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 min分裂一次,产生子代,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1)实验一、实验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三结果C、D看DNA复制________(是/不是)半保留复制。

              (3)如果实验三的结果都为E,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____(是/不是)半保留复制。

              (4)如果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与结果D相比,培养60分钟后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________(选“没有变化”或“有变化”),宽度不同的是________带。

            • 2.

              科学家以大肝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请分析并回答:

              (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   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    是唯一氮源。

              (2)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   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第   组和第    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        

              (3)分析讨论:

              ①若子Ⅰ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   代,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        复制。

              ②若将子Ⅰ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③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Ⅱ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            ,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     带。

              ④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Ⅰ代DNA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      

            • 3.

              大蒜是一种神奇而古老的药食两用珍品,为了探究大蒜叶片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某小组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不同温度下a、b值变化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在13~16 ℃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__________ ,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____________。

              (2)如果恒定在上述某一温度,维持10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则大蒜叶片最多能增重________ mg,此时的温度是_________℃。

              (3)利用大蒜根尖(体细胞中含16条染色体)进行有丝分裂的相关实验,染色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能够为根尖细胞分裂提供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根尖细胞在含有32P的培养液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转移至不含有32P的培养液中继续分裂。至后期,则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中,含32P的染色体有_________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