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国某地有一种独流老醋历史悠久,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

              (1)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这是因为酶__________________。

              (2)在酒精发酵阶段,需要添加的菌种是____________。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封。通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这样可以使密封时产生大量的酒精。

              (3)在醋酸发酵阶段,独流老醋采用独特的分层固体发酵法,发酵30天。工艺如下。

              ①发酵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醋酸菌密度变化趋势如图。据图分析,与颠倒前相比,8层醋酸杆菌在颠倒后密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②乳酸含量高是独流老醋风味独特的重要原因。在发酵过程中,颠倒后发酵缸中________________层的醋醅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积累乳酸。

              ③成熟醋醅中乳酸菌的种类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发酵后期营养物质的消耗等环境因素的改变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________________,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

            • 2. 根据下列有关酶特性实验的操作,回答问题:
              a.取两支试管各注入2 ml 3%的H2O2溶液,分别编号1、2号。
              b.向1号试管内滴入2滴FeCl3溶液,向2号试管内滴入等量的肝脏研磨液。

              c.堵住试管口,轻轻振荡两试管,观察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记录结果。

              (1)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组是______号试管。

              (2)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项指标检测因变量。

              (3)该实验中温度属于_______(填“自变量”、“因变量”或“无关变量”);肝脏研磨液和FeCl3溶液都能催化H2O2的分解,其原因是它们都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能否用H2O2做底物 _________(答能或不能)

              (5)温度和PH会影响酶的活性,反应速率除了受酶活性的影响外,还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 3.

              下表是某小组探究“过氧化氧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实验,请根据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甲

              试管乙

              1

              加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

              2mL

              2mL

              2

              加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

              1mL

               

              3

              加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

              1mL

              4

              加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2滴

              2滴

              5

              观察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可观察的指标是________。

              (2)上述操作步骤和实验设计原则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改进方案:

              ①实验步骤________互换;

              ②再增加丙试管,在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的步骤中换为加入________,其他步骤与修正后的步骤相同。

              (3)在完成改进方案后,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是:

              ①若甲、乙两支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越少,丙试管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则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用出现同一结果所需的时间长短来表示酶的活性,那么所需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________。

              (5)某人因患病导致体温升高,食欲减退,体现了酶________的特性;与体温升高有关的主要反应式为________。

            • 4.

              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

              观察对象

              染色剂

              实验结果

              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

              苏丹Ⅲ

              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

              吡罗红甲基绿

              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健那绿

              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实验序号)。

              (2)实验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由于染色剂与DNA和RNA的_________不同,因此两种染色剂可以同时使用,但在染色前通常用____的______对细胞进行水解处理。

              (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_阶段反应。若观察叶绿体,则不需要染色,这是因为叶绿体中存在色素,这些色素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西瓜汁和梨汁比较,适宜用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理想材料是_____。

              (2)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 CaCO3的作用是_____。色素提取以后发现,绿叶中色素含量最多的色素是_____,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_____。

              (3)生物实验中常用_____试剂鉴定黄豆组织中是否存在蛋白质.

              (4)现有三支试管A、B、C,向试管A、C内各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向试管B内加入2mL蔗糖溶液,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1mL唾液淀粉酶,然后将A、B试管保持37℃10min,C试管煮沸10min,最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管A和B对照,说明酶具有_____。

              ②试管A和C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_____的影响,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

              ③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加热方式为_____。

              ④A、B、C试管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_____。

              (5)玫瑰精油的提取方法是_____法;柠檬芳香油的制备通常用_____法。

              (6)如图为胡萝卜素粗品鉴定装置和鉴定结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所用的胡萝卜素粗品鉴定的方法名称是_____。

              ②a的作用是_____。

              ③A、B、C、D四点中,属于标样的样点是_____。

            • 6.

              某同学将马铃薯磨碎、过滤得到的提取液进行了三次实验:




              实验Ⅰ:每支试管控制在30℃条件下,按表操作:实验结果每支试管都产生气体。请回答: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

              (3)实验在30℃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实验Ⅱ:将加入四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实验Ⅰ,分别测定实验Ⅰ、Ⅱ中过氧化氢在相同时间内的含量变化,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请回答:

              (4)曲线B是实验________(选填“Ⅰ”或“Ⅱ”)的结果,理由是___                      __。

            • 7.

              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相同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 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发酵菌中有酵母菌其在氧气充足时产生CO2的具体场所是       。检测CO2除了用澄清的石灰水外,还可以用                     ,颜色变化是                           

            • 8.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的展示主题是“像生命体一样会呼吸的建筑”。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植物体内两种重要的代谢过程。提高光合速率对于解决世界上的粮食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家通过对有关酶及相关基因的研究,在野生植物体内找到了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基因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了某种转基因作物。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用此装置测量植物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释放的氧气量来表示。(图中A为开关;B为玻璃钟罩;C为转基因作物;D为烧杯;E为红墨水滴;F为直尺;化学试剂有NaHCO3溶液和NaOH溶掖。)

              (1)第一步:测定植物的细胞呼吸强度,方法步骤:

              ①向甲、乙装置的D中放入等量的            

              ②将装置甲、乙的玻璃钟罩置于          条件下,放在温度等相同的环境中;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2)第二步: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向甲、乙装置的D中放入等量的            

              ②将装置甲、乙的玻璃钟罩置于          条件下,放在温度等相同的环境中;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3)实验数据: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4)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 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克。那么该植物的细胞呼吸速率(分解葡萄糖的速率)是       克/小时。白天光照15小时,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        克。(不考虑昼夜温差的影响)

            • 9.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甲图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两者之间的关系。乙图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的真正(总)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图中实线表示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③是在 _____________中进行的,①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①—⑤的过程中,能使ADP含量增多的是 ______________(写标号)。

              (3)分析乙图可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______________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4)在温度为55℃的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若温度保持在25℃的条件下,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该植物能否正常生长? 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