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其结构简单,是研究生命科学的理想微生物。酵母菌的线粒体在饥饿和光照等条件下会损伤,使线粒体成为具有双层膜的“自噬体”,“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从而将线粒体分解。

              (1)为观察正常细胞中的线粒体,可用     进行染色,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线粒体呈         色。

              (2)线粒体内膜结构的基本支架是             ,“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的过程说明生物膜具有              的特点。研究发现人体细胞溶酶体内的pH比细胞质基质中的pH低,由此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的运输方式是            

              (3)科学家发现线粒体还与细胞凋亡有关。当细胞凋亡后,催化[H]与氧结合的酶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含量增加,而正常情况下,该酶应位于             (写明结构的具体位置)。

              (4)若某酵母菌的线粒体均遭“损伤”,此时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          ,能否通过检测是否产生CO2来确定此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为什么?

            • 2.

              氧气充足时酵母菌不能进行酒精发酵,是氧气还是较多的ATP抑制了酵母菌的发酵?下面是相关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用具:锥形瓶、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ATP溶液、蒸馏水、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澄清的石灰水酵母菌破碎后经离心处理得到的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下文统一简称“试剂甲”)橡皮管夹若干等其他器材实验装置如下图:

                               

              实验步骤:

              (1)现有锥形瓶等连接成如上图所示的装置三套,依次编号为A、B、C,设A为对照组。在A、B、C三套装置的锥形瓶1中各加入__________,锥形瓶3中各加入等量澄清石灰水。

              (2)A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mL试剂甲、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和__________;

              B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mL试剂甲、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和2mLATP溶液;

              C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mL试剂甲、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和2mL蒸馏水。

              (3)A、B、C三组装置均先持续通入氮气1min,除去锥形瓶中的氧气。再将A、B、C三组装置分别作如下处理:A组持续通入氮气,B组持续通入_________,C组持续通入_________。

              (4)将三组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10h。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根据以下结论推测对应的实验现象: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酵母菌无氧呼吸受ATP抑制,不受氧气抑制;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酵母菌无氧呼吸受氧气抑制,不受ATP抑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