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分别是一个动物(A图)和一个植物细胞(B图)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1)A图中提供能量的动力车间为[   ]             。(中括号中填细胞器的标号,横线填细胞器名称)
              (2)B图中结构5为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3)脂质合成的场所          
              (4)如果B图为植物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            
              (5)A图与动物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            

              (6)图B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                               

              (7)若B图为西瓜果肉细胞。糖类和色素主要存在于[   ]               中。

              (8)B细胞中有而A细胞中没有的细胞器是[   ]         和[    ]      


            • 2. 下图中甲表示几种化合物间的关系,乙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图甲中a分子的结构通式:        

              (2)将C1、C2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中,属于C2特有的物质是       

              (3)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图乙细胞中的[1]是两条细线,这两条细线是两层       分子。

              (4)肺炎双球菌与图乙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肺炎双球菌       

              (5)图乙细胞中能合成ATP的场所是        (填数字标号)。

              (6)图乙细胞中的[6]与        (填数字标号)的形成有关。

              (7)若图乙是洋葱根尖细胞,欲观察[9],需用        染色;若将[9]用胰蛋白酶处理会获得长丝状物质是        


            • 3.

              如图是各种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______ ,它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______ .
              (2)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对①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 ______ 模型.
              (3)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细胞膜破坏,再用 ______ 的方法获得各种细胞器结构 .
              (4)如果图乙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出现的结构是 _____ 和 _____(填标号).
              (5)构成图乙中2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______ ,它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6)如果将一个活的图乙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KNO3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会先发生 ______ 现象.随着K+与NO3-通过 ______ (跨膜运输的方式)进入液泡,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大,出现 ______ 现象.
            • 4.

              下列甲图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表示与水有关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比较该图中结构4内、外膜的蛋白质的含量,发现内膜的蛋白质的含量明显高于外膜,其原因主要是            

              (2)某同学欲鉴定甲细胞是否为活细胞,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3)图乙中①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称为脱水缩合,破坏细胞核中的      (结构)会影响该过程的发生.

              (4)该图中②、③两种生物膜除产生图中所示物质外,还可产生的相同的物质是     

              (5)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影响图乙中②、③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               

            • 5.

              填空。

              (1)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用含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

              (3)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高等植物细胞明显不同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原因)。

              (5)主动运输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个四分体中含有__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

              (8)没有突变,进化________(能/不能)发生,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线粒体的功能由其中的约1 000种蛋白质来执行。下图是真核细胞中线粒体蛋白X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线粒体基质的图解,导肽(一般含10~80个氨基酸残基)是该蛋白质一端的肽段,在引导蛋白质进入线粒体基质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定位作用。

              注:①Hsp:热休克蛋白,按照分子的大小分为Hsp 70,Hsp 60等。

               

              (1)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                   ,而细胞中的叶绿体则以               方式来增大膜面积。

              (2)线粒体前体蛋白X是由细胞结构中             内的基因控制合成,合成部位是          。据图可知热休克蛋白的作用是                                               

              (3)高等哺乳动物进行受精作用时,受精卵中的线粒体几乎全部来自母本,不考虑基因突变、细胞器衰老等因素,在受精作用前后,同一线粒体中的蛋白质组成也可能有差异,其原因是                                                                           

            • 7.

              填空题

              (1)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_________________。

              (2)囊性纤维病说明了基因对性状的怎样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中发生碱基的______________,引起基因结构改变,称为基因突变。

              (4)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增殖包括_______和__________整个连续的过程;增殖过程中若没有出现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则叫无丝分裂。

              (6)细胞核的功能较为全面的阐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是________(填“物理模型”或“实物”);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所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___;原生质层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如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图甲、图乙所示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其中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__(填编号)中。

              (2)图甲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填编号);图乙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填编号)。

              (3)图甲、图乙所示的两细胞中,含遗传物质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编号)。

              (4)在光照充足处,给图甲所示细胞提供含14C的CO2,在结构⑨中14C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用物质名称表示)。

              (5)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图乙所示细胞,发现其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破坏了Ca2+的___________。

            • 9.

              为研究不同盐溶液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者将水稻幼苗放入培养液中培养,并用不同的盐溶液进行处理,每隔2天测定水稻的气孔导度(气

               孔张开的程度)和叶绿素含量(如图甲)。图乙为水稻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结构模式图。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水稻叶片中光合色素所用的试剂是             

              (2)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在一定浓度NaCl溶液的作用下,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发生渗

              透失水,导致气孔导度下降,加入CaCl2溶液后气孔导度         (选填“不”“部分”或“全部”)恢复;对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也与此类似,因此说明CaCl2溶液能够        NaCl溶液对水稻幼苗造成的伤害。

              (3)水稻光合作用光反应所需的PSI、PSII、Cytb6/f、ATP酶等四类蛋白复合体存在于图乙中的③,同化CO2的全部酶类则存在图中④,为了证实CO2同化场所在哪里,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请你协助完成“验证CO2同化场所是在叶绿体的基质而不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的实验。

              Ⅰ.设计思路:

               首先要提取出完整的叶绿体,然后把叶绿体的          分开,分别检测暗反应活性。注:暗反应活性是指有无光合产物的生成或有无反应的条件(如酶)。

              Ⅱ.实验步骤:

              ①在适宜的条件下,提取具有生理活性的完整叶绿体。

              ②再在提取的完整叶绿体放入蒸溜水中,然后在离心机中高速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叶绿体基质 ) 和沉淀物(叶绿体类囊体膜)。

              ③采用以下测定可判别CO2同化场所:分别在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加入NaH14CO3溶液,检测有无          的光合产物的生成;也可将步骤②获得的上清液和沉淀物进行电泳,检测两者是否含有          的酶类。

              Ⅲ.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如果在上清液中检测到暗反应活性,而沉淀物中检测不到暗反应活性,则证明CO2的同化场所                     

            • 10.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是        (填“植物”或“动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                至少答两点。

              (2)图A中②的功能是对来自[ ]     的蛋白质进行分类加工和包装;7是      ,它是细胞进行    的主要场所。

              (3)若用丙酮从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是否大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    ,理由是             

              (4)图B中能储存遗传信息的细胞器是    (填图中标号)。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    (填图中标号)进行。

              (5)图B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       

              A.黑藻的叶肉 B.硝化细菌 C.酵母菌 D.蓝藻

              假设该细胞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多画的结构有     (填图中标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