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拟在今后两年的时间内安排4万亿资金以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材料二 11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具体介绍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如图: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4万亿”投资构成是如何体现我国财政的作用的?(9分)
            • 2. 2011年以来,中央财政和各地财政部门切实加强预算支出执行管理,努力保障“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抗震救灾等重点支出需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截至7月底,已累计下达中央政府公共投资预算7 478亿元,重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1)结合上述国家财政支出的用途,分析中央财政和各地方财政部门的做法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8分)
              (2)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中国家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6分)
            • 3. 2012年6月24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实施第一次手控交会对接,这意味着中国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具备了建设空间站的基本能力,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又一重大进步。某校高一(6)班同学们以“我看中国航天新跨越”为主题开展探究性主题活动,收集到以下信息。
              信息一  航天事业是一种高投入的行业,是一种需要尖端技术的行业。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航天人克服一个个技术难关,从2011年9月以来,我国先后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工作。这一系列辉煌成就让全国人民兴奋和自豪,让全世界瞩目和震惊。
              (1)结合信息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8分)
              信息二  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到2012年的“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手控成功对接,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按照既定的步伐前进。在这一步步的脚步当中,中国政府和中国航天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专家表示,“天宫一号”建成后,可以用来进行科学实验,制造出在地球上制造不出来的材料,还可以进行太空育种、对地观测、侦察、在太空中储备物质、导航等多种用途。
              (2)结合信息二,说明我国政府在发展航天事业中是如何履行政府职能的。(8分)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一枝一叶总关情”。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是党和政
                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材料一
                                        
                材料二
                    家大业大更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使财政支出的账本更透明,切实把钱花到实处、
                花出效益。“三公”经费是财政预算公开中最受群众关注的内容.去年,中央政府
              及各部委公开了“三公”经费的决算和预算,地方省市也按照中央政府和部委的做
                法进行了公开,今年,我国县级以上政府拟定期公开“三公”经费。(注:“三公”
              经费是指: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
                (1)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图与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说明“十一五”
                期间我国增加民生支出的原因。(8分)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政府“三公”经费公开的理由。(8分)
            • 5.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变化情况示意图

                  (1)指出材料一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财政支出是怎样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6分)
            • 6. 今年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扩大内需包括国内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
              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联系实际,你认为怎样才能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材料一:下图为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结构示意图。两幅图所代表的社会财富总量相等,图(一)被称为“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图(二)被称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材料二: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属于比较平均,0.3~0.4之间为差距合理,0.4~0.5之间为差距过大,0.5以上为差距悬殊。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46以上。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中10%的最低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仅占城镇居民财产总额的1.4%,而10%的富裕家庭所占财产总额比重高达45%。
              材料三:前几年,民工的平均收入只有300~600元,而且拖欠、克扣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没有节假日,任意加班,更别说按规定得到加班费。有的发达地区在10年的发展中,财富和资本收入成倍增加,但民工的工资水平基本不变,扣除物价因素后还呈降低趋势。
              (1)哪种收入分配结构更合理?试加以分析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提出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在过去的二十余年中,我国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经济总量实现跃升的同时,中国社会内部的利益冲突也逐渐浮出了水面,贫困阶层和弱势群体的出现、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导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磨擦和冲突增多,这些不仅干扰着中国社会的稳定,也对经济发展本身构成了威胁。

              (1)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的政策措施。

               

               

               

               

               

               

               

               

               

               

               

               

               

               

               

               

               

              (2)在促进社会公平过程中怎样发挥国家财政的作用?(6分)

               

               

              座号

               

               

               
               

               

               

               

               

               

            • 9. 根据图表和材料解读政策(10分)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根据世行提供的资料,如果按照世行向联合国推荐的标准,从1981年到2008年,中国的扶贫人口减少了6.76亿;前两年世行发表过一个研究报告,指出过去25年全球减贫成绩的70%左右来自于中国。)
              问题: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解读上面的图表和材料。
            • 10. 材料一:2008—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八情况
              年份
              2008
              2009
              2010
              财政收入(万亿元)
              6.1
              6.8
              8.3
              GDP(万亿元)
              30.07
              33.53
              39.79
                  注: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有力地支持了扩大内需,促进了经济发展。
              材料二:2011年以来,中央财政和各地财政部门切实加强预算支出执行管理,努力保障“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抗震救灾等重点支出需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截至7月底,已累计下达中央政府公共投资预算7478亿元,重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由于财政支出合理,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现象的出现。
              (1)依据材料一,描述表格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国家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1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