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固定化的高温淀粉酶被大规模用于工业生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和固定过程如图1所示。菌株在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可释放淀粉酶分解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请分析回答:

              (1)与大肠杆菌相比,嗜热菌DNA碱基组成的特点是                          

              (2)Ⅰ号、Ⅱ号培养基的配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a.溶化,b.调pH,c.灭菌,d.称量。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                 。溶化过程中当琼脂完全熔化后,还需用蒸馏水                 

              (3)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内,加盖并将排气管插入内层灭菌桶内的排气槽内。拧紧固定盖子的螺栓时,应注意                ,以免漏气。

              (4)1号培养基中以淀粉为唯一碳源,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待菌落长出后,应选择                 的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总是从                 开始,实验中过程③的目的是                 

              (5)若要保证高温淀粉酶的活性在固定化处理时不受损失,且在多次重复使用后仍能维持稳定的酶活性,则最好选择图2中的                 固定化工艺(填图中字母)。

            • 2.

              下图是蛋白质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示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______和_____两个步骤,其中在[②]________上进行的是_________。

              (2)决定蛋白质合成的遗传信息贮存在[ ]_________中,该结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基本骨架。

              (3)若已知③的某段落碱基顺序是AUGGC,则决定其合成的模板链的碱基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与④相比③特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4)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位于[ ]_________中。人体不同组织细胞中具相同的物质④,而③却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3.

              在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出某噬菌体DNA分子片段上含有P基因和Q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已知:亮氨酸的密码子有CUU、CUC、CUA、CUG;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有AUU、AUC、AUA;缬氨酸的码子有GUU、GUC、GUA、GUG;终止密码有UAA、UAG、UGA )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实验材料对实验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赫尔希和蔡斯选择T2噬菌体作为理想的实验材料,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

              (2)a链中相邻碱基由______________连接。在对DNA分子稳定性研究时,请推测基因_________(P/Q)的耐热性更强。若该噬菌体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则基因P连续复制3次至少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为______个。

              (3)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则对应密码子变为_______,突变后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是否发生改变?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基因P转录时以______链为模板合成mRNA。

            • 4. 分析下图并完成有关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D是______,在小麦细胞中,D有_______种。

              (2)DNA指纹法在案件侦破工作中有着重要用途。刑侦人员从案发现场得到的血液、头发等样品中提取的DNA与犯罪嫌疑人的DNA进行比较,就有可能为案件的侦破提供证据。DNA侦破的准确率非常高,原因是绝大多数的生物,其遗传信息就储存在DNA中,而且每个个体的DNA的___________各不相同,这构成了DNA分子的_______________(特点)。

            • 5.

              研究表明铜绿微囊藻经过冬季低温后才会在春末夏初大规模爆发.下图是低温诱导该藻快速繁殖的主要机理模型,当调节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时,启动结构基因的表达,导致该藻类快速繁殖;而伸长的调节蛋白可同时与激活基因和操纵基因结合,降低结构基因的表达效率.据图回答:

              (1)调节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与tRNA相比,调节基因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有______.

              (2)结构基因表达过程中,过程①需要______酶;过程②除需要mRNA外,还需要______(至少写3点).

              (3)夏季高温时铜绿微囊藻细胞中调节蛋白激活酶会转化为_____,后者催化调节蛋白原形成______,导致结构基因表达效率降低,藻细胞中DNA合成酶含量_____,藻类繁殖减慢.

            • 6.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2n=18),通过一定的育种技术培育青蒿素含量高的植株。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野生型青蒿的秆色和叶形是两对独立遗传的性状。某研究小组对这两对性状展开遗传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如下表。

              性状(基因)

              秆色(A、a)

              叶形(B、b)

              实验

              P    白青秆×紫红秆

              F    白青秆

              P       稀裂叶

              F1   稀裂叶  分裂叶

              据此分析,上述两对性状中为显性性状的分别是__________。若某杂交F1代中自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

              (2)从青蒿中分离了CYP基因,其编码的CYP酶参与青蒿素合成。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G+T)/(A+C)=2/3,则其互补链中(G+T)/(A+C)=__________。

              (3)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培育成植株,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

            • 7.
              下图表示发生在细菌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酶Ⅰ和酶Ⅱ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a~e中选择填空)

              a.RNA聚合酶  b.DNA聚合酶  c.蛋白酶  d.脂肪酶

              (2)与mRNA相比较,DNA分子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由图中DNA分子片段转录形成的mRNA含有1000个碱基,腺嘌呤和尿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0%。若该DNA分子片段连续复制3次,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个。

              (4)图中一条mRNA上同时结合了多个核糖体,其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与真核细胞内细胞核遗传信息传递相比,图中遗传信息传递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如图甲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图乙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断放大,请根据图示过程,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过程可发生在细胞周期中的       期。

              (2)甲图中的解旋酶作用于乙图中的        (用序号表示)。

              (3)绿色植物根尖细胞中DNA进行复制的场所有       

              (4)乙图中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    平行,该DNA分子中有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5)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中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由         替换成       

              (6)如果合成的肽链共有120个肽键,则控制合成该肽链的基因至少应有      个碱基。

            • 9. (10分)1952年,科学家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

              ①噬菌体侵染细菌  ②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  (填序号).

              (2)该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甲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_________  _________ .(填数字)

              (3)要获得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能否直接用用含32P培养基直接培养?______(能/否)为什么?              

              (4)若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_________ 中;若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 _________ 中.

              (5)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结果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 

              (6)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                       

              (7)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体现在                                  

            • 10.

              将双链DNA在中性盐溶液中加热,两条DNA单链分开,叫做DNA变性。变性后的DNA如果慢慢冷却,又能恢复成为双链DNA,叫做退火。

              (1)低温条件下DNA不会变性,说明DNA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从结构上分析原因有:外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侧碱基对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DNA完全解旋成单链所需的温度明显高于其他DNA,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量如图1中N元素标记的DNA在变性后的退火过程中会形成________种DNA,离心后如图2,则位于________链位置上。

              (4)图1中α链中A和T的比例和为46%,则DNA分子中A和C的和所占比例为________,若此DNA由1000个碱基对组成,则其连续复制3次共需要消耗G______个,第3次复制需要消耗G_______个。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