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是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的几个经典实验,其中表述合理的是( )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C.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提出了 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
              D.许多科学家相继研究,发现了逆转录和RNA复制过程,从而推翻了传统的中心法则
            • 2. 下图为神经递质合成酶基因复制表达有关过程。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①过程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四个条件.
              B.若要获得神经递质合成酶基因的mRNA,则可以选择口腔上皮细胞做实验材料
              C.图中①②③过程一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镰刀型贫血症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 3.

              下列各项能用2n来表示的是:

              A.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子代DNA分子中不含母链的DNA分子数
              B.含有n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的种类
              C.具有n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
              D.基因型为Aa的植物连续自交n代后杂合子的比例
            • 4.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 5.

              请回答有关DNA分子的相关问题:

              (1)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                          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

              (2)双链DNA分子中                  构成其基本骨架;某DNA分子中一条链中(A+T)/(G+C)的比值为P,则其另一条链中(A+T)/(G+C)的比值为       

              (3)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则此细胞中               等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将发生障碍。

              (4)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           ,原因是                                                        

            • 6. 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下列关于该DNA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
              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
            • 7. Ⅰ、完成下列问题:

              (1).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所产生的子代DNA分子数为     个;

              (2).含有n个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可能的排列方式最多有     种;

              (3).具有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有      种;

              (4).基因型为Aa的植物连续自交n代后杂合子的比例为        

              Ⅱ、下图为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Ⅱ-5 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 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2)Ⅲ-5 的乙病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        (不考虑变异)。

              (3)如果Ⅲ-3 与Ⅲ-6 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为         

              (4)为了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及其遗传方式,调查方法可分别选择为_____(填序号)。

               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②在该遗传病高发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③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④对同卵和异卵双胞胎进行分析对比

            • 8. 将大肠杆菌分别放在含有同位素15N和14N培养基中培育若干代后,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分别分布在轻带和重带上.然后将被15N标记DNA(亲代)的大肠杆菌,移到含14N培养基中培养繁殖得到第一代,将第一代DNA离心,则得到的放射性分布带为(  )
              A.
              B.
              C.
              D.
            • 9. 某双链DNA分子由5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胞嘧啶为300个,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的腺嘌呤3000个,该DNA分子复制了(  )
              A.4次
              B.5次
              C.6次
              D.7次
            • 10. 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120个碱基对,其中=2,则该DNA分子连续复制3次后,共消耗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  )
              A.560
              B.280
              C.490
              D.210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