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节选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树林阴
                         ②太守
                  
              (2)翻译下面的句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下面句中的“而”与“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中的“而”用法相同的是    
              A.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B.而年又最高
              C.蹴尔而与之                        D.而山不加增.
            • 2.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学射
              甘蝇        昌以牦悬虱

              B、
              告飞卫         
              睹余物
              C、于厅事
              东北角     古
              善射者
              D、
              夫呓语          不能指
              一端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能
              其一端       手有百

              B、众宾团
                         满
              寂然
              C、儿含
              啼           妇抚儿

              D、
              目承牵挺         昌
              牦悬虱于牖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4)从纪昌学射这件事上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 3.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粮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
                                                    (乙)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矣.
                  嗟夫!予尝求古人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阡陌
              ,鸡犬相闻    
              ②而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2)各用一句话说说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①甲段的主要内容是:    
              ②乙段的主要内容是:    
              (3)两则短文虽然同是写景散文,但是写作目的却不一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两则短文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甲文表达的是:    
              ②乙文表达的是:    
              (4)乙文中表达作者宏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5)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微斯人,吾谁与归?
              (6)请从(乙)文第一自然段中任选一处你认为美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美的理由.
            • 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鲁学士祝寿
                  赵司城,号类庵,京师人.一日过鲁学士铎邸.鲁曰:“公何之?”赵曰:“今日为西涯先生诞辰,将往寿也.”鲁问:“公何以为贽?”赵曰:“帕二方.”鲁曰:“吾贽亦应如之.”入启笥,无有.踌躇良久,忆里中曾馈有枯鱼,令家人取之.家人报已食,仅存其半.鲁公度家无他物,即以其半与赵俱往称祝.西涯烹鱼沽酒,以饮二公.欢甚,即事倡和而罢.
              【注】①贽:礼物.②启笥:打开盒子.③称祝:祝贺,祝寿.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①公何之
                        ②即以其半与赵
              往称祝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虚词的用法.
              西涯烹鱼沽酒,
              饮二公.
              (13)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与“将往寿也”的“寿”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一狼洞其中      B、斗折蛇行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14)从文中看出,鲁学士、找司城、西涯等三人具有    .的性格特征.(至少写出两点)
            • 5. 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成王封伯禽
              鲁 于:            ②吾于天下
              不轻矣 亦:    
              恐失天下之士 犹:            ④守之以
              者      恭: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译文:    
              ②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译文:    
              (5)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 6.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C.所恶/有甚于死者               D惩山北/之塞
              (2)对下面词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识穷乏者
              我欤(感激)      B.策之不
              其道(因为)
              C.食之不能尽其
              (才华)        D.使人之所欲莫甚
              生(比)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告诉我们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证明他们的存在有先后的关系.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
              C.“天下无马”勾画了那些不识马却自以为是者的丑态,也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愚昧可笑的辛辣讽刺.
              D.文章的语言以短句为主,行文流畅,逻辑严密;多用反问句,使文章跌宕有力.
              (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文语句的大意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5)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试着从两三个方面说说你该怎么做.
            • 7. 阅读《爱莲说》,完成下列题目.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②可爱者甚
                          ②陶后
              有闻    
              ③亭亭净
                            ④
              清涟而不妖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几项不一样的是    
              A.水陆草木
              花                    B.予独爱莲
              出淤泥而不染
              C. 牡丹,花
              富贵者也              D.牡丹
              爱,宜乎众矣
              (4)《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中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用自己的话概括)
            • 8.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节选自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注】①鄙:边境.  ②钵:佛教徒盛饭的器具.  ③买舟:雇船.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贫者
              于富者曰       (语:对…说)
              B.岂他人之
              哉         (过:过错)
              C.
              何恃而往           (子:儿子)
              D.吾欲
              南海,何如     (之:到…去)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未有问
              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A.吾数年来欲买舟

              B.鸣之
              不能通其意
              C.舍生
              取义者也
              D.臣请缚一人过王

              (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文段都强调了一个道理:学习的成功与否在于个人天资的高低与客观学习条件的优劣.
              B.决定事物成败的是人的内在因素.【甲】文段摒弃了天赋决定论的成见,劝人以学.
              C.正所谓“人穷志不短”.【乙】文段中蜀之鄙的穷僧能够只身去到南海,凭的就是“志”.D.两个文段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4)请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②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 9.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谭中鱼可百
              头    先生不知何
              人也
              B.当余之
              师也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C.
              之不能尽其材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闲静少
                       黔娄之妻有

              (2)选出加点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或置酒招

              A.无怀氏
              民欤
              B.策
              不以其道
              C.马
              千里者
              D.当余
              从师也
              (3)翻译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请说明理由.
            • 10. 金华郡守张佐治至一处,见蛙无数,夹道鸣噪,皆昂首若有诉.佐治异之,下车步视,而蛙皆蹦跳为前导.至田间,三尸叠焉.公有力,手挈二尸起,其下一尸微动,以汤灌之,未几③复苏.曰:“我商也,道见二人肩两筐适市,皆蛙也.哀之,购以放生.二人复曰:‘此皆浅水,虽放,后必为人所获;前有清渊,乃放生池也.’吾从之至此,不意挥斧,遂被害.二仆随后不远,腰缠百金,必为二人诱至此,并杀而夺金也.”张佐治至郡,急令捕之,不日人金俱获.一讯即吐实,罪死.所夺之金归商.
              注①挈:提.  ②汤:热水.  ③未几:不久.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急令捕之”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至
              市    B.是吾剑
              所从坠    C.观
              正浓   D.故时有物外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皆昂首
              有诉         ②吾
              之至此    
              ③必
              二人诱至此        ④
              被害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我商也,道见二人肩两筐适市,皆蛙也.
              译: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