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一的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种子萌发时因呼吸作用引起的密闭容器中气体容积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调节X管和Y管内的液面至同一水平,并通过Y管上的刻度尺量出气体的容积。容积变化与时间之间关系图二所示:


              (1)在6h内气体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在种子始终保持活力的情况下,曲线在10h以后仍保持稳定,原因 是                                

              (3)有人认为该实验不足以证明气体容积的变化是由萌发的种子引起的,若要对该实验进行改进,应增加                 ,具体处理是              

              (4)利用上述装置用带叶的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为提供幼苗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应对实验试剂做怎样的改变?              。改进后,在暗处1小时,测得容器内气体减少了2.24mL,而在光照充足条件下,1小时测得气体增加5.6mL(假定温度是恒定的,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忽略不计,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测得22.4L/mol)。该植物在光照1小时中合成葡萄糖的量为                      mg。
            • 2.

              某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的止痛药Q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表现为实验动物的肝肿大和代谢减慢,且连续服药两个月内效果愈加显著。现提供下列材料,请完成对该止痛药Q副作用的研究。

              材料用具:成年实验兔、止痛药Q(已用生理盐水配制成试剂)、注射器、饲料、天平、氧浓度传感器等。

              (说明:达到实验数据差异显著所需时间为10天;各指标具体测定方法不要求;以上材料用具的数量均能满足实验要求。)

              实验思路:

              第一步:选取健康、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成年实验兔130只,先用相关仪器对其中的10只依次测定①,并记录;

              第二步:将剩余的成年实验兔均分为甲、乙两组;

              第三步:除正常饲养外,甲组实验兔每天定时注射适量的止痛剂Q,乙组

              ②;

              第四步:③,依次测定相关指标的数据,并记录;

              第五步: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完善实验思路:①             ;②             ;③                     

              (2)分析讨论:

              ①有人认为本实验选用成年实验兔比幼年实验兔更为科学,理由是                                                    

              ②另有研究表明,甲组兔子的某些神经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含量升高,据此推测,止痛药Q的作用机理可能是                                                    

            • 3.

              为探究KHCO3对水稻四叶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称取3 g四叶龄水稻叶片,均分为两份,分别做如下实验。(实验中使用的氧电极可测量溶液中O2变化的速率)

              实验一:采用差速离心法将一份叶片制备叶绿体,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KHCO3溶液中,在适宜光照、20℃恒温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O2释放速率。

              实验二:将另一份叶片切成约1.0 mm×1.0 mm小块,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KHCO3溶液中,在适宜光照、20℃恒温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O2释放速率。

              实验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回答:

              (1)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随着KHCO3溶液浓度的升高,叶绿体、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均________,原因是光合作用所需的                      增加导致的。

              (2)在相同KHCO3溶液浓度下,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叶绿体的O2释放速率。原因可能是叶切片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一部分被                                  

              (3)为探究第(2)题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设计以下实验方案,请补充。

              称取________ g四叶龄水稻叶片,切成约1.0 mm×1.0 mm小块,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0、0.01、0.05、0.1 mol·L-1的KHCO3溶液中,在                    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                                              

            • 4.

              某科学工作者为探究西红柿生长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首先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西红柿植株,平均分为7组,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时测定CO2浓度,12 h后再次测定CO2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

               (2)实验中第1组在12h后CO2浓度变化的原因是                 

               (3)若将第7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的ATP含量会             ,C3的合成速率会           

              (4)分析实验得到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设计尚不能确定西红柿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请你提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西红柿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30℃,下图表示西红柿在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B点时该植株的一个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填“<”“=”“>”)呼吸作用速率;若将温度调节到250C,曲线中A点将向     移动;图中的C点时刻,西红柿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 5.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葡萄糖的代谢过程,其中A、B、C、D代表物质名称,①②③④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

              (1)物质A是____________,物质C是____________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

              (2)在①②③④过程中,有能量释放的过程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有O2参与的过程是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3)在①②③④过程中,可在人体细胞内进行的是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4)玉米入库贮藏前需晒干,这是为了抑制____________。

              (5)小麦长期被水淹会出现烂根现象,与之相关的代谢过程是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6)写出①②过程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在适宜的温度下,利用下图装置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氧气传感器可监测氧气浓度的变化)。在不同光质条件下光照1小时后氧气浓度的变化相对量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注: +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1)在绿光条件下,金鱼藻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如果由绿光突然转换为红光,则此时刻其叶肉细胞中C5的浓度将____________。

              (2)在黄光条件下,该植物经过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总量相对值是_________。

              (3)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第9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 7.

              19世纪人们就知道,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糖类是怎样变成酒精的?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和德国化学家李比希产生了两种相持不下的观点(见下表),德国化学家毕希纳用实验解决了他们俩的争论。

               

              观点

              毕希纳实验

              巴斯德

              没有活细胞参与,糖类不可能经发酵变成酒精

              石英砂研磨酵母细胞—加水搅拌—加压过滤得提取液—一定环境条件下,葡萄糖加入提取液—结果:得到气泡和酒

              李比希

              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细胞内引起发酵的物质才能发挥作用

              (1)显然,单凭上述实验并不能平息争论。若你是毕希纳,平息争论的另一组科学的实验设计是:________。

              (2)由于毕希纳对自己提取液中的酿酶无法彻底提纯,因而无法直接对酿酶进行鉴定。后来,美国科学家萨姆纳历经9年,终于从刀豆中提取了________结晶。这种结晶溶于水后能将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该结晶的蛋白质本质可用许多方法鉴定,其中较简单的方法是向该结晶的水溶液中加入________试剂,若呈紫色即为蛋白质。而对催化分解尿素的产物之一二氧化碳,除了用澄清石灰水鉴定外,还可用________鉴定,现象是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