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验证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右表中的实验步骤。下列评价中不合理的有

              步骤

              项目

              试管Ⅰ

              试管Ⅱ

              1

              加入新鲜唾液

              1mL

              1 mL

              2

              加入可溶性淀粉液

              2mL

              2mL

              3

              37℃水浴

              5min

              5min

              4

              加入1mol/L 盐酸

              1mL

              5

              加入1mol/L NaOH

              1mL

              6

              加入碘液

              2滴

              2滴

              7

              预期结果

              均不变蓝色

              A.若换成H2O2酶,实验效果更好                   
              B.实验温度设置合理
              C.本实验为相互对照,不需要再增加实验组数       
              D.实验操作步骤的安排不合理
            • 2.

              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02的分解,产生的氧气能使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氢酶,设计实验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备注:“+”的多少表示颜色的深浅。

              A.1号管为对照组,其余都为实验组
              B.1、2号管实验结果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C.1、2、3号管实验结果说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氢酶
              D.4号管颜色较浅与高温破坏酶的结构有关
            • 3.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4.
              图甲表示细胞中ATP反应链,图中a、b、c代表酶,A、B、C代表化合物;图乙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B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C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神经细胞吸收K+时,a催化的反应加速,c催化的反应被抑制
              C.研究酶活性与温度关系时,可以选择H2O2和H2O2酶为实验材料
              D.图乙中温度为m时比n时酶活性低,此时更有利于酶的保存
            • 5.
              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健那绿给小麦叶片细胞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长期存活的线粒体

                 

              B.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   

                 

              C.过氧化氢酶易于取材,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好材料

                 

              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
            • 6.
              下列与酶“探究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
              B.过氧化氢酶常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
              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肘,应控制好温度这个无关变量
              D.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
            • 7.
              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如表中四个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实验编号 探究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8.
              现有两种淀粉酶A与B,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如下:甲图是测定40℃时酶B催化淀粉水解生成的麦芽糖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乙图是酶A、酶B分别与淀粉混合保温5分钟后对各组淀粉剩余量进行检测的结果.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______ .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
              (3)若适当降低温度,图甲中P点将向 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原因是 ______ .
              (4)根据乙图实验结果分析,在20℃-50℃范围内,酶A的活性 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酶B 的活性.
              (5)实验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底物淀粉的剩余量来表示酶的活性,该实验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原因是 ______ .
            • 9.
              下列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H2O2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中,自变量是O2的生成量
              B.“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因变量是pH的不同
              C.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结果不会造成影响的因素称为无关变量
              D.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虽没有单独设置对照组但不违反对照原则
            • 10.
              下列关于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用淀粉酶,检测试剂用斐林试剂
              B.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用淀粉酶,检测试剂用斐林试剂
              C.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温度、PH属于无关变量
              D.可通过检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