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B.与细胞坏死相比,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性行为
              C.细胞衰老表现为大多数酶活性降低,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变小
              D.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的根本原因是糖蛋白减少
            • 2.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衰老表现为细胞核体积变大、色素累积、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B.从蛋白质分子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数量改变的结果
              C.成熟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受基因的调控
              D.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 3.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细胞膜上分布有葡萄糖转运体家族(简称G,包括G1、G2、G3、G4等多种转运体).

              (1)G在细胞中的 ______ 合成,经过 ______ 加工后,分布到细胞膜上.
              (2)如图分析可知,葡萄糖通过 ______ 的方式运输进入上述两种细胞.研究表明,G1分布于大部分成体组织细胞,其中红细胞含量较丰富.G2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胰岛B细胞.两种转运体中,G1与葡萄糖的亲和力 ______ ,保障红细胞在血糖浓度 ______ 时也能以较高速率从细胞外液摄入葡萄糖.当血糖浓度增加至餐后水平(10mmol/L)后,与红细胞相比,肝脏细胞 ______ 增加很多,此时肝脏细胞摄入的葡萄糖作为 ______ 储存起来.同时,血糖浓度的增加,也会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 ______ 增多.
              (3)研究表明,G3分布于脑内神经元细胞膜上,G4主要在肌肉和脂肪细胞表达.人体不同的组织细胞膜上分布的G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这种差异既保障了不同的体细胞独立调控葡萄糖的 ______ ,又维持了同一时刻机体的 ______ 浓度的稳定.
              (4)肿瘤细胞代谢率高,与正常细胞相比,其细胞膜上G1的含量 ______ .临床医学上可用G1含量作为预后指标.
            • 4.
              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用姜黄素(分子式:C21H20O6)治疗,会引起癌细胞内BAX等凋亡蛋白高表达,诱发癌细胞凋亡;而肿瘤干细胞因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并增殖分化形成癌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肿瘤干细胞含有控制ABCG2蛋白的基因,而癌细胞中没有
              ②姜黄素进出肿瘤干细胞和癌细胞均需要消耗ATP
              ③在癌细胞中BAX蛋白和ABCG2蛋白的作用相互拮抗
              ④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5.

              某生物兴趣小组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试管,吸管,培养皿等。

              (1) 其中某位同学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①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______处理,使其分散开来,配制成细胞悬液,将其均匀分成5份,置于5个培养皿中培养,分别编号。 

              ②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________,作为对照组。 

              ③将步骤②中配制的溶液分别置于5个培养皿中,摇匀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取出5个培养皿,振荡摇匀后,分别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用______制作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并记录。 

              (2) 请纠正该同学操作上一处明显的错误:__。 

              (3) 另一位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


              ①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_。 

              ②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观察有100个肿瘤细胞,经24h培养后,取一滴培养液稀释100倍后再取一滴(设三次的“一滴”等量)观察,发现有64个肿瘤细胞,则此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____。 

            • 6.
              研究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EGFR)的激活能促进多种肿瘤的增长.而MIF分子就是一种EGFR的抑制剂,其作用机理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设法降低癌细胞释放酶MMP13是抑制肿瘤生长的新思路
              B.酶MMP13能降解MIF因子,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
              C.免疫细胞内也含有正常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MIF因子能抑制表皮生长因子的活性,进而抑制癌细胞增殖
            • 7.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癌变过程中,多个基因发生突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B.细胞生长过程中,体积增大,物质交换的效率却显著增强
              C.细胞凋亡过程中,酶活性均下降,但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D.细胞分化后,核遗传物质保持不变,但全能性更强
            • 8.

              I.随着肿瘤增长超过了其血管供应,它的内部会缺氧,缺氧能够诱导肿瘤细胞产生一种特异性的转录因子(即能激活特定基因表达的蛋白质—HIF—1),进而促进血管生成。科学家为了探究HIF—1的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分析并回答问题︰

               

              肿瘤质量(g)

              注射物

              培养9天

              培养21天

              实验鼠

              HIF—1基因缺陷型胚胎干细胞

              0.7

              0.8

              对照鼠

              野生型胚胎干细胞

              1.7

              5.2

              (1)由于肿瘤细胞具有________特点,对营养物质和氧气的需求量较大。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________技术检测HIF—1是否存在,保证实验鼠注入的胚胎干细胞HIF—1基因被成功敲除。

              (2)上表结果表明HIF—1可以________(促进或抑制)肿瘤生长。

              (3)为进一步研究HIF—1作用机理,检测两组鼠血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CF)含量,结果如下表。(注︰VECF是促进血管生成的生长因子)

               

              VECF(p9/ml)

              0天

              4天

              72天

              A组鼠

              25

              25

              50

              100

              B组鼠

              75

              125

              125

              250

              表格中A、B两组鼠中实验组是________组鼠。缺氧情况下,HIF—1可以明显促进________合成,进而促进________生成,增加对肿瘤细胞的快速氧供应,进一步促进肿瘤的生长。

              Ⅱ.目前认为化疗通过多种途径介导细胞凋亡来杀死癌细胞。顺铂是常用的化疗药物,但癌细胞易产生顺铂耐药;双氢青蒿素也具有抗癌作用。为研究双氢青蒿素对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1)本实验选用患者的耐顺铂肺腺癌细胞。在________培养箱中进行恒温培养,培养液中除抗生素和一般营养物质外还应含有________,此外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顺铂,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上述培养的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二甲基亚砜溶解的双氢青蒿素处理,对照组的处理应为________,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24小时后均换为含1μg/ml顺铂的细胞培养液,培养36小时后收集细胞,观察并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如图一。

               

              对照组

              实验组

              抗凋亡蛋白Bcl—2

              135.2

              93.8

              促凋亡蛋白Bax

              82.6

              114.8

              分析图一结果说明________。

              (3)为进一步揭示双氢青蒿素对顺铂耐药性影响的机制,研究者检测了肺腺癌细胞中与凋亡有关的两种蛋白表达量的相对值,结果如图二。分析图二实验结果,推测双氢青蒿素可能通过________(促进或抑制)Bcl—2基因表达和________(促进或抑制)Bax基因表达,从而逆转顺铂耐药。

            • 9.
              研究发现,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质可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导致T细胞不能全面启动对癌细胞的免疫攻击.通过临床实验证明,使用抗PD-1抗体可使癌症患者的肿瘤快速萎缩,这种使用抗PD-1抗体治疗癌症的方法叫做癌症免疫疗法.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PD-1抗体可直接杀死癌细胞
              B.癌症免疫疗法是通过体液免疫发挥作用的
              C.抗PD-1抗体作用于T细胞而不作用于癌细胞
              D.PD-L1蛋白和PD-1蛋白均可与抗PD-1抗体结合
            • 10.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B.正常的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而衰老
              C.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内mRNA的种类及含量不完全相同
              D.癌细胞膜内侧糖蛋白减少使癌细胞易转移与扩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