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实验的内容和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分析
              A 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B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盐酸作用: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C 调查菊叶上蚜虫的种群密度 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D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组织中脂肪的鉴定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盐酸作用: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C.调查菊叶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2.

              下图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实验的第一步是获得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所选用的放射性标记物是________。

              (2)实验的第二步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侵染细菌。

              (3)第三步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出现了沉淀物放射性很高的现象,说明噬菌体的_________侵入了细菌体内。经检测发现子代噬菌体中也出现放射性,证明_______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 3.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分别用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4和0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的培养基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上述过程中噬菌体的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RNA→DNA→RNA→蛋白质
            •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质粒中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分别位于DNA两端

              B.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噬菌体侵染实验中,离心后沉淀物为大肠杆菌
            • 5.

              下列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它是一种原核生物
              C.它的遗传物质是RNA   
              D.它可用无机培养基培养
            • 6.

              下图为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能用含有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使噬菌体标记上32P,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_______________;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若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过离心后,放射性物质较高的部位在离心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需要2.97×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酶和ATP等
              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
              D.该噬菌体的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
            • 8.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

              A.DNA        
              B.DNA或RNA    
              C.RNA        
              D.DNA和RNA
            • 9.

              下列关于生物学科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用于淀粉鉴定,但用双缩脲试剂不能检测出蛋白质
              B.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影响实验中,可用碘液检测淀粉的反应情况
              C.用35S和32P共同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细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孟德尔在杂交实验中提出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一演绎”的推理内容
            • 10.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细菌体内的DNA和蛋白质分别含有31P和32S,噬菌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别含有32P和35S,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那么从细菌体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   )                   
              A.1/4和1 
              B.3/4和0  
              C.1/4和0 
              D.3/4和1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