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针对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下列有关“假说-演绎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属于孟徳尔的假说
              D.“为什么F2中又出现了矮茎性状”属于孟德尔提出的问题
            • 2. 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1:1:1:1
            • 3.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不包括(  )
              A.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其中一个
              C.F1产生配子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结合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4.

              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的过程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在孟德尔的研究过程中,“演绎推理”的步骤是指

              A.完成了豌豆的正、反交实验
              B.提出假说,解释性状分离现象
              C.设计测交实验,预期实验结论
              D.完成测交实验,得到实验结果
            • 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狗的长毛和细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B.杂合豌豆连续自交三代,杂合子占25%
              C.电子传递有关的酶不一定在线粒体中起作用
              D.细胞分化前后,细胞内酶的种类相同,但含量不同
            • 6.

              关于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的研究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B.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F1全为高茎,说明遗传因子是独立存在的
              C.孟德尔认为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都是成对存在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的位置上
              D.测交结果为30株高茎,34株矮茎,能证明其假说成立
            • 7.

              孟德尔做了如下图所示的豌豆杂交试验,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②的操作同时进行
              B.①的操作是人工去雄
              C.②的操作是人工授粉
              D.②的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
            • 8.

              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分别设计了杂交、自交、测交等多组实验,

              按照假设演绎的科学方法“分析现象作出假设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最后得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孟德尔在检验假设阶段进行的实验是

              A.纯合亲本之间的杂交
              B.F1与某亲本的杂交
              C.F1的自交
              D.F1的测交
            • 9.

              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

              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
              B.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土壤、水和空气
              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