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渔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境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上阕一二两句所写梦境画面。
              (2) 近代学者粱启超评价这首词曰“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请作具体阐述。
            • 2.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 本诗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790~816)史称为“_____________ ”,汉族,河南福昌人。字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称唐代“三李”。
              (2) 首联写景又写事:第一句运用_______和比喻,渲染______________, 一个“压”字,把敌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第二句写_________________,借日光显示_________________。颔联从听觉和_________两方面渲染__________________。颈联写____________的场面。尾联引用写出将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在________,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__________,表现悲壮鏖战场面;一个在_________,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这首诗有鲜明的色彩,如_____、_____和_________,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________、________、 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 3.

              春光好

              欧阳炯【五代】

              天初暖,日初长。春光好。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1) 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B.“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

              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中迸发出来。

              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 的美景。

            • 4.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 “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回顾课本“饮酒(其五)”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 6.
              阅读古诗《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出两个即可)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7.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一下诗颔联中的 “割”字。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决心?

            • 8.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关于本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朗读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衣冠/简朴/古风/存”。
              B.“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性格。
              C.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D.全诗在写实中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 9.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传

              【元】辛文房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①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②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注释】①本诗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③宰:指县令。④辟:召,征召。

              (1)从《古代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中,为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选择意思正确的一项。

               怒至庭下曰   

              A.引导,诱导      B.拉,拽       C.引用

              (2)白时庐山(1分)    

              A.睡觉   B.倒伏   C.隐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4)诗歌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10.

              中秋对月

              【唐】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注释】曹松,晚唐诗人,七十岁才中进士,被称为“白头进士”。

              (1) 这首诗的题目是《中秋对月》,诗中“        ”是“中秋”,“        ”是“月”。(填入诗句中的词语)
              (2) 后两句写中秋夜月光朗照,诗人想借此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