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甲曲线表示三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表格是某一小组同学对一个乳光牙女性患者家庭成员的情况进行调查后的记录(空格中“√”代表乳光牙患者,“○”代表牙齿正常)。

              祖父

              祖母

              外祖父

              外祖母

              父亲

              母亲

              姐姐

              弟弟

              女性患者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克莱费尔特症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父亲色觉正常(XBY),母亲患红绿色盲(XbXb),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患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表统计的情况绘制遗传性乳光牙遗传系谱图。从遗传方式上看,该病属于________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4)同学们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得知,遗传性乳光牙是由于正常基因中第45位决定谷氨酰胺的一对碱基发生了改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合成终止而导致的,已知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为CAA、CA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UGA。那么,该基因突变发生的碱基对变化是________,与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比,乳光牙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进而使该蛋白质的功能丧失。

            • 2.

              广西、广东地区高发的β-地中海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研究发现,患者的β-珠蛋白(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合成受阻,原因是血红蛋白β链第39位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发生了基因突变,由正常基因A突变成致病基因a(见甲图,AUG、UAG分别为起始和终止密码子)。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过程①称做__________,过程②在__________中进行。①与②过程相比,碱基互补配对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基因A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__,突变成β-地中海贫血症基因a。该病体现了基因通过__________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若异常mRNA进行翻译产生了异常β-珠蛋白,则该蛋白与正常β-珠蛋白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事实上,基因型aa患者体内并没有发现上述异常蛋白,这是因为细胞里出现的异常mRNA被SURF复合物识别而发生了降解(见乙图)。

              异常mRNA的降解产物是__________。除SURF复合物外,科学家还发现了具有类似作用的其他复合物,他们被统称为mRNA监视系统。试说明mRNA监视系统对生物体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12分)如图为人体胰岛素基因控制合成胰岛素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的过程称为________,催化该过程的酶是________。②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

              (2)图中天冬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胰岛素基因中决定的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2分)

              (3)已知胰岛素由两条多肽链共51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②的碱基数远大于153,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一个②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

              (4)若要改造胰岛素分子,将图中色氨酸变成亮氨酸(密码子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则碱基的变化为________。

              (5)某人的基因型为AaBB,下图1上方“b”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图2右下方“B”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图1                   图2

            • 4.

              请依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物体内图a所示的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其所需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__。

              (2)图b所示的过程是__________,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所需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

              (3)图a中的碱基①为______,图b中的Ⅰ、Ⅱ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Ⅰ所示的三个碱基为UAC,则此时Ⅰ所携带的氨基酸的密码子为______。

            • 5.

              如图表示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与类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和⑦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2)图中途径②和⑧分别表示蛋白质转运的非分泌途径和分泌途径.据图分析,决定其不同途径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3)若③④⑤为不同酶进入相应的细胞器发挥作用,则体现出细胞器膜具有______的结构特点.

              (4)若上述分泌蛋白质为人体激素,则其合成和分泌的途径是⑦→⑧→_____,之后可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进而影响细胞的功能和代谢,这是细胞膜完成__________功能的分子基础.

            • 6. 研究表明,无论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细胞中,DNA复制的起始必须先合成一段长度约为10个核苷酸左右的RNA分子作为引物。下图是验证DNA复制需要RNA分子作为引物的实验过程,M13噬菌体是一种单链环状DNA病毒,侵入大肠杆菌后能复制形成双链环状DNA,利福平是一种RNA聚合酶抑制剂。请分析回答

              (1) M13噬菌体的单链环状DNA复制开始时,首先需要通过转录过程合成一小段RNA,转录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若M13噬菌体的单链环状DNA中各种碱基的含量为:a%A,b%G,c%T和d%C,则复制形成的双链环状DNA中,碱基A的含量为____。 

              (2) 与实验一相比,实验二无M13双链环状DN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三能检测到M13双链环状DN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 生物体内DNA复制过程中,子链延伸需要引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链片段在____作用下连接起来。 

              (4) PCR技术通常需要长度为20~30个核苷酸的DNA片段作为引物,如果引物过短,则对扩增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 7.

              如图1表示动物细胞中重要有机物A、B、C、D、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其中X、Y代表某些化学元素,a、b、c分别为A、B、C的单体,据图回答:

              (1)Y代表的元素为______。

              (2)D所代表的具有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作用的物质名称是_____;构成生物膜支架的E的合成场所是_____。

              (3)图中能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名称是_____,其结构中_____代表遗传信息。

              (4)某C物质由n个c组成且仅为一条链,其分子式为CmHpNqOwS2,并且是由下列4种c组成的,那么该物质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乙、丙数目依次为_______。

            • 8.

              研究者发现,将玉米的PEPC基因导入水稻后,水稻在高光强下的光合速率显著增加。为研究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增加的机理,将水稻叶片放入叶室中进行系列验。

              (1)实验一:研究者调节25W灯泡与叶室之间的距离,测定不同光强下的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光强低于800(μmol·m-2s-1时,影响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在大于1 000(μmol·m-2·s-1)光强下,两种水稻气孔导度开始下降,原种水稻气孔导度下降但光合速率基本不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而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明显增加,推测光合速率增加的原因不是通过气孔导度增加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

              (2)实验二:向叶室充入N2以提供无CO2的实验条件,在高光强条件下,测得原种水稻和转基因水稻叶肉细胞间隙的CO2浓度分别稳定在62(μmol·m-2·S-1)和50(μmol·m-2·S-1),此时,两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____________(μmol·m-2·S-1)和___________(μmol·m-2·S-1),说明在高光强下转基因水稻叶肉细胞内的_________(部位)释放的CO2较多地被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研磨水稻叶片,获得酶粗提取液,分离得到水稻叶片中的各种酶蛋白,结果显示转基因水稻中PEPC以及CA(与CO2浓缩有关的酶)含量显著增加。结合实验二的结果进行推测,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提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相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甲、乙、丙表示该动物的器官,其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器官是[ ]__________,该器官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结构称为______________。

              (2)若a,b过程表示激素①分泌的分级调节;c,d的调节过程是:当激素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甲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起_________作用。若激素①表示性激素,则物质b是_____________,据图分析,激素①进入靶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

              (3)激素①进入靶细胞内,通过Ⅰ,Ⅱ过程影响蛋白质的形成,这个过程主要说明了激素能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_过程而调节生命活动。

              (4)若结构乙表示胰岛B细胞,结构甲通过释放“某化学物质”可直接影响激素②的形成与分泌,该化学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丙器官中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那么该激素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

            • 10. 下图为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示意图,②③④⑤为正在合成中的四条多肽链。请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          ,需要          作为原料。

              (2)图中①是_________分子,其合成的主要场所是          

              (3)图中②③④⑤最终形成的蛋白质通常是________(相同、不同)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