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 解释加下划线词语

              (1)石底以出(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3)以其境过(     )

              (4)乃记之而(     )

              (2)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第二段对游鱼进行了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 文章通过描写小石潭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方孝儒《指喻》)

                【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脊骨。③瘳: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


              (1)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1)忽之而不(   ) 2)忧之滋(    ) 3)以为不足(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②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3)本文写郑君医治拇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 3.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认为鱼“出游从容”,其实是庄子自己心境的反映。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的辩论中,从逻辑上看,庄子是胜利者。
              C.庄子为人做事正如君子,坦坦荡荡,令人钦佩。朋友,就应肝胆相照,坦诚相待。
              D.文章记述了庄子和惠子在濠梁游玩时关于鱼是否快乐的辩论,表达了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 4.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长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给下面字注音。
              卿 ______

              岂 ______ 
              涉 _____
              孰 ______  
              刮 ______  
              遂 ______

              (2) 解释词语

              岂欲卿治经为 博士邪!博士: ________________

              涉猎。但: ______________  涉猎: ________________

              当涂掌事。卿: _________ 当涂: 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大兄何 见事之晚乎!见事: _________________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 鲁肃为什么主动与吕蒙“结友”?
              (5) 文中侧面写吕蒙的句子是哪一句?表现了吕蒙的什么变化?
              (6) 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 5.
              【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1) 用“ ∕ ”标划出下面句中的语音停顿(每小句只标一处)。


              人 不 堪 其 忧,回 也 不 改 其 乐。

              (2) 解释下列加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博学而志 笃:___________     ②年与时      驰:___________

              ③不逾    矩:___________         ④静修身      以:___________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 如果让你从上面的两篇短文中选择一句话来作为你的座右铭,你会选择哪一句?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一句话的理解。



              (5) 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 “志”,结合《<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两篇课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




            • 6.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1)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2) 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又各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    ①     ,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      ②   ,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     ③    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     ④    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
            • 7.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蒙辞 军中多务 ______      2) 往事耳 ______      3)即 刮目相待 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下列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①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叙事简练,但意蕴丰厚。你一定能从这个故事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请至少写出两条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大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①彰:曹彰。②膂力:体力。③课:督促。④卫、霍: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好乘汗马击剑                云归岩穴暝

              B.此一夫用                    甚矣,汝不惠

              C.使各言志                    真无马邪

              D.将奈何                      吴广都尉

              (2)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赏必行,罚必信

              (3) 对于曹彰好武,太祖曹操起先制止,为什么后又大笑并封曹彰为侯?

            • 9.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A.虽乘 御风      
              B.未复有能 其奇者    
              C. 相与 步于中庭。
              D.并有乘 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或王命急宣,有时早发白帝,暮到江陵 。


              (3) 你认为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


              (4) 作者说的闲人和我们现在说的闲人是一种人吗?请简要分析


              (5) 请写出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任意一处),并作简要分析。

            • 10.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

              【注】①趋,快步走向 ②捐,抛弃 ③亡,通“无”,不足 ④懿,美好
              I.解释加 画线 的字。
              (1)目相待 ( )
              (2)及鲁肃寻阳(        )
              (3)当日知其所亡( )
              (4)妻跪问其 (    )
              II.下列各组句子中加 画线 字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蒙辞军中多务  我酌油知之。
              B. 蒙始就学        妻引刀趋机而言曰
              C. 七年不返        肃拜蒙母
              D. 结友别           若中道
              III.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 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IV.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何异断斯织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你读完【甲】【乙】后各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