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多个兴趣小组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材料和用具:100 mL量筒、20 W至500 W的台灯、冷开水、NaHCO3、黑藻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6套如图所示装置,分别编号为1~6。在瓶中各加入约500 mL0.01 g/mL NaHCO3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

              ②取6等份黑藻分别放入1~6号装置。

              ③将6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用20 W、50 W、75 W、100 W、200 W和500 W的台灯等距离地分别照射1~6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④30 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体积。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列出实验中的两个控制变量(无关变量):__________。

              (2)通过该实验测得的氧气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在冬季的人工大棚中种植蔬菜,需要确定合适的光照强度,因为光照不够会降低产量,而提供多余的光照还会浪费钱。通过该实验还不能够确定最适合黑藻生长的光照强度,你认为该如何开展进一步的探究呢?__________________。

            • 2.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如图为青蒿叶肉细胞中两结构及物质转移示意图,下表为生理状况相同的幼苗在黑暗或3 klx光照、不同温度条件下O2的变化速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于结构乙的_____________上。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为保护色素,要加入的化学药品是___________,图中结构甲中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代表葡萄糖,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表推测,图中结构甲中酶的最适温度____________(填“低于”“等于”或“高于”)结构乙中酶的最适温度。

              (4)在3 klx光照、30 ℃条件下幼苗叶肉细胞中物质b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若每天用3 klx的光照射幼苗12 h,当温度为表中_________℃时,幼苗生长最快。

            • 3.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取去除淀粉的某植物叶片打成大小相等的圆片,并将相同数量的叶圆片分别放入A~D四组烧杯中,在25℃环境中进行实验,实验内容与结果见下表。

              组别

              烧杯中液体成分

              处理条件

              检测结果

              A

              富含CO2的纯水

              光照

              +

              B

              富含CO2的纯水

              黑暗

              -

              C

              富含CO2的葡萄糖溶液

              光照

              ++

              D

              富含CO2的葡萄糖溶液

              黑暗

              +

                   注:“+”表示检出淀粉,“++”表示检出淀粉含量较高,“-”表示未检出淀粉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__________。去除植物叶片中淀粉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以该叶片为材料提取和分离光合色素时,在滤纸条上从划线处自下而上,第_______条的色素带最宽。

              (3)据表分析,将CO2作为光合作用原料的是__________组。在植物体内,CO2与_____结合转变为三磷酸甘油酸,然后接收NADPH的____和ATP的磷酸基团转变为三碳糖磷酸,其可运至叶绿体外转变成__________,并运到植物体其他部位供细胞利用。

              (4)检测结果表明离体叶肉细胞可直接利用_______合成淀粉,合成淀粉的场所是__________。而在块茎中,淀粉长期储存在__________中。

            • 4.

              伊乐藻是一种多叶沉水植物,细胞内液泡发达。下面以伊乐藻为材料进行系列实验,试回答相关问题。

              (1)伊乐藻是实验室观察细胞叶绿体的良好材料,这是因为伊乐藻细胞中  ________ 

              (2)以30%蔗糖溶液处理伊乐藻叶肉细胞,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中绿色颗粒分布范围的变化 ________  。实验人员再用清水处理时发现,伊乐藻细胞没有变化,原因可能是  ________ 

              (3)在进行“伊乐藻和菠菜叶绿体中色素种类及含量比较”实验时,使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的原理是  ________ 。在比较两类植物叶绿体中色素时,可利用纸层析法先将色素分离,再根据滤纸条上  ________ 等比较两类植物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和含量。

              (4)图表示某同学设计的环境因素对伊乐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装置。实验过程中从导管流出的水总量可以代表  ________ ,现提供某一固定光源,试写出利用该光源和图中装置(若干)探究光照强度对伊乐藻光合速率影响的简单实验思路 ________

            • 5. (9分)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 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

              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

              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

              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 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

              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

              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                                 ;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    ,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    

              (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          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          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