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玉米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1)可通过观察有丝分裂________期细胞进行________分析得知该植株发生了突变,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变异。

              (2)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作为父本与正常的窄叶进行测交。如果F1表现型为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上述现象(要求写出配子)。

              (3)若(2)中测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型组成如图二。从细胞水平分析出现该植株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 未分离而导致的。

              (4)若(3)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生成含有1条9号染色体和含有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请据此写出植株B可育花粉的基因型________,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

            • 2.

              下图字母代表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片段,图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是

              A.突变
              B.重组
              C.易位
              D.倒位
            • 3. 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培养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______酶和____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_______组织,然后经过_______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这种培养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
              (2)上述杂种植株属于多倍体,多倍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假设甲和乙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杂种植株是可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杂种植株可通过制作人工种子的方法来大量繁殖。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
            • 4.

              用普通六倍体小麦的花粉经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培育出的植株是

              A.单倍体,体细胞内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单倍体,体细胞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C.三倍体,体细胞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D.六倍体,体细胞内含有六个染色体组
            • 5.

              下列关于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B.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比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C.患遗传病的个体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
              D.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 6.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都必然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B.高等动物体内的非等位基因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基因突变都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遗传给后代
              D.多倍体植物的特点是种子和果实大,结实率低
            • 7.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无子番茄的无子性状不能遗传,无子西瓜不可育但无子性状可遗传
              B.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其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
              C.转基因技术是通过直接导入外源基因,获得新物种
              D.家庭中仅一代人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若几代人中都出现过才是遗传病
            • 8.

              在一个稳定遗传的白色实验小鼠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金色雄性小鼠。研究人员利用这只金色小鼠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Ⅰ.让这只金色雄鼠与多只白色雌鼠杂交,F1全部为白色鼠;

              Ⅱ.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F2,其中雌鼠全部表现为白色,雄鼠中白色鼠和金色鼠的比例是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金色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 

              (2)控制小鼠颜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色是显性性状。

              (3)导致金色鼠出现的变异属于__________,这种变异_________(能、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4)研究人员在用这只金色雄鼠与若干只纯合白色雌鼠杂交的重复实验中,偶然获得了一只金色雌鼠。对于这只金色雌鼠的出现,请给出三种可能的解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1)玉米籽粒的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基因A、a位于9号染色体上,且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所示。

              ①植株甲的变异属于____________。

              ②为了确定植株甲的 A 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证明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

              (2)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1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下图所示。

              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猫的无尾、有尾是常染色体上基因(B、b)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让无尾猫自交多代,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现有多对有尾黑色雌猫与无尾橙色雄猫交配,发现F1雌猫的毛色均为橙黑相间;F1雌雄猫随机交配得到F2。回答以下问题:

              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表达是由于____________(选填“转录”或“翻译”)过程受阻。亲本中无尾橙色雄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F1雌猫毛色为橙黑相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才是单倍体
              B.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必定是二倍体
              C.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育成的个体是三倍体
              D.八倍体小黑麦花粉离体培育成的个体是含四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