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除夕之夜,以“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为主题的猴年春晚,向全国电视观众奉献了一场独特、欢乐的视听盛宴。在和谐、欢乐的氛围里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和浓浓的“家国情怀”,获得国内主流媒体和广大网民的“点赞”。
              材料一
                  春节是一个节点,也是一个纽带,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今年的春晚突出了主题,唱响了“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的主旋律,整台节目既突出了节日的喜庆、团圆的亲情,又凸显“一带一路”、“全面小康”、“强国梦”、“中国梦”等时代元素,让春晚在传承中有了革新,符合时代发展的脉搏。但也有评论认为,从艺术的角度说,今年春晚个别节目在突出主题时略显生硬。这就需要不断改进,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在享受春晚的同时,更需要对春晚的瑕疵予以包容。
              材料二
                 2016年春晚可谓创新出彩、亮点纷呈,充满正能量!轻清柔缓的苏州评弹、恬淡写意的山水画卷、古韵古香的传统服饰……情景歌舞《山水中国美》所营造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成为今年央视春晚一道独特的风景,令人赞叹与沉醉;情景剧《将军与士兵》以“9•3”大阅兵为创作背景,展现中国军队在强军路上的昂扬斗志和大无畏精神;杂技《直挂云帆》展现在“十三五”发展蓝图绘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国人民面对挑战,扬帆起航的信心和勇气;小品《放心吧》在喜剧故事中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友善的主题,具有笑中有思,寓教于乐的效果;舞蹈《茉莉花》将西方芭蕾与中国的扇子舞巧妙融合,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美轮美奂,形成晚会的情感高潮。
              (1)结合材料一,你如何评价2016年春晚,请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加以分析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文化知识谈谈2016年春晚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有何启示?
              (3)贴春联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文学色彩的娱乐活动,它即可以给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又能够反映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请你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拟一副对联(不需横批).要求:突出主题,对仗基本工整。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
                  疟疾几千年来一直威胁着人类生命安全。20世纪50年代,寄生虫对当时抗疟药物产生了抗药性,为解决越南战场医疗告急问题,中国启动抗疟项目,动员全国医药力量,但科技研发更需要专业精英和天才。屠呦呦团队尝试从中药里提取和分离抗疟有效成分,虽条件艰苦、设备落后,但仍不断寻找,从历代医籍药方、各地药志中收集汇总出2000多个治疟药方,精选编成《疟疾单秘验方集》,接着筛选一批药方做鼠疟实验,后勤供应不上,甚至搬来家里水缸类器具存放危险品,但疗效不稳。
                  1971,屠呦呦又组建科研小组,重读中医古籍,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得到灵感,改用低沸点溶剂处理青蒿,得到的提取物疗效更高更稳,第191次实验中提取的药物样品显示出100%抑制率。
                  1972年中科院用当时最先进的“X-衍射法”帮助确定青蒿素提取物的立体化学结构,意味着发掘出全新的抗疟药--青蒿素。
                  1973年,屠呦呦研发出青蒿素第一个衍生物双氢青蒿素,甚至亲自试服,抗疟疗效提高了10倍。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议”在中国举行会议,屠呦呦被安排向西方医药学家介绍研发青蒿素全面情况。中国人自己发明的青蒿素在毫无保护状况下流失了。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知识,分析屠呦呦研究团队的成功之处。
              (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屠呦呦研究团队在实践中如何推动对青蒿素的认识深化的?
              (3)知识产权已成许多国家发展、参与竞争的重要手段,请就如何保护知识产权提出两条建议。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38年前,作家柳青留下了一部未完成的小说《创业史》.这部反映我国农村合作化进程的作品,被认为是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经典之作。
                  在写作中,柳青坚持“写出人物的感觉”,他曾说:“这就要求作家深入生活。作家要具有人物的感觉,不是体验一次就能达到的,而是反复体验,反复思考,才有可能具有写出这类生动细节的能力。”1 954年初春,柳青开始写作《创业史》,他很快感到,情节的发展在因果关系、逻辑过程上有缺陷。于是,他决定吃透“蟆河滩”的历史,奔波在熟悉本地历史的老人间。
              《创业史》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柳青小说最可贵的品质在于鲜活、真实,能用人物形象,完全再现那个时代风貌,写出来的人,活生生就在你眼前,可视可触。柳青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且风格独特。虽然柳青的现实主义少不了虚构成分,但他贴近写作对象,将对多个对象的观察融入一个角色中,很多角色的经历,是真实发生过的,具有概括性,能够概括整个时代。
              (1)“创造出符合时代的伟大作品,必须深入群众生活。”请你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说明。
              (2)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请你结合材料和哲学知识,分析柳青的创作过程对人们在创业创新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启示。
              (3)文学创作必须处理好现实与虚构的关系,请你为此提出两点建议。
            • 4.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焦点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据了解,央视节目组遍访电视、诗词及社会文化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在充分学习调研的基础上,从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大胆创新,力求把《中国诗词大会》打造成一档突破创新、特色鲜明的诗词文化盛宴。央视节目组这么做是基于(  )
              ①专家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专家的灵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是繁荣文化必由之路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
              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 在上世纪60年代末,常用治疗疟疾的药物奎宁已经失效,但疟疾患者却在持续增加。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将目光转向了传统中草药学,发现了植物青蒿中的提取物有疗效。历经380多次实验,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只有12%-40%.后来,他们从西晋葛洪“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中得到启发,利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经过191次试验,终于成功分离出抗疟有效成分达到100%的青蒿素。如今依托人工化学合成技术,青蒿素已实现批量生产,上亿人因此而获救。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屠呦呦团队研制青蒿素的过程中,你领悟到哪些关于意识能动作用的道理。
              (2)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你打算如何向屠呦呦团队学习,为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朝万历年问,西方医学成规模地传入中国。中西医学开始碰撞与交流,推动中国医学的发展。有的中国医家尝试“中西医汇通”,主张“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医家朱沛文广泛阅读当时翻译的西医书籍,并到西医院观察尸体解剖。他指出,“中华儒者,精于穷理而拙于格物;西洋智士,长于格物而短于穷理”,因此中西医应“通其可通,而并弃其异”。有的中国医家则主张“虚止中医”。l917年,余云岫出版《是素商兑》,批判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匾锢于歧黄,凿空逃虚,不征事实,其中毒九矣。不歼《内经》,无以绝其祸根”,后提出“废医存药”。
                  1930年代,中医界兴起“中医科学化”运动,改良中医。“以我国固有之医药学说,择其确有精义者,用科学方式解释之”。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中西医结合不是简单的一方取代或包容另一方,或者说中西医简单的统一,而是通过充分发展融合到更高级的形态当中。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阐释我国中医界在处理中西医关系问题上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
              (2)有人认为“发展中医必须研究原典,同时再结合现代西方医学的特点,将两者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该观点。
              (3 )2016年2月26日,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迫切需要进一步普及和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某中医院开展“中医为民”主题活动,请你围绕该主题写两条宣传口号。
            • 7. 材料一,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现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草本》,满足社会的需求。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于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草本》,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录3505种中草药,附方40000多则。《民间兽医草本》“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李时针”,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材料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微距镜头这种新颖的拍摄手法让我们从不同角度去发现、了解一个微观的世界,展现事物的结构美,把“吃”还原到了家庭、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一些经典的美食文化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观众在纪录片中找到了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使得它成为“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
              材料三, 据调查,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2013年春节,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光盘行动”:政府部门取消团拜宴请、餐馆鼓励打包剩菜、消费者理性点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新成果。
              (2)结合除了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能够代表中国纪录片的新标杆。
              (3)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请你谈谈树立节约消费观的意义。
            • 8. 1967年5月23曰,针对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产生抗性,全世界100多个国家2亿多疟疾患者面临无药可治、死亡率急剧增高的局面,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定新药的大项目一一“532”项目正式启动.1969年,时年39岁的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加入“532”项目,开始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她领导的研究小组从系统收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要志和名老中医经验入手,汇集了2000多种药方,并从中筛选出200多种供研究,最后找出了青蒿素,“中国神药”给世界抗疟事业带来了曙光。 2015年10月5曰,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皮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既另外两名科学家,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
                   2015年12月7日,屠呦呦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用中文作题为《青蒿素的发现,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的礼物》的演讲。屠呦呦在介绍当年研究发掘青蒿素的历程时指出,目标明确、坚持信念是成功的前提;学科交叉为研究发现成功提供了准备;信息收集、,准确解析是研究发现成功的基础;关键的文献启示、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和团队精神等,都是成功必须。屠呦呦在演讲中还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通过继续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1)屠呦呦的获奖是怎样体现她的人生价值的?他的成功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
              (2)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该如何让中医药更好地造福人类?
              (3)结合材料,就宣传中医药拟定两条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线15个字以内。
            • 9. 由中央民族乐团历时六年筹划、三年磨练的创新剧目《印象•国乐》,运用传统工艺,通过舞美、灯光、影像等诸多现代技术手段复原了敦煌壁画中的千年古乐。该剧目在全国巡演之后,引发了观众强烈共鸣,让观众感受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民族音乐盛宴。《印象•国乐》的成功得益于(  )
              ①复原并继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②坚持了文化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③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用科学技术创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0. 《中国谜语大会》融益智、趣味、互动于一体,加入新媒体互动方式,电视、手机、平板电脑集中在客厅,形成家庭共同收看和参与,实现亲情回归客厅、笑声回归家庭。这启示文化创新要(  )
              ①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②满足人们多样化文化需求
              ③弘扬主旋律,发展先进文化    ④推动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