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为某同学画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的模式图,根据此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如果用一定手段破坏7所示的结构,细胞可能会出现多个结构9

              B.被称为有机物合成“车间”的结构是5

              C.在细胞分裂末期,7的活动会增强,合成结构8

              D.图中出现了两处明显的错误,体现在结构2和3上
            • 2.

              下图为植物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为细胞质基质                        
              B.图中f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图中c具有双层膜结构                           
              D.图中h释放的CO2可以提供g利用
            • 3.

              下图表示植物细胞显微结构模式图(在[ ]中填写数字)。


              (1)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                     ;该图中未画出的一种细胞器是             ,该细胞器是“消化车间”能分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2)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红色素主要存在于[ ]              。若该细胞中还含有中心体,则该细胞为           细胞。

              (3)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的网状结构是         

              (4)如果该图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    

              (5)图中细胞中含有DNA的结构有:细胞核、[   ]       、[   ]         

              (6)植物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途径是[   ]       →[   ]       →[   ]       →[   ]           

            • 4.

              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该细胞与蓝藻相比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

              (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填写图中代号),该结构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图中代号)

            • 5.

              Ⅰ.下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构成图乙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它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2)图乙属于__________(填“高等植物”或“低等植物”或“动物”)细胞,与图甲相比,其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写序号);含有染色质的结构是_______(写序号)。

              (3)与图乙相比,图甲中特有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其作用是与________有关。

              (4)大肠杆菌与图甲、乙相比,只有一种细胞器,即:[ ]__________________。

              Ⅱ.“现代细胞生物学之父”帕拉德曾利用豚鼠胰腺腺泡细胞进行实验研究,证实了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及分泌途径,由此获得了197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依据下图回答问题:

              (5)帕拉德在细胞中注射了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亮氨酸,随着时间的推移,放射性依次出现在细胞中不同结构处(如上表所示),由此证明:氨基酸在结构⑤中形成的肽链,需先进入[  ]________进行加工,继而经过[  ]____________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加工,最终,囊泡与①融合,分泌蛋白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及分泌过程所需能量的供给来自细胞中的[   ] _________。

              Ⅲ.科学家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

              物质种类/膜的类别

              蛋白质(%)

              脂质(%)(主要是磷脂)

              糖类(%)

              变形虫细胞膜

              54

              42

              4

              小鼠肝细胞膜

              44

              52

              4

              人红细胞膜

              49

              8

              线粒体内膜

              76

              24

              0

              菠菜叶绿体片层膜

              70

              30

              0

              (6)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种膜在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主要区别有________

            • 6.

              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 ]内填序号)

              (1)上图是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判断它们是真核细胞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甲图和乙图相比较,特有的结构是[  ] __________、[  ]__________ 、[  ] ________。

              (3)组成甲图[1] 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的[6]是_____________,它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5)甲图若是蓝藻细胞,只应该有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

               ( 6 )与高等植物相比,动物细胞进行增殖时特有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7)若某细胞同时有甲乙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

            • 7.

              任何系统都有边界,边界对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植物细胞作为一个生命系统,它的边界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
            • 8.

              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
              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合成④时有水产生
            • 9. 下面表格所示是两种细胞所具有的特征。从表格中给出的特征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Ⅰ是原核细胞,可能是蓝细菌
              B.细胞Ⅱ是真核细胞,可能是植物的根尖细胞
              C.两种细胞的细胞壁具有相同的组成成分 
              D.细胞Ⅰ没有线粒体
            • 10.

              下图甲是某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曲线表示该植物在恒温25℃时(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1)图甲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对应于图甲中_____(填序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乙曲线中a点将向_______移动,b点将向______________移动。

              (3)图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中每隔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5)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乙图装置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