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果蝇是非常小的的蝇类,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近百年来,果蝇被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科学家选择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研究材料的优点是                                                                         (至少回答2点)。

              (2)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A、白眼a),一天摩尔根偶然发现一群红眼的果蝇出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这只白眼雄果蝇产生的根本原因很可能是                 。现有雌雄果蝇若干,它们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若用一次杂交实验交配即可确定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在性染色体上,选择的亲本表现型应为:父本               、母本                。实验结果中,若子代中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3)果蝇眼色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伴性遗传是指                                                                                                           

            • 2.

              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代谢引起的疾病。白化病患者皮肤缺乏黑色素;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的苯丙酮酸大量从尿液中排出。下面图甲表示苯丙氨酸在人体内的代谢,图乙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设基因为B、b)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家系图,其中Ⅱ4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分析图甲可以得知,在基因水平上,苯丙酮尿症是由于________(基因1、基因2、基因3)发生突变所致。 
              (2)Ⅲ4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Ⅱ1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
              (3)Ⅲ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所生女儿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概率为_______。

              (4)若Ⅲ5与Ⅲ2婚配,则他们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

            • 3.

              某种鸟的羽色受两对相互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基因在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B、b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位置如图甲所示。基因A控制蓝色物质的合成,基因B控制黄色物质的合成,白色个体不含显性基因,其遗传机理如图乙所示。图丙为这种鸟一个家系的羽色遗传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可能有________。

              (2)图乙所示的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

              (3)2号基因型为________,4号基因型为________。

              (4)3号与2号交配生出7号时,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________。

              (5)5号为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若5号与6号交配,后代8号为白色羽毛的概率为________。

            • 4. 回答有关遗传与变异的问题.
              高血氢症又称OTC症,患者由于缺乏鸟氨酸氢甲酰基转移酶,尿素循环中断,血氨、尿乳清酸等增高,常有厌食、易怒、昏睡、呕吐等症状.某研究小组调查了甲、乙 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绘制成的系谱图如图所示.其中甲病(A、a基因控制)为OTC症.乙病(B、b基因控制)在男性中只要有一个b基因就表现患病,而在女性中是隐性纯合子才会表现患病.已知Ⅰ1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Ⅱ9为纯合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其发病机理表明基因可通过    从而控制生物体性状.Ⅱ3 和Ⅱ4生出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    
              (2)乙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若Ⅱ7 与Ⅱ8为异卵双生,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Ⅱ5和Ⅱ6生一男孩两病兼患的概率为    
              果蝇直翅、弯翅基因(A、a)和有眼、无眼基因(B、b)均位于4号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位置临近紧密连锁.研究人员利用纯合的弯翅有眼、直翅无眼和弯翅无眼果蝇进行下列杂交实验:
              杂交一:弯翅有眼×直翅无眼→直翅有眼
              杂交二:杂交一子代直翅有眼♀×弯翅无眼♂→?
              (3)杂交二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为    
              (4)杂交二实验中出现了一个意外的表现型为直翅有眼的雌性后代.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其亲本中的    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    交换.若符合上述解释,理论上则还可能出现另一种表现型为    的子代,但事实上并没有找到.由此推测,杂交二子代出现的直翅有眼雌蝇,可能是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为验证此推测,研究人员将该雌蝇与表现型为    雄蝇测交,结果子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分别是直翅有眼、弯翅有眼、直翅无眼、弯翅无眼.由此可说明该雌蝇的母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部分    细胞未能正常分裂而产生基因组成为    的配子,由该配子受精后形成意外出现的直翅有眼雌蝇.
            • 5. Ⅰ.果蝇出现白眼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该基因突变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 如下图所示.(注: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 或UGA )

              (1)图1所示的基因片段在转录时,以    链为模板合成mRNA;若“↑”所指碱基对缺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含    个氨基酸.
              Ⅱ.图2为某家族患神经性耳聋和腓骨肌萎缩症(CMT)两种疾病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
              (2)图2中Ⅳ-6为家族中最先发现的患者,研究人员对    进行了调查后,绘制出遗传系谱图2.神经性耳聋的遗传方式是    ,该家族中,只有Ⅳ-2、Ⅳ-4、Ⅳ-5患神经性耳聋,其原因是    
              (3)遗传学分析发现,该家族CMT的遗传方式为伴X显性遗传(致病基因用B表示),则Ⅲ-4、Ⅲ-5、Ⅳ-4的突变基因可能来自     (填“父方”或“母方”).Ⅲ-5的基因型为    (神经性耳聋用基因A-a表示).若Ⅳ-4与一位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正常女性婚配,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为    
            • 6. 果蝇翅型(裂翅和非裂翅)和眼型(棒眼和圆眼)分别受两对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雌、雄果蝇均有各种表现型,研究发现某种纯合的翅型幼体会死亡(XA Y和XaY视为纯合)某研究小组随机选取一只裂翅棒眼雌果蝇和一只裂翅圆眼雄果蝇交配产生F1,F1成体中,裂翅棒眼:非裂翅棒眼:裂翅圆眼:非裂翅圆眼=2:l:2:1.
              (1)根据杂交结果可判断    翅为显性,(A/a)基因纯合时翅型幼体会死亡.
              (2)单独分析每对基因的位置,翅型基因A、a可能    (填下面的选项).
              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只位于X染色体上③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3)假设A、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棒眼对圆眼为显性,则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F1中裂翅棒眼雌果蝇所占的比例为    
              (4)若已确定A、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种群中有各种性状的果蝇,现有一只红眼裂翅雄果蝇(XR Y ),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它的基因型,应选择表现型为    雌果蝇与该果蝇交配,然后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子代果蝇的性别要求通过眼色来识别)
              ①如果子代红眼果蝇为    翅、白眼果蝇为    翅,则该雄果蝇基因型为    
              ②如果子代    ,则该雄果蝇基因型为XRaYA
            • 7. 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图中表示一只红眼雄果蝇与一只红眼雌果蝇分别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再交配生出一只白眼雄果蝇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写中A、B、E的名称.    
              (2)若精子C与卵细胞F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为    ,表现型为    
              (3)若亲代红眼雌果蝇与一白眼雄果蝇交配,则子代中出现雄性红眼果蝇的概率为    ,出现雌性白眼果蝇的概率为    
            • 8. 果蝇中,红眼基因(A)与白眼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与残翅基因(b)位于常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表现型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白眼长翅白眼残翅
              雌性3100
              雄性3131
              (1)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    ,雌性的基因型是    
              (2)雌性亲本产生的正常卵细胞中,与A组合的基因应为    
              (3)若用雄性亲本测交,则后代中表现型为红眼长翅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比例为    
              (4)如果让后代中的红眼残翅雄果蝇与红眼残翅雌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白眼残翅所占的比例为    
            • 9. 遗传规律
              果蝇的变异类型较丰富,已发现其眼色(A、a)、体色(E、e)、肢形(T、t)、后胸形态(F、f)的四类性状由X、二号、三号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所控制.
              为了解控制这些性状基因的关系,研究人员做如下实验与结果记录:
              组别亲本子一代表型与比例
              一组白眼♀×红眼♂红眼♀♂白眼
              1:1
              二组红眼灰体色♀×白眼灰体色♂红眼灰体色♀红眼黑体色♀红眼灰体色♂红眼黑体色♂
              3:1:3:1
              三组异常胸♀×正常胸♂正常胸♀正常胸♂
              1:1
              四组正常胸长肢♀×异常胸短肢♂正常胸长肢♀正常胸长肢♂异常胸长肢♀异常胸长肢♂
              1:1:1:1
              五组灰体色长肢♀×黑体色短肢♂灰体色长肢♀灰体色长肢♂黑体色长肢♀黑体色长肢♂
              4:4:1:1
              灰体色短肢♀灰体色短肢♂黑体色短肢♀黑体色短肢♂
              1:1:4:4
              综合四组实验,回答:
              (1)写出第一组双亲的基因型:    
              (2)写出第二组母本的基因型:    
              (3)若体色基因位于三号染色体上,则后胸形态的基因位于    号染色体上.
              (4)写出第五组亲本的基因型:    ;第五组子一代灰体色长肢的雌果蝇与黑体色长肢雄果蝇交配,所生后代果蝇中,灰体色果蝇出现的几率是    ;黑体色长肢纯合体果蝇出现的几率是    
            • 10.

              果蝇在25oC条件下培养,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在37oC条件下培养,全为残翅。 现用四只果蝇进行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翅型的遗传现象说明性状是由          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亲代果蝇中      一定是在37oC条件下培养获得的。

              (3)如果果蝇甲是在37oC条件下培养获得的,其基因型可能是            ,为确定其基因型, 将甲与丁杂交,子代在  条件下培养,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 则果蝇甲的基因型为aa。

              (4)在纯合长翅果蝇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小翅雄果蝇(戊),让戊与纯合长翅雌果蝇杂交,F1全为长翅,F1自由交配,F2的雌果蝇全为长翅,雄果蝇为长翅和小翅。

              ①据此推测:果蝇戊的小翅基因是由    色体上的基因   性突变所致。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让戊与25℃条件下培养的纯合残翅雌果蝇杂交,结果如下:

              若实验三的F2代,长翅果蝇的雌雄比例为      ,小翅果蝇的性别是   性, 则上述推测正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