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如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________。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合成非必需氨基酸,此过程一定需要________元素,也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________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2)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正常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________(填编号)。

              (3)细胞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__________________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被激活,进而调控________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径。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________(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 2. 图1表示小肠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情况.为进一步探究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与细胞内、外液葡萄糖浓度差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图2实验(记作甲):锥形瓶内盛有130mg/dL的葡萄糖溶液以及生活的小肠上皮组织切片.溶液内含细胞生活必须的物质(浓度忽略不计).实验初,毛细玻璃管内的红色液滴向左缓缓移动,5min起速率逐渐加快,此时,锥形瓶内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为amg/dL.

              (1)图1显示:曲线AB段、BC段,小肠细胞吸收葡萄糖方式依次属于______.分析CD段变化原因可能是载体失活而不是载体饱和,理由是:当载体饱和时,______而使细胞内浓度升高,这与事实矛盾.
              (2)图2锥形瓶红色液滴的移动直接显示瓶内______含量的变化.
              (3)为验证5min时造成红色液滴移动速率加快的直接因素,需要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记作乙):乙实验装置的不同之处是5min 时用呼吸抑制处理小肠上皮组织.假定呼吸被彻底阻断,预期结果:①实验开始5min时,液滴移动情况是:实验甲突然加快,实验乙______;②葡萄糖溶液浓度变化情况是:实验甲______实验乙______.
              (4)若用相等质量的成熟红细胞替代小肠上皮细胞,红色液滴移动情况是______.
            • 3.
              如图甲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实验示意图,图乙表示其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0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

              (1)图乙中光反应的具体部位字母及名称是[] ______ ,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 ______ .
              (2)叶肉细胞处于图乙状态时,对应图丙中的区段是 ______ .
              (3)图丙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 .若提高温度,曲线的变化是 ______ (上移;下移;不动;无法确定)
              (4)丁图中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 ______ .
              (5)丁图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 ______ mg,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时,光合作用每小时利用CO2的量是 ______ mg.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 ______ (大于、等于、小于)300mg.
              (6)丁图中,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浓度,B点将向 ______ (左/右)移动.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施用农家肥的方法增加CO2的浓度,其原理是 ______ .
            • 4.

              下图是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和④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B代表一种反应过程,C代表细胞溶胶,D代表线粒体,则ATP合成发生在A过程,还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填“B和C”“C和D”或“B和D”)。

              (3)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植物体内,CO2转变为有机物的途径为___ __循环,其产物可运至叶绿体外转变成___ ___,并运到植物体其他部位供细胞利用。

            • 5. 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            、            。


              (2)依次写出图中④、⑤、⑥所代表的能量多少(少量或大量):                     


              (3)如果氧气供应不足,酵母菌细胞内葡萄糖的分解产物是                    。  该反应可以写成                                      。 


              (4)粮食储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            

            • 6.

              研究人员以某绿色植物为材料,利用多套图甲装置,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进行研究。请根据图表回答:



                  (1)为了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首先应在图甲装置的烧杯内加入二氧化碳缓冲液,然后再打开该装置的活塞开关,使U型管两侧的液面如图甲所示,关闭活塞。实验的观察指标是U型管A侧液面的变化值。水柱的高度变化值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总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

                  (2)夏季去除图甲的水浴装置和小烧杯后,置于自然环境条件下,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的影响均忽略不计,利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乙曲线。请问一昼夜中__________(有/无)有机物积累。

                  (3)乙图中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点)时有机物的积累最多。

                  (4)若用甲装置来探究温度对绿色植物的呼吸速率的影响,首先烧杯中应该加入试剂____________,其次还要将甲装置进行________________处理。

                  (5)研究表明,在无CO2空气中的幼苗能够抑制光合作用,说明糖类在__________的昼夜节律中发挥了作用,这种节律被称为____________。

            • 7. “探究”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是以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为核心的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酒精发酵的原因是氧气抑制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还是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抑制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的实验:
              材料用具:锥形瓶、含酵母菌的培养液(试剂1)、酵母菌破碎后经离心处理得到的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试剂2)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试剂3)、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ATP溶液、蒸馏水、橡皮管夹若干、其他常用器材和试剂.
              实验步骤:
              ①取锥形瓶等连接成如图1所示的装置三套,依次编号为A、B、C,设定A套为对照组.锥形瓶1中都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锥形瓶3中都加入等量的澄清的石灰水.
              ②A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______;B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mL试剂2、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mL ATP溶液; C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mL试剂2、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mL蒸馏水.
              ③A、B、C三套装置均先持续通入氮气1min,除去锥形瓶中的氧气,再将A、B、C三套装置分别作如下处理:A套持续通入氮气,B套持续通入______,C套持续通入______.
              ④将三套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10h.
              ⑤观察______,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2)探究二氯二乙胺能否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实验:
              材料用具: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等.
              实验步骤:
              a.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
              b.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______;
              c.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段时间;
              d.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血球计数板上,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
              实验分析:
              ①该实验的实验组是______号试管.上述实验步骤d中测量到的数据是否准确,请判断并作出解释:
              ______.
              ②另有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如图2结果: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有: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随二氯二乙胺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______.
            • 8.

              (每空2分,共12分)每年八月份是葡萄成熟的季节,人们发现受到碰撞损伤的葡萄易烂.易烂可能与碰撞损伤引起葡萄呼吸速率升高有关.有人利用图一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碰撞损伤引起葡萄呼吸速率升高.
              (1)实验自变量: ______
              (2)实验假设: ______
              (3)实验步骤:
              第一步,按装置图中所示进行操作,半小时后记录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m;
              第二步: ______ ,记录相同时间内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n;
              第三步:比较m、n的大小.
              (4)预期结果及结论:
              如果m<n,则说明 ______
              如果m=n,则说明 ______
              如果m>n,则说明 ______

            • 9.
              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测定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图甲表示实验装置,图乙表示实验结果.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温度和CO2浓度是该实验的 ______ 变量,图甲A中加入的是适宜浓度的培养液,则B中加入的最可能是 ______ .
              (2)若实验在开始之前U型管的C、D两管内有色液体液面等高,然后立即放置于强度为 ______ klx的光照下1h,U型管的C、D两管内有色液体液面依然等高,该条件下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 ______ .
              (3)图乙中光照强度为4klx时,每100cm2叶片每小时产生氧气 ______ mg.
              (4)将该植物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的CO2浓度,在光照强度为6klx时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测定结果如图丙所示.若降低光照强度为4klx时,重新测定,短时间内叶绿体基质中的C5浓度 ______ (填“升高”、“减小”或“不变”),曲线中b点应向 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