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水培法是研究植物代谢的主要方法,甲图是植物水培法实验装置示意图。


              (1)利用洋葱幼苗能完成的实验包括              (填序号)。

                  ①观察细胞中的DNA和RNA   ②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③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④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      ⑤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2)图甲装置保持良好的通气状态,但实验者发现幼苗在培养初正常,一段时间后出现萎蔫现象。他认为可能是幼苗吸水比吸收无机盐要       (快/慢),导致溶液浓度         (升高/下降),细胞吸水困难,但仍在蒸腾失水。

              (3)利用水培法,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CO2充足)栽培某植物,其他条件适宜时,得到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乙图。

                ①该植物积累有机物速率最快的时刻大约是第       h时,第8h该植物干重           (大于/小于/等于)第6h该植物干重。

                ②若在第4h给容器中一次性通入少量O2,呼吸速率将             (增大/不变/减小),此时光合速率将             (增大/不变/减小)。

            • 2.

              甲图为某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为甲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丙图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细胞。请据图分析回答:

              (1)假设甲图细胞为菠菜根尖分生区细胞,多画的结构是________(填图中标号);乳酸细菌与甲图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

              (2)乙图中的两种膜(从左到右,以下相同)分别存在于甲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中,两种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________________。

              (3)影响乙图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如果丙图细胞分泌物是胃蛋白酶,该物质运出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依赖膜的,并且还需要消耗能量。假如把PH值由12降到2,该酶的活性将________

            • 3.

              将一定数量的生长良好的盆栽植物移入密闭的温室中栽培,栽培期间利用自然光,在常温下测得的24小时内CO2浓度曲线如图乙。图甲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据图回答:

                            

              (1)如果图甲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                ,与肺炎双球菌共有的细胞器是               

              (2)若将图甲细胞组成的组织块放在含有3H标记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中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保温数小时后测定,发现                        [填编号]结构中有放射性存在。

              (3)若该细胞是西瓜的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               

              (4)图甲中7所示的结构是细胞质中的重要细胞器。该细胞器是绿色植物进行           作用的场所。

              (5)图乙中,与BC段相比,CD段上升缓慢的原因是                     ,DE阶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6)由图乙可知该植物长期在该密闭温室中能否正常生长?           。(能/不能/无法判断)

              (7)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常用的提取液剂是        。现已从该植物的叶中提取出色素,并层析分离后得到4条色素带 (如图)。请写出这四条色素带代表色素的名称:

               

              1                 2               

              3                 4               

            • 4.

              下列对下图曲线a和b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和b可分别代表适宜条件下将白光改为相同强度的绿光,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中C5和C3的含量的变化
              B.a和b可分别代表植物种子成熟的过程中结合水和自由水相对含量的变化
              C.a和b可分别代表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渗透吸水能力和细胞失水速率的变化
              D.a和b可分别代表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程度和全能性高低的变化
            • 5.

              下图是某植物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图3表示当光照和CO2充足的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光照时CO2的固定量,虚线表示黑暗时CO2的产生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光反应中产生的O2从生成部位扩散到相邻细胞中被利用要经过_____层生物膜,由图1可知,乙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图2中限制D点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C点与D点相比,C点时叶绿体中的C5的含量_______(填“较低”、“较高”)

              (3)由图3可知,与    作用相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若昼夜不停的光照,图3植物在____℃下,生长状况达到最佳。若在此温度条件下,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处理,则该植物在24小时内积累的葡萄糖为________mg(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 6.

              皇妃芹菜有清热平肝、健胃降压等功效,生长发育受温度影响较大。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昼夜温度条件对长势相同的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其它自然条件相同,10周后植株生长高度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当夜温6℃-10℃时,____(填“昼温”或“夜温”)是植株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该种芹菜生长的最适昼、夜温度分别是        ;在此条件下若升高夜温,植株生长高度都将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2)资料表明:芹菜必须要经过低温诱导才能开花。某同学推测感受低温诱导的部位是茎尖端。验证该推测的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               

               (3)进一步研究发现芹菜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远高于其它非绿色细胞,但ATP的生成量却很低。据此推知,花序细胞呼吸释放的热量    (填“多于”、“等于”或者“少于”)其它非绿色细胞,判断理由是          

            • 7. 下图甲表示某种植物细胞,图乙表示酵母菌细胞,①~⑨表示细胞有关结构,图丙为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能量转换关系简图,A~G表示有关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结构⑤为胞间连丝,除与细胞间物质运输有关外,还具有                                    功能。将细胞甲、乙置于适宜浓度的纤维素酶、果胶酶溶液中保温15min后,再移至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甲、乙出现的变化分别为                                     

              (2)不同的光照强度主要影响甲细胞内叶绿体形成                  (填丙图中字母A~G)的能力,进而影响对叶绿体基质中                  (填丙图中字母A~G)的利用。

              (3)在500 mL的烧瓶中,加入适量活化的酵母菌细胞和50 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充分摇匀后,将瓶口密封静置。一段时间后,烧瓶内产生的CO2来自图乙中的                  (填标号)。

              (4)适宜自然条件下酵母菌和该种植物细胞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为                  

              A.光合作用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减数分裂      D.有丝分裂

            • 8.

              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图2为大棚中番茄叶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甲过程中“Ⅱ”物质是  ,该物质用于甲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结构名称)。“Ⅰ”物质用于乙过程,所发生的场所是    (结构名称)。

              (2)细胞器A是    ,物质③是    ,物质④是    。光照充足条件下理论上可以完成的过程有    (用字母表示,此空2分)。

              (3)以测定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项目   

              5

              10

              20

              25

              30

              35

              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速率/(mg·h-1)

              1

              1.8

              3.2

              3.7

              3.5

              3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mg·h-1)

              0.5

              0.75

              1

              2.3

              3

              3.5

              ①温度在25~30 ℃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    (填“增加”或“减少”)。

              ②假设细胞呼吸昼夜不变,植物在30 ℃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 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 mg   ,一昼夜积累的葡萄糖的量  mg。

            • 9.

              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图2为大棚中番茄叶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甲过程中“Ⅰ”是________,其在________(答具体结构)上产生;该物质用于乙过程的________阶段,该阶段所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答具体结构)。

              (2)图2中细胞器a是________ ,①进入a的方式是________,物质④是________。光照充足条件下理论上可以完成的过程有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以测定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项目

              5

              10

              20

              25

              30

              35

              光照条件下CO2

              吸收速率/(mg·h-1)

              1

              1.8

              3.2

              3.7

              3.5

              3

              黑暗条件下CO2

              释放速率/(mg·h-1)

              0.5

              0.75

              1

              2.3

              3

              3.5

              ①温度在25~30℃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②假设细胞呼吸昼夜不变,植物在30℃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 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__________mg。   

            • 10.

              穿龙薯蓣是重要的药材植物。研究者为了确定穿龙薯蓣生长的最适土壤含水量,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

              第一步:把生长状况相同的穿龙薯蓣幼苗随机分为五组,并分别种植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30%、50%、70%、90%的花盆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第二步:每隔两天进行控水处理,使土壤含水量保持相对稳定。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选择连续的3个晴天,在8:00-18:00之间,每隔2小时测定各组植物的CO2吸收速率,重复5次。

              (1)该研究课题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二步中,进行控水处理的目的是控制实验的__________变量。土壤中水分减少的原因之一是根尖成熟细胞对水分的吸收。根尖成熟细胞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必需具备的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三步中,多次重复测定CO2吸收速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时,穿龙薯蓣的光合作用最强,结果如图。据图分析:


              ①8:00-12:00间,导致穿龙薯蓣的CO2吸收速率不断增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                        _____

              ②12:00-14:00间,CO2吸收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