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部松花江畔,在20世纪50~60年代湖水面积很大,70年代末期逐渐缩小趋于干涸.为改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引松花江水入湖,给查干湖注入了新的生命.回答下列问题:
              (1)查干湖生态环境恢复过程中,发生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生态环境的恢复,使当地旅游业得到空前发展,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2)查干湖的浮游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该湖泊中的鱼类,由于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的不同分布于不同水层,这属于群落的______结构.
              (3)当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______很快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______.
              (4)在查干湖的早期恢复过程中,要向湖中投放现成的有机物质,防止该生态系统崩溃,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
            • 2. 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创造了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如图所示.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有 ______ 、 ______ 、 ______ 、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等.
              (2)该生态工程能将蚕沙、蔗叶、滤泥等变成鱼类的饵料,塘泥中的微生物能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甘蔗、桑树的光合作用提供无机营养,这一过程实现了 ______ .
              (3)蚕沙是蚕食桑叶后排泄出来的粪便,蚕沙富含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物质,是上等的肥料,也是猪、鱼、羊的理想饲料.某种鱼专以蚕沙为食,假设某一时间段蚕从上一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1.5×105kJ,那么这部分能量最多有 ______ kJ被这种鱼所同化.
              (4)该生态系统向外输出的物质主要有 ______ .
              (5)该生态系统与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 ______ 稳定性较低,所以需要人们不断输入物质与能量.
              (6)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与改造前的传统耕作方式比较,主要的优点有 ______ (至少答2点).
            • 3. 如图是我国南方开始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其中利用植物秸秆生产的燃料乙醇,是一种“绿色能源”,可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2)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低碳生活”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人们所期待的最为主导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低碳”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图中体现“低碳”的一个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此图为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与碳循环有直接关系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农业生产上,若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试分析其增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如图是我国南方开始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其中利用植物秸秆生产的燃料乙醇,是一种“绿色能源”,可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请回答:

              (1)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原理。

              (2)我国农业生态工程遵循___________的基本原理。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_______________。

              (3)“低碳生活”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人们所期待的最为主导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指出图中体现“低碳”的一个做法:________________。

            • 5.

              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请回答问题:

              (1)污水流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的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_____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__(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原理。1+1>2涉及的是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原理。

            • 6. 近几十年来,人类在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获得各种资源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全球生态环境.
              Ⅰ.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过程③④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营养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1中______所代表的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乙所代表的生物对应图2中的______.若图1中过程③和④的组成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越高.
              (2)若图2中E所处的营养级含有的能量为7.3×109 kJ,B的能量为1.5×108 kJ,D的能量为1.8×108 kJ,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10%,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15%,则A的能量是______,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的特点.
              (3)“温室效应”将给人类带来灾难.下列有关温室效应及其相关原理的叙述,不恰当的是______.
              A.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B.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
              C.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
              D.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
              Ⅱ.如图3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的原理简图.请据图回答:
              (4)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来源有______.
              (5)该人工湿地中的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结构.
              (6)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提高其分解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
            • 7. 如图是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大棚温度、CO2浓度等可适当控制).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______(写两种).
              (2)相对一般农业生态系统而言,此生态系统能提高经济效益,主要原因是充分利用了______中的能量.从而实现了物质的______.
              (3)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______;沼气燃烧后生成的CO2通入大棚内的意义是______.
              (4)农作物青贮的主要操作是:甘薯藤切段→填压进入青贮窖中→密封一段时间,其目的在于______.
              (5)请用箭头和文字表示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图解(各种生物的呼吸耗能不要求画出).
            • 8.
              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光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 ______ 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 ______ .(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 ______ 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______  所固定的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和 ______ 等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 ______  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 ______ 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 9.
              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某市市郊建立的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绘出了如下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构建以沼气为中心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主要依据的生态学原理 是 ______ ,该生态系统最大的优点是 ______ .
              (2)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______ ,若要生产3kg鸡肉最少需要水稻和大豆共 ______ kg.
              (3)沼气池中的产甲烷菌在生态学上的作用主要是 ______ .
              (4)若农田内有害虫发生,采用何种措施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写出2种) ______ 、 ______
              (5)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析,焚烧秸秆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______ ,焚烧秸杆主要破坏了生态工程的哪一原理? ______ .
            • 10.
              人工湿地可净化生产和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建设在我国已逐步推广.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污水中的有机物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为植物提供了充足的 ______ .图甲中不该出现的箭头是 ______ (填序号).
              (2)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有 ______ .图甲中能构成捕食链的箭头是 ______ .(填序号)
              (3)人工湿地能净化污水,这体现了该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稳定性.除净化水质外,人工湿地还具有旅游观光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
              (4)目前,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______ .
              (5)若图乙中的1、2、3为人工湿地中的三个物种,则种内斗争最剧烈的物种是 ______ .
              (6)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也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 (多选)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可来源于生物或无机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