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①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②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③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加元。

                 ④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⑤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⑥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⑦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

                 ⑧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在国内,经常会遇到一些卖鱼人,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却难养活的鱼。

                 ⑨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⑩于是我说:“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11)“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12)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加元。

                 (13)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14)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1) 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表示“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意外→(    )→(    )→疑惑→(    )

              (2) 品析第⑦段划线句,说说作者“疑惑”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3) 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 2.

              (一)用你爱我的方式去爱你

                 你突然打电话说要来我家,电话里,你轻描淡写地说:“听你二伯说,巩义有家医院治腿疼,我想去看看。先到你那里,再坐车去。你不用管,我自己去……”

                 第二天,我还没起床你就来了。打开门后我看见你蹲在门口,一只手在膝盖上不停地揉着。你眉头紧锁,脸上聚满了密集的汗珠。我埋怨你不应疼成这样才去看医生,你却说没啥大事。

                 去医院的途中,你走得那么慢,弓着身子,一只手扶着膝盖,一步一步往前移。我紧追过去,在你前面弯下腰,我说:“爸,我背你到外面打车。”你半天都没动,我扭过头催你,才发现你正用衣袖擦眼,你的眼睛潮红湿润,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风迷了眼。”又说:“背啥背?我自己能走。”纠缠了半天,你拗不过我,终于乖乖地趴在我背上,像个听话的孩子。我攒了满身的劲背起你,却没有想象中那样沉。那一瞬,我有些怀疑:这个人,真的是我曾经健壮威武的父亲吗?你双手搂着我的脖子,在我的背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使劲弓起来,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

                 到小区门口,不过二十几米的距离。你数次要求下来,都被我拒绝。爸爸,难道你忘了,你曾经也这样背着我,走过多少路啊?

                 那一年我在工地被钢板伤了,右腿险些被砸断,腰椎也被挫伤。在漫长而繁杂的治疗过程,你背着我,去五楼做脊椎穿刺,去三楼做电疗,上上下下好几趟。那年,你50岁,日夜的焦虑使你身心憔悴;我18岁,在营养和药物的刺激下迅速肥胖起来。50岁的你背着18岁的我,一趟下来累得气都喘不过来。在你的精心照料下,8个月后,我开始扔下拐杖能自己走了。

                 这次去在医院做检查,你不停地问我:“到底怎么样?不会很严重吧?”我紧紧握着你的手,你厚实粗糙的大手在我的掌心里不停地颤抖。我第一次发现,你其实是那么害怕。是骨质增生,必须手术治疗。医生说,真想象不出,你如何能忍得了那样的疼?

                 那天护士为你输液,那个实习的护士,一连几针都没有扎进血管。我一把推开她,迅速用热毛巾敷在你的手上。一向脾气温和的我,第一次对护士发了火:“你能不能等手艺学好了再来扎?那是肉,不是木头!”护士尴尬地退了下去,你看着暴怒的我,眼睛里竟然有泪光闪烁。我猛然记起,几年前,你也曾这样粗暴地训斥过为我扎针的护士。

                 手术很成功。你被推出来时,仍然昏睡着。我仔细端详着你,你的脸沟壑纵横,头发白了大半,几根长寿眉耷拉下来……我想起你年轻时拍的那些英俊潇洒的照片,忽然止不住地心酸。

                 几个小时后,你醒了,看见我在,又闭上眼睛。一会儿,又睁眼,虚弱地叫,“尿……尿……”我赶紧拿出小便器,放进你被窝里。你咬着牙,很用力的样子,但半天仍尿不出来。你挣扎着要站起来,牵动起伤口的疼痛,巨大的汗珠从你的额角渗出来。我急了,从背后抱起你的身体,双手扶着你的腿,把你抱了起来。你轻微地挣扎了几下后,终于像个婴儿一样安静地靠在我的怀里,那么轻,那么依恋。

                 出院后你就住在我家里。每天,我帮你洗澡按摩,照着菜谱做你喜欢吃的菜,绕很远的路去为你买羊肉汤。阳光好的时候,我带你去小公园听二胡,每天早上催你起床锻练,你在前面慢慢走,我在后面紧紧跟随……所有的人都羡慕你有一个孝顺的儿子,而我知道,这些,都是你传承给我的爱的方式。只是我的爱永远比不上你的爱,宽阔辽远一如无际的大海,纯粹透明没有丝毫杂质,而我,只能用杯水,去回报大海。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详写儿子爱父亲的三件事。

              (1)                  (2)                (3)                

              (2) 围绕句中加下划线的内容,赏析下列精彩语句。

              (1)去医院的途中,你走得那么慢,弓着身子,一只手扶着膝盖,一步一步往前移。

                                                                                                           

              (2)只是我的爱永远比不上你的爱,宽阔辽远一如无际的大海,纯粹透明没有丝毫杂质,而我,只能用杯水,去回报大海。

                                                                                                              
              (3) 文章刻画了父亲和儿子两个人物形象,你更喜欢谁?请联系文章内容说明理由。(答两点)                                                                                             
              (4) 读了此文后,也许你会有一些肺腑之言要对文中的父子或自己的亲人说,请敞开心扉,说出你的心里话吧。                                                                                                 
              (5)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 3.

              关注父母

              ①我不是孝顺女,总觉得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 ①     ;还时常惹他们生气,顶嘴耍赖也不以为过。我是爱他们的,但总是疏于表达。近些年发生的几件事我一直难忘,开始意识到儿女的爱无论怎样的真情实意,也需要表达出来。
                 ②去年爸爸70岁生日,我送了一块语言报时表和两瓶酒给他。爱酒的他 ②     要把那两瓶普通的花雕酒留下等远方朋友来时共享,手表则立马戴在手上。尽管自动报时声把他折腾得一宿没睡好,但平时遇到熟人他仍会乐颠颠地按一下,告诉人家是女儿送的礼物。一天,我见他不停地按表,就嗔道:“这样很费电池。”他孩子般地低下头,不好意思地咕哝:“我觉得就像你在告诉我几点钟……”我猛地感悟:这不仅仅是千金难买的慈父童心啊!③去年,我心血来潮,忽然拉上母亲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歪打正着,那天是母亲的生日。看着看着,她打起瞌睡来。我捅捅她,问她好不好看。她没睁眼就答:“好看,好看,这么热闹的场面还是第一次看到呢!”尽管不识字的她把故事理解得南辕北辙,但这并不妨碍她事后与老姐妹反复津津乐道。其实,母亲无所谓电影内容本身,而在意的是女儿对她的关注。
                 ④过年了,我破天荒地给父母各包了500元的“压岁”钱,父亲惊奇地问:“你发财了吗?”一句话问得我双眼 ③      :我为父亲的知足而感动,为自己多年来对双亲的忽略而羞愧。曾几何时,做儿女的我们,习惯了对别人慷慨大方,而不善体恤父母;我们可以为朋友不遗余力,而不愿为父母洗一只碗……下班回家,放松肢体,等待父母送饭莱上桌;在外受气回来,举止粗鲁,余波殃及双亲,使得父母赔上不少小心……多少年来,我们习惯了享受父母的爱和关怀,而不知回报,哪怕是父母给予的千分之一。也许,父母之于我们,抚养的辛劳,成长的牵挂,是我们难以偿还的,但不要轻视一声真诚的问候,一个尊敬的举动,一点 ④    和关注。 这些都能成为老人夏天的凉风,冬天的温暖,暗夜的烛光,它会照亮父母的晚年。
                 ⑤快!快!给我们的父母一份关注,一份体谅,一份惊喜。
              (1) 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   )道   歪打正(   )   妨(   )   慷(   )

              (2) 根据上下文语境,将下面词语填入文中①~④处横线上,最恰当的选项是( )。
                 A、缘分 决意 潮涌 体察    B.本分 决意 潮湿 体察
                 C.本分 执意 潮涌 体贴    D.本分 执意 潮湿 体贴
              (3) 文章记叙了三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                   

                  第三件事:                                       。                                                                                                  

              (4) 读第②自然段思考,爸爸为什么那么珍爱我送给他的语言报时表? (5) 第③段中,母亲看电影都打瞌睡了,为什么还说“好看”? (6) 本文通过三个事例,阐述了一个中心。请从文章中找出能反映主旨的关键语句,归纳整理后,连贯地写出来。
            • 4.

              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1) 文章题目是《我为白菜狂的日子》,请说说“我”的“狂”体现在文中哪些地方? (2) 第一段用了大量细节刻画母亲,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它们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3) 作者回忆了那年随母亲卖白菜的事,母亲的言行举止表现了她怎样的品质? (4)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依然沉痛”,这“沉痛”的背后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 文章多次写到那棵最小的白菜,请你探究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 5.

              不想让你一路顺风

              葛闪

              (1)上个月,十岁的女儿仰着小脸问我:“爸爸,宇航员在太空中怎么解决上厕所的问题?”

              (2)这个问题,涉及到失重等相关的物理知识。尽管我只是一名语文老师,但答案我却是知道的——好像就是在一年前,我就在网络上看过相关问题的解答,个中原因也是早就了然于胸的。只是我一直信奉“宝剑锋从磨砺出”的信条,不想立马就把答案告诉给女儿,所以就特意绕了一个弯儿,笑着回答女儿:“这个问题,爸爸也难以回答。你若想知道答案,不妨去图书馆查找一下答案,顺便跟爸爸分享一下答案,也让爸爸增长一下知识。”

              (3)女儿听说我这个做老师的父亲都不会解答,反而是显得动力十足,脸蛋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自豪地跟我讲:“放心,我一定会成功找到答案的!”

              (4)女儿的踌躇满志,最终却换来了一头冷水:学校的图书馆非常简陋,根本就没有相关的书籍。没办法,我开车送她去了县里的图书馆。到了图书馆门前,我故意找了一个理由说有事要走开,让她一个人进去查询。独自坐在车里的我,心里装着满满的兴奋和期许,我甚至能想象到此刻的女儿,定然如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芬芳斗艳的花丛间忙来忙去,饥渴地吮吸着她想要的花粉和蜜汁。

              (5)只是未曾想到,三个小时后,从图书馆里走出来的女儿再度一脸失意,告诉我说她没找到答案。我安慰她,县里的图书馆没有相关的答案,那我们可以去市里的图书馆。只要功夫深,铁杵一定磨成针。女儿顿时来了兴趣,吵吵嚷嚷着说要去市图书馆,颇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气。

              (6)逢到双休的那天,我开车载着女儿来到了市里的图书馆。这次,我在一侧翻看着我喜欢的书籍;而另一边,女儿像是一只忙碌的小蚂蚁,为着她的夙愿而在书山之中纵横穿梭。图书馆里的管理员得知我们是从县城来到市区,且当了解到我们来这的缘由时,也深深地被女儿的好学所打动,立即叫了几个同事过来帮忙,一起去寻找女儿想要的答案。而我,也带着股热乎劲儿加入到了大军之中。我偷偷看到,我们每个人的额头上都沁出了细小的汗珠,特别是女儿,脸色因为兴奋和紧张显得异常红润。终于,两个多小时候之后,女儿像是穿着水晶鞋的小公主一样,神采飞扬地站在我的面前嚷嚷说:“爸爸,爸爸!我找到答案了!”她手中的那本书,此刻像是飘扬在城头的胜利的旌旗。

              (7)当然,我很乐意装作虚心受教的样子,倾听着女儿辗转收获的答案。我愿意,愿意和她分享历经辛苦之后收获的喜悦。这种收获,犹如春播秋收的农人,只有在辛苦耕耘之后才能体会到丰收的硕果带来的那种至高无上的享受。

              (8)期中考试时,我作为优秀学生家长的代表参加了家校交流会。我和女儿的班主任都是老师,也许是因为同行业的缘故,我们交流起来的话语仿佛也更多了一些。言谈间,我提及了女儿问的这个问题,并提及了我们“辛苦”而获的答案。女儿的班主任听了我的讲述,先是一愣,然后便是神情间颇为不屑,笑着跟我说:“葛老师,看你年龄也不太大,而且也是一个有文化的人,据说您还是作家。但是,您的思想未免也太OUT了。这些问题,哪里还需要东奔西走辗转于各大图书馆呢,弄得自己辛辛苦苦不说,浪费了多少油钱?”

              (9)他语毕,迅速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手机,熟练地打开手机里的百度网页,简单输入女儿的问题,短短几秒钟的功夫,便将答案找了出来,且得意地跟我说:“看,就是这么简单。”彼时他的神情,睥睨天下,唯他独尊。

              (10)蓦然间,我的心便悲凉了。我只觉得内心里我想跟他说,不是我不知道百度的威力,也不是我不了解网络的神奇。只是我一直觉得,凡是轻易而获的答案,也是必定不被值得珍惜的答案。只有那些几经辛苦辗转之后得出的结果,才是印入脑海最深刻的答案。 这一点,犹如我从教多年来,一直发自肺腑地希望学生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披荆斩棘,一路顺风。但与此同时,我又是多么诚挚地希望,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又千万不能真的是一路顺风。

              (11)孩子,不想你一路永远顺风!这句话,才是为人师、为人父的我,在灵魂深处最真挚而又郑重的呐喊。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 第(9)段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
              (3) 第(10)段划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你赞同文中的“我”让女儿东奔西走辗转于图书馆寻找答案的做法吗?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 6.

              一支钢笔

              王亚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愿意见到儿时的朋友。突然接到我的小学同学的电话,说好在酒店的茶座聊一聊。多年不见,我们只有从彼此微笑的眼神中找到一丝当年的踪影。他送给我一个精致的长方形盒子,里面躺着一支漂亮的钢笔

              ②他的礼物把我们的记忆翻回到上个世纪70年代初。那时上小学的孩子开始写字都是用铅笔,三年级,班上有个别孩子开始用钢笔,常常引来周围孩子一片羡慕的目光,只有关系好的小朋友,才有幸能去摸摸那支小钢笔圆圆的笔杆。那时候,我是多么盼望自己能拥有一支钢笔啊!我决定向父母申请买一支钢笔。虽然年幼,可心里知道这是要花超过铅笔很多倍的一笔钱的,但我还是决定向父母申请。我以非常郑重的态度在父亲母亲都在的情况下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结果遭到父母特别是母亲的断然拒绝。我软磨硬缠,没有结果,就使出最后一招,几天不说一句话,我知道妈妈最担心的就是我不说话。那时候刚刚看过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我没有用片中英雄人物的不屈精神去革命,倒是用到争取钢笔上来了。斗争持续了一个星期,一天晚上,妈妈拍拍我的脑袋,把花了一块钱买到的一支黑色的钢笔交给了我,我高兴极了,我拥有自己的钢笔了!要知道,那时候一个学期的学费才一块五呀!

              ③有了钢笔,我在小朋友中的威信骤然提高了许多。许多小朋友围在我身边,都想摸一摸、端详一下这支笔的样子,我陶醉在幸福之中。不料,不幸发生了,有一次上厕所回到教室,打开文具盒,我心爱的钢笔不见了。我立即大声嚷道:“谁拿了我的钢笔?啊!谁偷了我的钢笔?”我已经近乎于咆哮了。所有的小朋友都一声不吭。我的这支钢笔就这样不翼而飞了。

              ④回到家中,我不敢对母亲讲这件事,那毕竟是节俭持家的母亲省吃俭用买的呀!我开始积攒废旧的牙膏袋,那时候牙膏袋是铅制的,一个可以卖二分钱,还捡些废铜烂铁,废品回收站经常有我小小的身影。我一分一分地攒钱,经过很长时间,我终于用攒下的钱买到了一支自己的钢笔。

              ⑤后来我的同桌才告诉我,那支钢笔是他拿的,他当时只是想仔细看看,没想到我一发现钢笔不见了就急着喊谁偷了钢笔,把他吓坏了,当时怎么也不敢再拿出来。

              ⑥在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我用过很多的钢笔。我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异国天涯,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有机会去商场,我都会到文具柜前欣赏各种各样的钢笔,不知是不是那支一块钱的钢笔在我心中留下的痕迹。

              ⑦这次见面的这位小学同学正是我的同桌。一支钢笔让我们好像又回到了属于我们那个年代的儿童时代。我们相视微笑,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1) 这篇文章以“钢笔”为线索,下面是围绕这条线索的情节发展过程,请你在每条横线上填入四个字,将文章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同学赠送钢笔→羡慕盼望钢笔→     钢笔→    钢笔→     钢笔→     钢笔→同桌拿看钢笔

              (2) 文中提到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情节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3) “他送给我一个精致的长方形盒子,里面躺着一支漂亮的钢笔”,第①段这个划线句在文中具有哪些作用?

                                                                                               

              (4) 当年同桌拿了“我”的钢笔以后为什么不敢承认?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5) 文章结尾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何深刻含义?
            • 7.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 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 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了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 选段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用        和       两个字概括。 (2) 选段描写老王主要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第一自然段“镶嵌”一词原意是什么?此处有何表达效果?

                                                                                             

                                                                                              

              (3) 作者的善良是如何表现的?

                                                                                               

              (4) 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请问:“我”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面对老王为什么还感到“愧怍”?

                                                                                              

              (5) 在现实生活中,你若遇到如同“老王”这样境遇的人,应该如何对待?请简要谈谈。
            • 8.

              父亲的清明节

              父亲出生贫农,身高155公分,天生对子眼,脾气暴躁,性格内向,他讨到妈妈这样漂亮的老婆真是生对了时代。那是一个讲究“根正苗红”的时代。他的爱情在那个春天,因根正而苗红,因苗红而滋滋拔节,我姐是第一节,我是第二节,我妹是第三节。

              有年清明,他带我去上祖坟。他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我跟在他后面,保持着距离。紧跟着父亲是十分危险的,他会突然回转身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很久以前做的一件错事。

              到了坟上,他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然后,叫我过去磕头。那些土堆土坑长满了灌木和杂草,据说里面住着我的祖先,我没见过他们,所以就没父亲那样老实。我腰都没弯,点了几下头。A父亲怒喝一声:“头点地!”我看见他的额头上果然沾着一块黑土,就把头狠狠地砸下去,砸得额头上尽是黑土。父亲口气稍有缓和:“你不磕头,祖宗不会保佑你。祖宗不保佑你,你不会有出息。”

              父亲追,我跑。这是以前村子里经常出现的画面,每次我都被他逮住,受他一顿好打。突然有一次,我意外发现自己长劲了,父亲竟然追不上我。我得意地站在田埂那头,回望着他。他没追了,扯开喉咙骂,脸涨得通红,仿佛在流血。我突然觉得父亲好可怜,我甚至担心父亲会“流血”而死。不由自主地垂下头,我向父亲走去,准备承受他一顿痛打。但意外是,我越走近他,他的骂声就越小。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的咒骂变成了一句不太温存的关切:“快回去吃饭,饭凉了。”

              那次没有追上我,显然伤害到了父亲的自尊。他从此不再追我、打我,连骂都少了。我开始步入“自然生长”的轨道,好在深埋地下坟中的祖宗没有因为我的不虔诚而不保佑我。

              我长大了,按照自然规律成长为一名男人,按照社会需要成长为一名公民,按照自身理想成长为一个诗人。而我的父亲,随之而老去。老年痴呆症让他变成一个淘气的孩子。他强行将蒸菜的垫架放进炊壶里,并用炊壶煮饭。他深夜醒来,质问我妈为何睡在他家里,并命令她“回自己家去”……

              有年清明,我带他去祖坟上扫墓。我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牵着他的手。现在他不会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了。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

              到了坟上,我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父亲突然望着我傻笑。我沿着他的视线摸摸自己的额角,原来那里沾了一块黑土。我也笑了,想起多年前,他对我一声怒喝“头点地”,我把额头使劲往地上磕,不禁笑出泪来。俄顷,我感到一股异乎寻常的灼热,抬头一看,呆住了。父亲拿着我插在坟头的香烛,点燃了附近一片茶林。风吹火猛,一忽儿,半边天都是红的了。我狂喊“救火”,幸而山下田里的乡亲看到山火,冲上来群起而救之,才未酿成大祸。

              我当场赔付了八百块钱。乡亲们走了。我疲惫地坐在地上,看着满山焦土,B气愤地对父亲喝道:“头点地!”父亲站在那里,像认错的孩子,头差不多缩到脖子里去了。

              又过了些年。那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仿佛要特意来看看父亲。在妈妈的看护和春天的抚慰下,父亲安详地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床上,就像一片薄薄的叶子。

              每年清明,我都要去父亲的坟头坐坐。点烛,燃炮。更多的是静默。悲伤像草一样被除掉了,尘世的喧嚣在烛火炮声里灰飞烟灭,剩下的只能是无边地静默。

              (1) 文章主要记叙了父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述。 (2) 根据上下文内容,结合第(4)段中的画线句子,试以第一人称口吻,描述一下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 (3) 文中A、B两处人物“怒喝‘头点地!’”的原因。

              A处                                             B处                       

              (4) 文章描写笔法细腻而有生活气息,请分析下列两个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1)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

              (2)悲伤像草一样被除掉了,尘世的喧嚣在烛火炮声里灰飞烟灭,剩下的只能是无边地静默。

            • 9.

              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

              ①小镇的汽车站到了。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信。”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我答应了声,木讷的父亲就再没开口,只是默默地看车来的方向,手中拿着我简单的行李。我从侧面看了一眼父亲,内心一阵酸楚。父亲太苍老了,但我却要离家远行去读大学,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又不知要爬上几道皱纹了,我这长子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弟妹小,母亲身体又不好。父亲肩上的担子……我忍不住又看了眼父亲瘦小有些干枯的身体,我担心他会被艰辛的生活压垮。车来了,我跳上汽车,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才递给我。我站在车门口,等着父亲还有什么话,但他只是眯着眼睛,看了我几眼,终于没说一句话。车开了,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了一个黑点,被汽车掀起的漫天尘土裹住。

              ②放寒假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父亲去山上干活还没回来,母亲正在屋内张罗着给鸡喂食。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

              ③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向阳的一面开垦着许多梯田。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只得一个个山去寻找。我爬上一道山梁,站在高处向四周张望,见对面一个山脊上有一个人正躬着腰。那背影是我十分熟悉的,远远看去,父亲显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挥着锄头,真疑心那不过是山上的一棵树,—块石头,一点也不起眼。我走过去,父亲直起腰看清是我,笑着问:“回来啦?”“回来啦。”“回去吧?”“不,锄一会儿吧。”父亲便没再坚持,我又像从前在家一样跟在父亲旁边锄起地。山坡上很静,我们都没有说话,像从前干活一样,能听见有节奏的锄地声。

              ④天渐渐黑了,山脚边的村子里炊烟袅袅,传来女人唤鸡和狗吠的声音。父亲站起身,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拍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回去吧。”我扛起锄头,沿着小路,慢慢向山脚走去。父亲走得很慢,头上的咖啡色毡帽上有些尘土,我几次想替他掸去,但终于停住了手,我不想打搅正在专心走路的父亲。

              ⑤几年过去了,到了四年级,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了。但我却犯起了踌躇,左思右想总下不了决心,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眼睛,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然而放弃多年的心血……我有些濒于绝望了,但我终于决定回家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对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惊讶,却没有问。吃过晚饭,收拾好后,父亲和我坐在厨房里的桌边,母亲在一旁纳着鞋底,小弟弟坐在旧桌边做他的作业。我艰难地开口了:“我想读研究生,特地回家来商量,我只是担心……”我没有说下去,看着眼前苍老的双亲,看看古旧被烟熏得昏暗的墙壁,我突然想骂自己。父亲长时间地沉默着,脸上仍是那平静的表情,母亲停止了纳鞋,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父亲,嘴张了几下终于没说。屋子里一阵凝固般地寂静,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

              ⑧父亲打破了沉默,声音很安详:“考吧,别担心家里。”我刚想张嘴,父亲又说:“读书是好事,不能误了。坐了一天车,早点歇吧。”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屋内又沉默了。我没有再说什么,站起来向里屋走去。

              ⑦第二天父亲送我上路了,我们一前一后走着,和第一次送我上大学一样,所不同的是,没背行李,但我却多了份重压。车来了,父亲道:“到学校好好考。”我使劲点点头。车已经开得老远了,我还能看见父亲仍站在那儿。

              ⑧父亲,回去吧。

              (1) 第①段中哪两个细节表现了父亲真挚的爱子之情? (2) 文中两次表现父亲的“小”,一次是“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一个小黑点”,一次是“父亲显得那么瘦小”,“一点也不起眼”,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3) 怎样理解“母亲停止了纳鞋,屋里一阵凝固般地寂寞”,“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屋内又沉默了”? (4) 文中说父亲“木讷”,请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木讷的父亲“是座耸立的山”。
            • 10.

                

                                           

                 ①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女人,她会织花样繁多的毛衣,会给我们做漂亮的鞋子,会把简单的饭菜做得花样迭出。却有一样一直学不会,那就是包粽子。

                 ②在乡下,包粽子绝对是女人必备的一门手艺,每年总少不了要展示几回。乡下的民俗里,不单在端午节要吃粽子,平常人家砌新房或婚嫁喜事,也要包了粽子来庆贺。所以,会不会包粽子,对寻常过日子的女人来说,很重要。

                 ③但是母亲,就是不会。

                 ④父亲会。乌绿乌绿的箬叶。在父亲手里,很听话地舒展、翻转,尔后,一只粽子就做好了。每每这时,母亲的脸,会笑成一朵花。她会搬了小板凳,坐在一边,很笨拙地坐在父亲后面学,却怎么也包不成功。最后是父亲失去了耐心,说,太笨。母亲也不争辩,只是笑,笑得很幸福、很甜蜜。

                 ⑤很快,一只一只的粽子,就立在小方桌上了,小斗笠似的,煞是好看。父亲骄傲得像个功臣,把母亲支使得团团转。“去,给我泡杯茶来,要放多多的茶叶。”母亲便颠颠地跑去泡了茶来。“去,把我的水烟台拿过来,我要抽泡烟。”母亲便把水烟台给端过来。“去,烧水煮粽子。”母亲便坐到灶膛门口,把火拨得旺旺的——红红的火苗,映照着母亲红红的脸庞。这时的母亲出奇地温柔,她甚至会欢快地小声哼着歌。

                 ⑥这样,一年一年地过下来,便成了习惯了,在我家里,包粽子理所当然是父亲的活,母亲只管打下手。

                 ⑦等到我成家有了孩子,母亲过来帮我带孩子。一日,孩子在外面看到有人在吃粽子,很新奇,也要。母亲立马就从市场上买了箬叶回来,也不过一眨眼的工夫啊,一只只漂亮的粽子,就呈现在我的眼前了。我惊讶地问母亲,什么时候学会的?母亲神秘地笑,再追问,她方才不紧不慢地回答,本来就会啊。

                 ⑧想想也是,那么灵巧的母亲,怎么就学不会包粽子呢!母亲原是故意不会的啊。

                 ⑨母亲笑着要求我,不要告诉你爸。

                 ⑩我点头。

                 ⑪改天遇到父亲,与父亲东拉西扯,话题不知怎的扯到粽子上来。父亲突然笑着说,其实,你妈是会包粽子的,她做姑娘时,可是出了名的巧手呢。

                 ⑫原来,父亲早就知道,却故意装作不知道的呀。

                 ⑬父亲笑着要求我,不要告诉你妈。

                 ⑭我答应:好。眼睛,却忍不住湿润了。原来世间还有这样一种爱,它平淡,水波不兴,包在家常的粽子里,却是最为厚实的幸福。在母亲,是被疼爱着的快乐。在父亲,是付出的快乐。

              ⑮我没有捅破他们的秘密,就让他们彼此瞒下去吧,瞒到地老天荒。

              (1) 结合全文内容,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 文章第①段中说“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女人”,“却有一样一直学不会,那就是包粽子”。这两句话前后矛盾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3) 文章第④段划横线的文字富有表现力,有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的分析。 (4) 积累链接:请默写出晏殊《破阵子》中有关邻女美好笑容的两句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