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A(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为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降解能力________。

              (3)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_______和________。

              (4)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________处理。为了排除________,需设置接种等量无菌水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5)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________。


              B(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转基因水稻“金色大米”可以帮助人们补充每天必需的维生素A。由于含有可以生成维生素A的β-胡萝卜素,呈现金黄色泽,故称“金色大米”。培育流程如下,请据图回答:

              备注:已知限制酶I识别序列和切点是;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CTAG↑-

              (1)图中a、b所示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是________;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目的基因的方法是________。培育“金色大米”基因工程操作四步中,核心步骤是________。

              (2)据图分析,在构建c的过程中,目的基因用限制酶________(填I或II)进行了切割。

              (3)将重组质粒c导入番茄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该方法的实施与番茄叶片受损后分泌的________化合物有关。检测转化成功的番茄植株,可采用________技术检测目的基因在番茄体内是否成功翻译。

              (4)若希望该转基因水稻生产的“金色大米”含β-胡萝卜素量更高、效果更好,则需要通过_______工程手段对合成β-胡萝卜素的相关目的基因进行设计。

            • 2.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_____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

              (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若研究“目的菌”的生长规律,将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计数,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

              (6)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 3.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为了调查某城市自来水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自来水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小组想检测水样中的活细菌含量。一般运用                培养基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在制备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属于       培养基;该培养基的制备过程是            

                          。如果你想在涂布接种某种微生物前,随机取了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固体培养基,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了一段时间,若空白培养基出现了菌落。请分析出现菌落的原因(写出二个)①                           , ②                         

              (2) 培养基灭菌后,将1mL水样稀释10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1、50和49。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

              (3) 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目的是                              的菌种,使下次划线的菌种直接来源于          

            • 4. 33、急性肠胃炎、手足口病分别是由细菌、病毒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的。因此检验饮用水的细菌含量和病毒含量是有效监控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请回答下列与检验饮用水有关的问题:

              (1)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这种方法称为              。下面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可能由用该方法得到的是             

              (2)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________。为什么?                                  

              (3)如分别取0.1 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三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________。

              (4)大肠杆菌是自来水中常见的一种有害微生物,可以通过在稀释涂布平板中加入              指示剂,如果菌落呈       色,并带金属光泽,则说明自来水中含有大肠杆菌。

            • 5. 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为从土壤中微生物筛选到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 g

              2.1 g

              0.2 g

              10 g

              1 g

              15 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 mL,调pH为7.2


              图1
              (1)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分泌_______酶,能将尿素分解成________。

              (2)培养基中为“目的菌”生长提供氮源和碳源的物质分别来自________和________。

              (3)图中将细菌转到固体培养基上时,应采用___     _____法接种以获得单个菌落。初步筛选出来的菌种还需要用生化的方法作进一步的鉴定,鉴定方法是检测初步筛选目的菌种培养基的pH,若pH________(降低/不变/升高),说明该菌种能够分解尿素。

              (4)微生物的计数:运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生物的鉴定:要从土壤样液中筛选出能降解除草剂(一种难以降解的含氮有机物)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设计培养基配方时,从用途来看,除加入必需的营养成分外,还应____________;从物理性质来看,还应加入____________。接种培养后,依据培养基中是否产生____________来筛选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

            • 6.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回答有关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问题:
              (1)某微生物实验中使用的发酵培养液成分如下表,该培养液含有微生物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和                          和生长因子。

               (2)培养基配制时,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              ,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                  
               (3)下图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是                 ,目的是分离(纯化)单个细胞形成的菌落。

              (4)在配制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时,需加入              作为唯一的碳源,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经梯度稀释后,要将样品均匀涂布在用于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染料是            ,当形成菌落以后可以根据菌落周围是否产生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5)一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4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则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                    
            • 7.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为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KH2PO4

              Na2HPO4

              MgSO4•7H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g

              2.1g

              0.2g

              10g

              1g

              1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溶到1000mL,调pH为7.2

              (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 ______ ,从物理形态看,培养基属于 ______ 培养基.“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 ______ 和 ______ ,为了满足图示锥形瓶中目的菌对氧气的需求,应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将细菌(非硝化细菌)转到培养基上时,应采用 ______ 法接种,获得单个菌落.接种环的灭菌方法是 ______ .初步筛选出来的菌种,还需要用生化的方法作进一步的鉴定:在此培养基中接种并培养初步筛选的菌种,若PH ______ (降低/不变/升高),说明该菌种能够分解尿素.
              (3)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若造成A同学实验结果的原因是培养基被杂菌污染.为了确定该原因,操作思路是 _________ .

            • 8.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        ,这种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3) “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            ,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        (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由于土样不同 ②由于培养基污染 ③由于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6)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细菌合成的    将尿素分解为氨,pH增高,使指示剂变红色。

              (7)某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上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那么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1m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10分)某同学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培养基配方如下:

              (1)根锯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能否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_____ (能/不能),原因是                                  。

              (2)要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宜采用             法接种,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__________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活菌数。

              (3)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_。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_______条件下进行。

              (4) 一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                  ,应当怎样操作才可避免此种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对胡萝卜进行粉碎、干燥时,要特别注意干燥的__________和时间,以防止胡萝卜焦糊。

            • 10. 常品茶、善品茶者能在杯水之中品出生活的真谛。茶的种类以色泽(或制作工艺)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不同品种。请回答:

              (1)绿茶是不经发酵制成的茶。在制作绿茶的工艺中.有一道工序是迅速将温度提高到70℃左右,目的是                                   ,从而保证茶叶鲜绿的颜色。

              (2)红茶菌液是一种传统的活菌饮料,制作流程是制作红茶糖液一接种红茶菌种一发酵一红茶菌液。红茶菌种是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的共同体,可以用                    法分离纯化并计数。在接种活菌之前,红茶糖液要先煮沸后冷却,这是为了                                 

              (3)茶农在种植过程中喷施农药以预防害虫,但降低了茶叶的品质又污染了环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具有抗虫基因的茶树体细胞,其间用到的工具是                。然后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优良茶种的繁殖从而得到大量无病毒植株,其原理是        

                     。在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要经过                 过程获得试管苗。

              (4) 某研究小组完成对新鲜绿色茶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以下两种不同的层析结果。出现如图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实验室分离色素的方法为             法。茶叶中可能含α-淀粉酶,用               分离α-淀粉酶,α-淀粉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