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是与细胞增殖和分化有关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甲图A表示的是_________过程。甲图 B表示是_______过程,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期。

              (2)甲图中b、c、d、e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

              (3)甲图中,若e能合成血红蛋白,则b、c、d都_______(不能或能)合成。

              (4)若a为植物细胞,而d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植物体,说明d具有_______性。

              (5)甲图中的a、b、c、d、e这五个细胞相比,细胞的全能性最大的是_______。

              (6)乙图中细胞含有染色体_______条,①和⑤两条染色体是经过分裂间期_____________形成的。

            • 2.

              科学家通过转入四种基因可将体细胞诱导形成多能干细胞(iPS细胞),iPS细胞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类似功能。下图是设想用iPS细胞技术治疗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流程,请回答:

              (1)胚胎干细胞来源于_________,具有_________,经诱导能发育成个体。

              (2)iPS细胞培育过程中运用到的生物技术有过程①的_________、过程②的_________等。

              (3)过程①的培养液中除合成培养基的成分外,还需添加_________等天然成分。过程②进行时,需要先利用_________技术将四种目的基因扩增,再将目的基因与逆转录病毒载体结合,以构建_________,然后将其导入患者的体细胞,诱导形成iPS细胞。

              (4)经过程③、④后,改造得到的A是_________,再植入患者体内,使患者能够产生正常红细胞,这种治疗方法称为_________。

              (5)iPS细胞的诱导成功具有的医学价值是(答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的培育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过程的技术名称是                ,该技术的两个重要步骤是             、_______,该过程要进行一系列的消毒处理,还要进行无菌操作,其原因是                                                  

              (2)此试管苗获得的理论基础是                         

              (3)此技术获得的试管苗是         (单倍体//二倍体)获得的试管苗基因型是                         

            • 4. 如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对于人体来说,在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_____。

              (2)B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_____的过程。

              (3)该生物为______生物(真核/原核)),其中A过程的方式可能有______。

              (4)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是指______,细胞分化的实质是______。

              (5)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细胞的自然更新属于细胞凋亡      

              B.肿瘤细胞能够无限增殖,与细胞凋亡不足有关

              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D.细胞凋亡属于程序性死亡,对机体有积极的意义

              (6)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              的潜能。植物组织培养证明______,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证明                   

            • 5.

              下图是有关生物细胞生活史的概括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③所示的变化,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_____________;该过程是否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_____________。

              (2)F→G→H过程的技术,在植物学上叫组织培养,其理论基础是利用了细胞的_____________。

              (3)④过程发生时,其机体内所有细胞是不是都处于衰老状态?_____________(是/否)

              (4)目前认为引起⑤过程的因子有三类,根据其属性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某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请据图回答:

              (1)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过程①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____________。

              (2)过程②是诱导干细胞中基因____________的结果。

              (3)过程③需要用________性培养基进行筛选,经培养筛选后可以得到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该培养过程中培养液需加CO2,作用是____________。产生的单克隆抗体有_______的特点。

              (4)科学家找到一种“无限增殖调控基因”,其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该基因导人特定的______细胞(填细胞名称),来制备单克隆抗体,基因导入并成功表达后,受体细胞将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在上述操作中用到了PCR扩增仪,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 7.

              下图表示某些生物一天中二氧化碳释放量(相对值)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曲线代表的生物在6时到12时CO2释放量急剧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若突然停止供给CO2,叶绿体中[H]在短时间内会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研究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分别在15℃和25℃的环境中,测定黑藻在不同光照强度(千勒克司)下氧气的释放速率(mL/h)(忽略光照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CO2浓度适宜),有关数据见下表:

                        光照强度

              O2释放速率

              温度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15℃

              -10

              0

              10

              20

              25

              30

              34

              38

              40

              40

              40

              40

              40

              25℃

              -20

              -10

              0

              10

              20

              30

              40

              45

              50

              55

              49

              60

              60

              ①25℃的环境中,该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的速率是_____________。

              ②15℃的环境中,光照强度为0.5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光合作用中氧气释放的速率为0,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对a曲线代表的生物进行快速繁殖,采取的生物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b曲线能否代表室外绿色植物的一天中二氧化碳释放量?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某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外地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


              (2)下图甲、乙、丙为红豆杉的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由上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与图_______相似,属于_________。


              (3)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___________关系。

              (4)红豆杉中含有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制和较高的抗癌活性,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被公认是当今天然药物领域中最重要的抗癌活性物质。癌细胞在有机体内易分散和转移是由于细胞膜上_________等物质减少,使得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减小。

              (5)高效抗癌的药物紫杉醇,虽然能造福人类,但却为濒危的红豆杉带来一场灭顶之灾。某林场根据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这个理论依据,采用______________技术养快速繁殖培育红豆杉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9.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高蔓(A)、感病(B)是显性性状。据图分析回答:

               

              (1)过程①表示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F1自交获得的F2中,高蔓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____。

              (2)过程②表示的育种方式是__            ____,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培养得到的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的二倍体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           ___。

              (3)过程③表示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叶肉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_______性。

              (4)过程④表示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           ___。该育种方法除物理因素外,还可以用                   (填化学因素)。

            • 10. 某二倍体植物是杂合体,图为其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 ① 表示的是该花粉培养过程中的               过程, ② 表示的是            过程,X代表的是                 , ③ 表示的是               过程, ④ 表示的是诱导               过程。

              (2)图中从愈伤组织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有两条,具体通过那一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成分中               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最后获得的来源于未成熟花粉的完整植株都称为                    植株(甲)。未成熟花粉经培养能形成完整植株,说明未成熟花粉具有            

              (3)对植株进行              ,才能使其结实产生后代(乙),否则植株甲只有通过                的方式才能产生后代(丙)。乙、丙两种植株中,能产生可育花粉的是         植株,该植株群体中每一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种,该群体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