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见图1)。科学家利用玉米染色体的特殊性进行了图2所示的研究。请回答问题:


                                 图1                                                                  图2


              (1)8号染色体片段转移到9号染色体上的变异现象称为    ________  

              (2)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联会。

              (3)图2中的亲本杂交时,F1出现了四种表现型,其中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的出现,说明亲代________________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了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重组型配子。

              (4)由于异常的9号染色体上有__________________作为C和wx的细胞学标记,所以可在显微镜下通过观察染色体来研究两对基因的重组现象。将F1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的组织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观察,观察到____________的染色体,可作为基因重组的细胞学证据。

            • 2.

              现有两纯种小麦,一纯种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I、II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依据的变异原理是          ,图中①的基因组成是          

              (2)(四)过程所作的是          处理           。方法II一般从F1经(五)过程后开始选种,这是因为                                  

              (3)(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          若要在其中选出最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          ,让F1按该方法经(五)(六)过程连续进行2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4)如将方法I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 3.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依甲图可知,果蝇的一个基因组有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2)乙图表示某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图中的褐色眼基因与朱砂眼基因是__________(填“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

              (3)研究人员发现,果蝇群体中偶尔会出现Ⅳ——三体(Ⅳ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已知Ⅳ——三体的个体均能正常生活,且可以繁殖后代,则三体雄果蝇减数分裂过程中,三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配对联会并正常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某Ⅳ——三体果蝇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Ⅳ号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有________条(写出全部可能性)。

              (4)若已知果蝇控制眼色的红眼和白眼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种眼色基因可能会因为染色体片段的缺失而丢失(以X0表示,X0X0和X0Y的个体没有眼色基因,无法存活)。现有一红眼雄果蝇(XWY)与一白眼雌果蝇(XwXw)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现欲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判断这只果蝇的出现是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还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让这只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如果子代中雌、雄果蝇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则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如果子代中雌、雄果蝇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则是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