,逐渐形成大量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组织,并进而形成器官和系统,卵裂的分裂方式是                     

              (3)将胚胎移植到子宫腔内时应在胚胎发育的              期。实验室也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出ES细胞,其形态上的特点是                          

              (4)“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后者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