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果蝇的灰身和黑身(A、a)、刚毛和截毛(B、b)各为一对相对性状。某科研小组用一对灰身刚毛果蝇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得到的F1代表现型及其相对数量如下图:




              (1)该科研小组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2)造成上述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写相应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成活。

              (3)上述实验中,F1代中黑身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

              (4)该科研小组用纯合的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进行杂交的实验,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该小组欲用一次杂交实验来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注:控制果蝇红眼(R)对白眼(r)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研究发现,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眼色基因可能会因染色体片段缺失而丢失;若果蝇两条性染色体上都无眼色基因, 则其无法存活。

              ①请你写出实验的基本思路。

              ②若不考虑环境条件改变导致的不遗传变异情况,请写出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

            • 2.

              (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12分)如图为人体胰岛素基因控制合成胰岛素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的过程称为________,催化该过程的酶是________。②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

              (2)图中天冬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胰岛素基因中决定的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2分)

              (3)已知胰岛素由两条多肽链共51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②的碱基数远大于153,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一个②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

              (4)若要改造胰岛素分子,将图中色氨酸变成亮氨酸(密码子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则碱基的变化为________。

              (5)某人的基因型为AaBB,下图1上方“b”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图2右下方“B”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图1                   图2

            • 3.

              近百年来,果蝇由于容易饲养且繁殖速度快,因而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方面。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X染色体上R、r基因控制。下图为果蝇染色体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位于X染色体上的R、r基因是一对                基因。

              (2)若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让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二代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比例为                 

              (3)若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在其子代中发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分析其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发现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从减数分裂过程中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细胞形成过程异常造成的。

              (4)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时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                

              (5)果蝇另有一种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D、d)控制,其中仅D、d位于X染色体上。A和D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D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已知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全为红眼,则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若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F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               

            • 4.

              如图1曲线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请分析回答:

              (1)图1中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             

              (2)AS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患儿脑细胞中UBE3A蛋白含量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发育性遗传病。父、母方第15号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的作用机理分别如图2所示。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①研究表明,人体非神经组织中的来自母方或父方的UBE3A基因都可以正常表达,只在神经组织中UBE3A基因表达才会被抑制,说明该基因的表达具有 性。

              ②由于UBE3A基因和SNRPN基因     ,所以它们的遗传关系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③对绝大多数AS综合征患儿和正常人的UBE3A基因进行测序,相应部分碱基序列如图3所示。

              由此判断绝大多数AS综合征的致病机理是                 ,导致基因突变。

              (3)人类第7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可发生相互易位(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未发生变化)如图4甲所示,图4乙为某痴呆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已知Ⅰ﹣2、Ⅱ﹣2为图4甲所示染色体易位的携带者,后代如果出现9号染色体“部分三体”(细胞中出现某一染色体某一片段有三份),则表现为痴呆,如果出现9号染色体“部分单体”(细胞中出现某一染色体某一片段的缺失),后代早期流产.现已知Ⅰ﹣2、Ⅱ﹣2的后代中有因早期流产而导致胎儿不能成活的,Ⅲ﹣3已出生且为7/9染色体易位携带者(含有A+、B易位染色体)的概率是                              

            • 5.

              某农场种植的H品种玉米自交后代中,发现了叶片颜色为黄绿色的变异植株。此变异植株因光合作用不足,在开花前死亡。让H品种玉米进行单株自交,其中某株玉米所结种子再种植,子一代中叶片黄绿色有l25株,叶片绿色有365株。有研究者对上述变异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1:与叶绿素合成相关的酶的基因(M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假设2:叶片黄绿色是由于“含M基因”的染色体片段丢失所致。

              请分析回答:

              (1)上述性状分离结果可用假设________解释。假设2所述的变异属于________变异。

              (2)若假设1成立,则叶片黄绿色变异为________(填“显性”、“隐性”)突变。检测该变异是否由单基因突变引起________(填“能”、“不能”)用测交实验,理由是________。

              (3)提取________植株的DNA,利用PCR技术进行特异性扩增,若能扩增出M基因片段,则证明假设2不成立。

            • 6.

              某农场种植的H品种玉米自交后代中,发现了叶片颜色为黄绿色的变异植株。此变异植株因光合作用不足,在开花前死亡。让H品种玉米进行单株自交,其中某株玉米所结种子再种植,子一代中叶片黄绿色有125株,叶片绿色有365株。有研究者对上述变异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1:与叶绿素合成相关的酶的基因(M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假设2:叶片黄绿色是由于“含M基因”的染色体片段丢失所致。

              请分析回答:

              (1)上述性状分离结果可用假设________解释。假设2所述的变异属于________变异。

              (2)若假设1成立,则叶片黄绿色变异为________(填“显性”、“隐性”)突变。检测该变异是否由单基因突变引起________(填“能”、“不能”)用测交实验,理由是________。

              (3)提取________植株的DNA,利用PCR技术进行特异性扩增,若能扩增出M基因片段,则证明假设2不成立。

            • 7.

              某男性表现型正常,其一条13号染色体和一条21号染色体发生了如图1所示变化。该男性与某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女性婚配,所生的三个子女染色体组成如图2所示。据图回答:

              (1)生物的可遗传变异有_________________、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2)图1所示的染色体变异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观察该变异最好选择处于________(填分裂时期)的细胞。

              (3)若不考虑其他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图2中男性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两条联会并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则其理论上产生的精子类型有__________种,该夫妇生出正常染色体组成的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 8.

              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见图1)。科学家利用玉米染色体的特殊性进行了图2所示的研究。请回答问题:


                                 图1                                                                  图2


              (1)8号染色体片段转移到9号染色体上的变异现象称为    ________  

              (2)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联会。

              (3)图2中的亲本杂交时,F1出现了四种表现型,其中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的出现,说明亲代________________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了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重组型配子。

              (4)由于异常的9号染色体上有__________________作为C和wx的细胞学标记,所以可在显微镜下通过观察染色体来研究两对基因的重组现象。将F1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的组织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观察,观察到____________的染色体,可作为基因重组的细胞学证据。

            • 9.

              现有两纯种小麦,一纯种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I、II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依据的变异原理是          ,图中①的基因组成是          

              (2)(四)过程所作的是          处理           。方法II一般从F1经(五)过程后开始选种,这是因为                                  

              (3)(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          若要在其中选出最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          ,让F1按该方法经(五)(六)过程连续进行2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4)如将方法I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 10.

              (Ⅰ)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  期的细胞。

              (2)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           (填“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

              (3)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             种。

              (Ⅱ)果蝇为XY型性别决定,下表为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及发育情况,请分析回答:

              (1)由上表可知,果蝇的性别取决于            的数目。

              (2)在正常的果蝇群体中有一种“嵌合体”果蝇,研究发现“嵌合体”果蝇左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右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O。该果蝇染色体的变异产生于         (原始生殖、体)细胞的          分裂过程中。

              (3)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作“M”)。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设计杂交实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实验步骤:M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

              结果预测:Ⅰ.若                                 ,则是环境改变;Ⅱ.若                                 ,则是基因突变; Ⅲ.若                       ,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