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请回答下列与玉米秸杆处理有关的问题:
              (1)秸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牛本身没有相应的消化酶,但胃内有一种微生物可以帮助其分解,这种微生物与牛的种间关系为______.尿素并不是牛马的必须营养,过多甚至有害,但有经验的农民常在其草料内喷少量尿素,据此题的信息你认为尿素的作用是______.
              (2)分离纯化能分解秸秆的微生物时,需对培养基和接种针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的方法依次是______.
              (3)将玉米秸秆人工收获后,将其铡碎、压实、密封储藏.秸杆经此处理后,气味微酸芳香(主要由乳酸菌代谢产物造成).上述“压实密封”的目的是:人为造就一个______环境,利于乳酸菌的______.用这样处理后的秸杆饲喂牲畜的好处是______.
              (4)下面是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图:

              步骤(二)中选择培养基的营养物质的特点是______,步骤(三)中稀释的目的是______.
            • 2.

              酸奶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经发酵制成。家庭自制酸奶的安全隐患是有害菌污染问题,为检测自制酸奶是否被杂菌污染,进行如图所示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倒平板待其冷却后将平板倒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取最终的牛奶稀释液0.1 mL滴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涂布前要将涂布器________才能涂布。如果培养基上出现________的菌落,说明自制酸奶已被杂菌污染。

              (3)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3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为65个、63个、64个,则可以推测酸奶中每毫升含菌数为________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偏小,原因是________。

              (4)已知酸奶中的有益菌主要是乳酸菌,进一步分离纯化乳酸菌的方法是________,该操作中常使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若培养后获得的某个平板,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第一条线上无菌落的可能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____。

            • 3.

              乳酸菌是一种厌氧型细菌,实验室常利用溶钙圈法对乳酸菌进行筛选,其原理是乳酸菌产生的酸性物质和CaCO3反应而出现溶解圈,以下为乳酸菌筛选的步骤:

              ①制备乳酸菌筛选培养基(MRS培养基)(成分:蛋白胨、牛肉膏、无机盐、葡萄糖和水)

              ②调节pH,并将MRS培养基和CaCO3溶液灭菌后混合,倒平板制备培养基。

              ③梯度稀释样品,选择合适的稀释倍数接种。

              ④挑选产生溶钙圈的菌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乳酸菌常用于制作泡菜,用于制作泡菜的泡菜坛要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______。

              (2)MRS培养基中蛋白胨可以作为乳酸菌的____________,CaCO3一方面可以用于鉴别乳酸菌,另一方面还可以________。对培养基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灭菌。

              (3)乳酸菌筛选过程中所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若要进一步纯化乳酸菌,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 4. (每空0.5分,共5分)研究人员成功地从土壤中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请就如何从土壤中获得纤维素分解菌回答以下问题.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 ______ 酶.
              (2)若获得纯净的菌株,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所用的接种工具是 ______ ,操作时采用 ______ 灭菌的方法.
              (3)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等多糖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 ______ ______ 发生这种反应.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第二种是在 ______ 时就加入刚果红. ______ (第一种、第二种)方法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
              (4)如果观察到产生 ______ 的菌落,说明可能获得了纤维素分解菌.为了确定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 ______ 的实验.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 ______ 进行定量的测定.
            • 5.

              工业生产中,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的方法之一:利用红酵母等微生物进行发酵,经过菌体裂解、离心后进行萃取。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若要初步确定某一菌株是否为红酵母菌株,相对简便的操作是通过_________法将菌种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其形成的菌落的_____________(填2个)特征。

              (2)碳源的种类对β胡萝卜素的产量有着一定的影响,有关研究结果如下:

              碳源

              麦芽糖

              蔗糖

              淀粉

              β—胡萝卜素含量(mg/L)

              3.52

              4.81

              1.68

              据表分析,最佳碳源是_________。若要进一步探究最佳氮源,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科研人员尝试利用紫外线处理红酵母,以获得高产菌株。对处理所得菌株分别进行培养并经裂解、离心后,根据β—胡萝卜素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可以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萃取产物,并对萃取产物通过_______________法进行鉴定,鉴定过程需要用_____________样品进行对比。经定量分析后,若得到高产菌株,要对其进行长期保存,可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

            • 6.

              苹果干腐病是一种名为茶藤子葡萄座腔菌的真菌引起的疾病,病菌通常由枝条伤口入侵感染,在伤口处形成溃疡。某中学的科研小组计划分离出该真菌,并进行药物防治实验,为苹果干腐病的防治提供合理的建议。经过查阅资料,确定了分离时所用的PDA培养基配方,如下表所示:

              物质

              马铃薯

              葡萄糖

              自来水

              氯霉素

              含量

              200 g

              20 g

              1000 mL

              0.3 g

                  该真菌在上述PDA培养基上生长时有特定的形态特征:辐射状白色匍匐菌丝,绒毛状。

                  (1)要获得菌落,则上表中还应添加的成分是________。氯霉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培养基的制备步骤包括计算、称量、溶化、________、倒平板。等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______________,以防止冷凝水污染培养基。

                  (2)用剪刀从染病枝条溃疡处剪取1×1 cm2的患病组织,并用0.1%的升汞进行消毒,置于培养基中心,在合适条件下进行培养,共培养五组。待菌落形态特征稳定后,用______________法将该致病菌分别转移至含有等量0.5%苦水碱剂、40%福美砷、清水的上述PDA培养基中进行抗药性实验,并每隔24 h记录一次最后划线区域的菌落数目。

                  ①选取______________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的菌落数目遗漏。

                  ②记录结果如下:

              组别

              0.5%苦水碱剂

              40%福美砷

              清水

              菌落数目

              2

              8

              17

                  从结果分析可知,_______________能很好地抑制该真菌的生长,适合用于防治苹果干腐病。

            • 7. 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肿瘤作用.研究人员从红豆杉中发现了一种具有产紫杉醇能力的内生真菌.为探究制备红豆杉内生真菌原生质体(不含细胞壁)的适宜pH和温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培养菌株,离心收集菌丝体,并用渗透压稳定剂洗涤两次;②将获得的菌丝体,分别置于不同pH或温度的培养液中,并加入适量酶液,震荡、摇匀后,每隔一段时间,取样、过滤、离心,用渗透压稳定剂洗涤两次后,收集纯化的原生质体.③统计原生质体数量,结果如下. 分析回答:
              (1)步骤②中,加酶液的目的是______,洗涤时选用渗透压稳定剂的理由是______.
              (2)结果表明,制备红豆杉内生真菌原生质体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__.
              (3)检验原生质体再生能力,需要配制再生固体培养基,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______℃左右才能用来倒平板.
              (4)实验中将收集到的原生质体浓度为30×106个/mL培养液先稀释104倍,再各取0.1mL稀释液分别均匀涂布在3个再生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得到的菌落数分别为:27、21、24.则原生质体再生率(能再生的原生质体数占全部原生质体的比例)约为______.
            • 8. 一研究小组测定了某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来调查其水质状况.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 ______ 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是 ______ ;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
              (3)示意图A和B中, ______ 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 ______ 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 ______ 的利用率.
            • 9. I.培养基的配制与培养是微生物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图1所示的是制备固体培养基时的实验操作步
              骤之一,一般称为 ______ .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熔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 ______ ,培养基在接种前要进行 ______ 灭菌,灭菌是否彻底或是否被污染需要检测,方法是 ______ .
              Ⅱ.从自然菌样中筛选理想菌种的步骤是:采集菌样    富集培养    纯种分离.
              (2)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嗜盐菌的菌样应从 ______ 环境采集.
              (3)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 ______ 的培养基,并在 ______ 条件下培养.
              (4)图2和图3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获得图2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 ,获得图3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 .
            • 10. 资料I: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为了增强发酵效果,研究人员从牛胃中筛选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有效分离获得产纤维素酶菌,培养基必须添加的碳源物质是 ______ .
              (2)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 ______ .
              A.酒精灯       B.培养皿     C.显微镜     D.无菌水
              资料Ⅱ: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图1).

              (3)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 ______ (填图1中序号).与图中降解圈大小有关的因素有 ______ (多选).
              A.纤维素酶的产量                  B.纤维素酶的活性
              C.菌落中产纤维素酶菌的种类多少     D.培养基中纤维素的含量
              (4)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1和J4,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发酵,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见图2甲和图2乙,由此推测菌株 ______ 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理由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