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实验变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
              B.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实验中,只有温度是无关变量
              C.在探究氯化钠浓度对人的红细胞形态变化影响的实验中,红细胞形态变化是因变量
              D.在探究氧气浓度对酵母菌细胞呼吸速率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应相同且适宜
            • 2. 图甲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之间的关系.对下列图示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甲L点时,叶绿体中ADP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方向移动
              B.图乙中由纵轴、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表示无氧呼吸生成的CO2总量
              C.影响图甲中曲线上的P点上下移动的放要外界因素是温度
              D.图乙中当O2浓度大于10%,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
            • 3. 下图甲表示某种植物细胞,图乙表示酵母菌细胞,①~⑨表示细胞有关结构,图丙为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能量转换关系简图,A~G表示有关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结构⑤为胞间连丝,除与细胞间物质运输有关外,还具有                                    功能。将细胞甲、乙置于适宜浓度的纤维素酶、果胶酶溶液中保温15min后,再移至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甲、乙出现的变化分别为                                     

              (2)不同的光照强度主要影响甲细胞内叶绿体形成                  (填丙图中字母A~G)的能力,进而影响对叶绿体基质中                  (填丙图中字母A~G)的利用。

              (3)在500 mL的烧瓶中,加入适量活化的酵母菌细胞和50 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充分摇匀后,将瓶口密封静置。一段时间后,烧瓶内产生的CO2来自图乙中的                  (填标号)。

              (4)适宜自然条件下酵母菌和该种植物细胞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为                  

              A.光合作用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减数分裂      D.有丝分裂

            • 4.

              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图2为大棚中番茄叶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甲过程中“Ⅱ”物质是  ,该物质用于甲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结构名称)。“Ⅰ”物质用于乙过程,所发生的场所是    (结构名称)。

              (2)细胞器A是    ,物质③是    ,物质④是    。光照充足条件下理论上可以完成的过程有    (用字母表示,此空2分)。

              (3)以测定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项目   

              5

              10

              20

              25

              30

              35

              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速率/(mg·h-1)

              1

              1.8

              3.2

              3.7

              3.5

              3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mg·h-1)

              0.5

              0.75

              1

              2.3

              3

              3.5

              ①温度在25~30 ℃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    (填“增加”或“减少”)。

              ②假设细胞呼吸昼夜不变,植物在30 ℃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 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 mg   ,一昼夜积累的葡萄糖的量  mg。

            • 5.

              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图2为大棚中番茄叶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甲过程中“Ⅰ”是________,其在________(答具体结构)上产生;该物质用于乙过程的________阶段,该阶段所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答具体结构)。

              (2)图2中细胞器a是________ ,①进入a的方式是________,物质④是________。光照充足条件下理论上可以完成的过程有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以测定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项目

              5

              10

              20

              25

              30

              35

              光照条件下CO2

              吸收速率/(mg·h-1)

              1

              1.8

              3.2

              3.7

              3.5

              3

              黑暗条件下CO2

              释放速率/(mg·h-1)

              0.5

              0.75

              1

              2.3

              3

              3.5

              ①温度在25~30℃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②假设细胞呼吸昼夜不变,植物在30℃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 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__________mg。   

            • 6.

              科学家研究20℃时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断上移
              B.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少量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
              D.c点后小麦光合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
            • 7.

              细辛是一种适宜在森林下腐质层深厚处生活的植物,滨藜是一种适宜在沙漠环境生活的植物。图1是上述两种植物(用甲、乙表示)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甲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1、b2、c)下的生理状态。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代表滨藜的曲线是                   ;当光照强度为b1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                                  

              (2)图2中细胞器①利用CO2的场所和细胞器②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           ;Ⅳ状态下影响O2消耗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3)对甲植物来说图1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1、b2、c)对应图2中状态依次是                  

              (4)生产实践中经常在大棚中栽培乙植物。若图1表示大棚内乙植物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则d点之后限制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若要改变这一限制因素,提高乙植物的产量,通常采用增施有机肥料(如农家肥)的方法,其原理是              

              (5)滨藜、细辛的叶绿体数目、大小、颜色存在较大差异,从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长期     的结果。

            • 8.

              如图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其他条件不变且适宜),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照强度由a到d时,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增加
              B.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C.光照强度为c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D.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 9.

              图甲为绿藻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简图,图乙为适宜温度条件下绿藻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丙为25℃条件下,将绿藻置于密闭玻璃容器中,每2h测一次CO2浓度变化情况(假设细胞呼吸强度恒定)。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位于叶绿体的________,细胞利用D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E~F过程的中间产物是__________。

              (2)图乙中光照强度相对值大于7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该实验能否确定叶绿体产生O2的最大速率相对值?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3)图丙所示实验中有2 h是没有光照的,这个时间段________h,实验12 h后绿藻干重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

              (4)图丙实验过程中4~6 h平均光照强度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8~10 h平均光照强度,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图一表示利用番茄植株进行的两组实验的结果,图二表示发生在番茄植株叶肉细胞内的A、B两种生理作用及两者相互关系的图解,其中①~⑦代表物质,a~h表示生理过程,Ⅰ~Ⅲ 代表B生理作用的不同阶段。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图二中①代表[H],则物质③的中文名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一中,除满足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外,实验还必需在适宜的_______________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外界条件下进行。 

              (3)日温26℃、夜温20℃是番茄植株生长的最适温度组合吗?______(填“是”、“不是”或“不一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二结果的曲线中,B点时番茄植株上部叶片中的一个叶肉细胞可发生图二a~h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5)经过一昼夜的实验后,番茄植株是否积累了有机物?__________(填“是”或“否”)。若在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则D点会______________(填“上移”或“下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