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是通过生物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两种途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获取细胞A之前,需要向健康小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_,图中细胞A在小鼠体内主要参与___________免疫过程。

              (2)过程①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诱导融合,融合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④需要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结构甲中,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动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抗体1与抗体2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两者的生物活性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 2.
              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
              A.n-m
              B.n-2m
              C.n+m
              D.n+2m
            • 3.

              蛋白质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旧称“朊”,核酸是另一种大分子化合物,对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的探索一直是科学家永恒的课题。下列有关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每一种蛋白质的单体有20种,组成核酸分子的单体有4种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切生命活动均受核酸决定
              C.蛋白质和DNA分子均具有热变性,且这种热变性均导致空间结构的改变
              D.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空间结构直接受DNA分子控制
            • 4.
              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将其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则其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
              A.2,2,2
              B.1,3,2
              C.4,3,3
              D.3,4,3
            • 5. .线粒体是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细胞器.为研究蛋白B对家蚕细胞凋亡的影响,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1)细胞色素 c是线粒体内膜上的重要电子传递体,参与有氧呼吸第______阶段的生化反应.细胞受到凋亡信号的作用后,线粒体膜上的非特异性通道打开,引起线粒体膜的______性发生改变,线粒体膜两侧______的分布发生变化,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或消失,使得细胞色素 c 释放出来,引发细胞凋亡.
              (2)用生物碱H处理悬浮培养的家蚕细胞,处理不同时间后,用凝胶电泳方法测定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色素 c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①由于细胞中微管蛋白的表达量______,在实验中可作为标准物质,以校准和消除由于细胞培养操作、细胞取样量和细胞色素 c的______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据图分析,正常细胞的细胞溶胶中______检测到细胞色素 c,由______判断,随着生物碱H 处理时间延长,细胞色素 c逐渐释放到细胞溶胶中.
              (3)为研究蛋白B的功能,科研人员构建蛋白B基因过量表达载体和蛋白B基因表达干扰载体,导人悬浮培养的家蚕细胞中,用______处理转基因家蚕细胞,检测到过量表达蛋白B的细胞溶胶中细胞色素 c的释放量减少,抑制蛋白B基因表达的细胞溶胶中细胞色素 c的释

              放量显著增加,推测蛋白B ______.

            • 6. 狼体内有a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兔子体内有b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狼捕食兔子后,狼体内的一个细胞中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

              A.a+b,40           
              B.小于a, 20          
              C.大于a,20          
              D.b,20

            • 7. 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如图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种单位组成,有______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_____分子水.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_个氨基和______个羧基.
              (5)肉毒类毒素可用______鉴定,反应颜色为______.
            • 8.
              下列多肽在人消化道中水解时,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
              A.
              B.
              C.
              D.
            • 9.
              下列有关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的正确说法是(  )
              A.形成两个肽键
              B.水中的氧来自氨基
              C.形成多肽
              D.水中的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
            • 10.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即使像催产素、牛加压素、血管舒张素等由相同数量的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生理功能也差异很大.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或合成场所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