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研究某种树木树冠上下层叶片光合作用的特性,某同学选取来自树冠不同层的A、B两种叶片,分別测定其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从图可知,A叶片是树冠 ______ (填“上层”或“下层”)的叶片,判断依据是 ______ 。
              (2)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但测得放氧速率不变,则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的 ______ 反应受到抑制。
              (3)若要比较A、B两种新鲜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在提取叶绿素的过程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是 ______ 。
            • 2.
              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图乙为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示意图.图丙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由图甲可知,与 ______ 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2)乙图中用 ______ 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
              (3)当环境温度为40℃时,该植物的有机物净积累量为 ______ mg/h.理论上预计,在温度为 ______ 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已知乙图是在此温度条件下绘制而成的曲线,理论上分析,如果温度改变为45℃,图中b点将向 ______ 移.
              (4)乙图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0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______ .
              (5)观察图丙可知,更适合在弱光下生长的是 ______ (A、B)植物;若光照强度为大于X小于Y时,一昼夜(12h光照)能正常生长的是 ______ (A、B)植物.若光照强度为Z,则一昼夜(12h光照)A植物单位面积积累的葡萄糖为 ______ (mg).
            • 3.

              小球藻是一种真核单细胞绿藻,科学家利用小球藻做了相关实验。实验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将甲乙两组同时置于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甲组中小球藻细胞内首先利用18O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乙组中能利用18O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短时间内检测产生的气体A、B中含18O的是____________(填“A”、“B”或“A、B”),由此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照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组均停止二氧化碳供应,再将其同时置于黑暗条件下,此时产生的气体A、B中含18O的是_________(填“A”、“B”或“A、B”)。

            • 4.

              生物界的糖绝大多数最终来源于光合作用。请回答以下关于真核细胞中光合作用的问题:

               (1)光反应的顺利进行需要叶绿体为其提供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种有机物),需要暗反应为其提供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给小球藻提供14CO2,而后相隔不同时间取样,杀死小球藻并分析固定CO2后的代谢产物,发现当反应进行到7s时所取的样本中,含14C的代谢产物多达12种,若要探究CO2固定所形成的第一种物质,所采取的措施________                  _____。

              (3)除光照外,影响光合作用最重要的两种外界因素是______           ____。给作物施用有机肥可有效地保证产量,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如图一表示空气中的CO2含量对某绿色植物净光合作用的影响,图二表示一天24小时蔬菜大棚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水平虚线为实验开始时大棚内的CO2浓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图二两图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有 ______ ,此时细胞中能产生[H]的部位有 ______ .图二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 ______ .
              (2)经过24小时后,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 __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据图分析原因是 ______ .
              (3)图二中A点所进行的生理反应表达式为 ______ .
              (4)图一中限制N点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______ 和 ______ .N点时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ADP的运动方向是 ______ .
              (5)某同学做“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后,绘制了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情况(如图三所示),据图分析,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 ______ (填序号),主要吸收蓝紫光及红光的色素是 ______ .(填序号)
            • 6.
              有两种植物,一种在强光下生长,一种在阴蔽处生长.从这两种植物上各取一片彼此相似的叶片,分别放在两个密闭的透明盒子中.在最适宜温度条件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放氧速率的数据如表.
              光强[μmol光子/(m2•s)] 0 10 25 50 100 250 500 600
              放氧速率
              [μmolO2/(m2•s)]
              叶片A -20 -10 -5 -1 5 15 28 30
              叶片B -2 -0.5 1.5 3 6 10 12 11
              (1)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取自阴蔽处生长的叶片是 ______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______ 过程,该过程的能量变化为 ______ .
              (2)光照强度>600 μmol光子/(m2•s)时,可推知叶片A放氧速率主要受 ______ 限制;此时,叶肉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 ______ .
              (3)若绘制A、B两叶片放氧速率曲线图,则大约在175μmol光子/(m2•s)时两条曲线相交,此交点的生物学含义是 ______ .
              (4)光照强度为500μmol光子/(m2•s)时,叶片B的真正光合速率为 ______ μmolO2/(m2•s),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放氧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 .
            • 7.
              图甲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乙是植物N净光合速率受光质与CO2浓度影响的曲线(不考虑光质对呼吸作用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黑暗条件下,向试管中通入l8O2,则一段时间后,l8O ______ (能或不能)出现在其呼吸产生的CO2中.若在密闭且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测定A、B试管中氧气的变化,初始氧气浓度为300mg/L,24h后,A试管氧气浓度为500mg/L,B试管氧气浓度为116mg/L,则A试管中,小球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 ______ mg/L•h.
              (2)分析图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若用绿光替代黄光一组的实验,则所得曲线位于原曲线 ______ (之上/之下/同位置).
              (3)图乙中,黄光、CO2浓度为300μL•L-1时,该植物细胞内合成ATP的细胞器是 ______ ;当植物由b点状态转为a点状态时,短时间内叶绿体中的C5含量 ______ .
              (4)据图乙研究结果,为提高温室作物的产量,你的建议是 ______ .
            • 8.
              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如图是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甲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环境因素主要是 ______ 和 ______ ,图甲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 ______ .
              (2)种植植物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中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图中能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有 ______ .一天中,植物干重最重的时刻是 ______ .一昼夜内植株的干重变大还是变小了? ______ .在C点时,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______ .
              (3)装置丙(如图)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装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______ ,自变量是 ______ .
              (4)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图丁),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实验之前,对称叶的总质量为c,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左侧叶片是黑暗状态),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12h内有光部分叶片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总量可用 ______ 表示.
            • 9.
              有两种植物,分别生长在强光下和隐蔽处,现从这两种植物体上各取一片彼此相似的叶片,分别放在两个透明盒子中,在适宜温度条件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叶片放氧速率,结果如表:
               光强(μmol光子)  0  10 25  50  100  250  500   600
              放氧速率[μmolO2/(m2•s)] 叶片A  - -10 -5 -1   5 15  30   30
               叶片B - -0.5  1.5   3  6  10  12  11
              (1)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取自强光下的叶片是 ______ ;
              (2)光照强度>500μmol光子/(m2•s)时,可推知叶片A放氧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______ ,叶肉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转移途径是 ______ ;
              (3)若将A、B两叶片放氧速率绘制成曲线图,大约在175μmmol光子/(m2•s)时两条曲线相交,则此交叉点的生物学含义是 ______ ;
              (4)为提取叶片B中的色素,研磨前在研钵中除加入剪碎的叶片外,还应加入 ______ ,经快速研磨、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塞上橡皮塞,将试管置于适当的光照条件下2-3min后,试管内的氧含量 ______ .
            • 10.
              在农业生产中,高温会导致作物产量下降,甚至死亡.下面是关于不同程度高温对黄瓜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l可知,随着温度升高和高温持续时间延长,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 ______ ,由此推测可能的原因有 ______ 、 ______ .
              (2)欲探究高温造成的损伤是否可恢复,研究人员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各组植株幼苗在中度高温、极端高温条件下分别处理1、3、5、7、9、11天,再转入正常温度条件下恢复生长,5d后测定其净光合速率,得到图2所示结果.分析图2可得出结论:中度高温 ______ 对作物造成的损伤可基本恢复,极端高温 ______ 对作物造成的损伤可完全恢复.
              (3)研究人员发现高温还能诱导细胞产生自由基从而影响到膜的稳定性,同时发现热激蛋白(HSP)是机体受到高温伤害时,合成量迅速增加的一类应激蛋白.据此分析:
              ①一方面HSP可以帮助变性的蛋白质恢复 ______ 进而恢复功能,或者促进变性的蛋白质降解;另一方面,一些HSP与膜脂结合,限制了膜脂分子的运动,降低膜的 ______ 性,以稳固膜的结构.
              ②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温热害初期可通过外施一定浓度的Ca2+来缓解高温热害对作物减产的影响,可能的原因是Ca2+通过 ______ 来维持膜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