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为真核生物细胞生命历程活动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真核生物细胞增殖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形态最好选择有丝分裂________期的细胞。

              (2)上述A、B、C、D、E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结构发生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过程,属于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由于环境中的________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________发生突变,从而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转化为癌细胞。

              (4)细胞衰老时,衰老细胞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任答两点)

            • 2.

              抗癌药物A和B联合作用的效果,用A和B单独及联合处理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测定细胞周期中各阶段细胞所占比例及细胞凋亡率,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率(%)

              G1(%)

              S(%)

              G2+分裂期(%)

              对照组

              32.71

              22.01

              45.28

              5.29

              仅用药物A

              34.12

              63.15

              2.73

              18.14

              仅用药物B

              90.27

              6.54

              3.19

              31.86

              药物A、B联合使用

              45.46

              48.38

              6.16

              52.46

              (G1是分裂间期的早期S是分裂间期的DNA复制阶段G2是分裂间期的后期)

              (1)结果显示,药物A主要使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__________期,推测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





              (2)细胞凋亡是__________控制的细胞编程性死亡。上述四组实验结果,说明联合用药对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是__________,两种药物在治疗癌症的效果上表现为__________作用。

            • 3.

              图甲是某生物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染色体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乙是该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一时期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的______(填图中字母)阶段,细胞最易受到致癌因子影响,导致癌变。

                  (2)图甲曲线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活跃的时期是______(填图中字母)。d段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细胞分裂前期发生了______,导致mRNA合成减少,且原来的mRNA不断被分解。

                  (3)图乙细胞此时应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则判断依据是______。在图甲所示各阶段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______条。

            • 4.

              黄曲霉毒素B1(AFB1)存在于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中,它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并蓄积,引起瘤变。某些微生物能表达AFB1解毒酶.将该酶添加在饲料中可以降解AFB1,清除其毒性。

              (1)AFB1属于                    类致癌因子。

              (2)AFB1能结合在DNA的G上,使该位点受损伤变为G',在DNA复制中,G'会与A配对。现有受损伤部位的序列为,经两次复制后,该序列突变为                                        

              (3)下图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AFB1解毒酶的流程图。据图回答问题:

              ①   甲、乙条件下培养含AFB1解毒酶基因的菌株。经测定:甲菌液细胞密度小、细胞含解毒酶;乙菌液细胞密度大、细胞不含解毒酶,过程l应选择                           菌液的细胞提取总RNA,理由是                                                                              

              ②过程Ⅱ中,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与引物结合的模版是                        

              ③检测酵母菌工程菌是否合成了AFB1解毒酶,应采用                                   方法。

              (4)选取不含AFB1的饲料和某种实验动物为材料,探究该AFB1解毒酶在饲料中的解毒效果。实验设计及测定结果见下表:

              据表回答问题:

              ①   实验的两个自变量,分别为                      ,                          

              ②本实验中,反映AFB1解毒酶的解毒效果的对照组是                              

              ③经测定,某污染饲料中AFB1含量为100μg/kg,则每千克饲料应添加            克AFB1解毒酶,解毒效果最好,同时节的了成本。

              (5)从提高每的活性出发,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该酶进行改造,直接操作的对象是               。正确顺序是(用数字表示):                   

              ①推测新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和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②新抗体的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

              ③新抗体基因的修饰(合成):

              ④表达出新抗体。

            • 5.

              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某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外地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


              (2)下图甲、乙、丙为红豆杉的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由上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与图_______相似,属于_________。


              (3)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___________关系。

              (4)红豆杉中含有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制和较高的抗癌活性,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被公认是当今天然药物领域中最重要的抗癌活性物质。癌细胞在有机体内易分散和转移是由于细胞膜上_________等物质减少,使得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减小。

              (5)高效抗癌的药物紫杉醇,虽然能造福人类,但却为濒危的红豆杉带来一场灭顶之灾。某林场根据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这个理论依据,采用______________技术养快速繁殖培育红豆杉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6.

              如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过程,B表示___    过程。经B过程形成的a、b、c、d仍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植物细胞,且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完整植物体,则说明a具有_____。

              (3)对人体来说,在A、B、C、D、E五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______。

              (4)老年人的头发会变白的原因,这与C过程中的细胞内___________有关。

              (5)正常细胞发生了D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图示部分细胞结构及细胞内外的多种蛋白质,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真核细胞,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甲蛋白能与细菌、病毒结合,使细菌、病毒失去毒性,甲蛋白是________,是________细胞产生的。

              (3)乙蛋白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其方式可能是______,若该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其积累碘时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供能时的反应式__________

              (4)丙蛋白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物质具有____________功能,若该细胞为癌细胞,丙的变化是________。

              (5)丁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它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6)甲、乙、丙、丁四种蛋白质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10分)如图甲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I、COPII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A与B之间的运输.图乙是该细胞的细胞膜结构,1,2,3表示膜蛋白。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溶酶体起源于B      (填细胞器名称)。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      ,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2)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A      (填细胞器名称)向B运输“货物”。

              (3)图甲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      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4)图乙中膜蛋白2为        ,则在细胞癌变后,其含量的变化是      (填增加/减少)。

              (5)图乙中膜蛋白3为载体蛋白,则其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可能是      

              (6)若要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      做材料,提取时置于      中吸水胀破,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 9.
              科学研究表明,细胞的癌变并不一定会导致癌症的发生。下图一是人体细胞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某科研小组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得到人的肝癌细胞有丝分裂的图像(仅反映部分染色体),图三为一个细胞内核DNA含量变化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分离出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图一中与染色体复制有直接关系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及文字);图一中⑤可被专一性活细胞染料________染液染成蓝绿色。图二中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的顺序是________,其中细胞核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________(填编号)。图三中BC段对应的细胞是图二中的________,此时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

              (3)肝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征。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观察有100个癌细胞,经24h培养后,再取一滴(两次用量相等)观察,发现有1600个癌细胞。肝癌细胞能培养的原理是________,肝癌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约为________h。

              (4)若将被标记的肝癌细胞置于普通培养液中培养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有________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