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关于等位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分别位于DNA的两条链上
              B.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一个表达、一个不表达
              C.等位基因的碱基数目相同、但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D.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
            • 2.

              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B.纯合子中不含有等位基因                                                                                   
              C.当显性与隐性遗传因子在一起时,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转化作用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 3.

              下列有关实验材料及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色)进行实验,也可发生质壁分离过程

              B.若选用黑藻叶片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活动中,雌1、雄1信封中的卡片数可以不相等

              D.在高倍镜下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不可能观察到动态的分裂过程
            • 4.

              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

              (1)由①→⑤→⑥的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

              (2)由①→②→③的育种方法虽然育种时间长,但是可以将多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生物体身上,③步骤具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⑦育种方法往往不一定能达到目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过程必需要用到的一种特异性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在F3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

              A.1/8             
              B.7/16            
              C.7/8               
              D.1/4
            • 6.

              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A组                     B组                

              P    高秆抗病×矮秆易感病    高秆抗病×矮秆易感病     

              ↓                      ↓                  

              F1        高秆抗病                高秆抗病             

              ↓ ↓花药离体培养

              F2       矮秆抗病Ⅰ              矮秆抗病Ⅱ

              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________, F2适合推广的矮秆抗病植株I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2)基于B组实验而进行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B组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矮秆抗病Ⅱ后还需用____________处理矮秆抗病Ⅱ的幼苗。

            • 7.

              材料一: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的方法如图1所示。请据图回答




              (1)杂交育种方法是通过[①]___________将____________集中在一起,再通过[②]__________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稳定遗传个体。

              (2)图中③需用秋水仙素处理_________,可快速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

              (3)将某杂草中的抗病基因(T)导入蕃茄叶肉细胞,获得的品种与原品种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同一物种。

              (4)科研人员挑选出成功导入基因T的抗性番茄植株,其整合情况可能如图2所示(不考虑其他变异情况),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导入基因T的位置和数量。




              ①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及结论:

              I.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如图甲所示;

              II.若子代全部抗病,则如图乙所示;

              III.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如图丙所示。

              材料二:若家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长肢(B)对短肢(b)为显性,且种群足够大,在随机交配后,表现型比例为长翅长肢63%,长翅短肢21%,残翅长肢12%,残翅短肢为4%,则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 8.

              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问题:

              (1)玉米花序的正常和异常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显性植株X自交,现为约1/2的正常花序和1/2的异常花序;取F1正常花序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都是异常花序植株。由此推测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植株X自交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的原因是__________。

              (2)某玉米品种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对S、s和M、m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所示。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

              ①基因S发生转录时,作为模板链的是上图中的____________链。若基因S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改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基因型为SsMm的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其原因是减数分裂时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玉米的高杆(H)对矮杆(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优良品种高杆抗病(hhRR)的过程。   

              ①上图所示的三种方法(Ⅰ—Ⅲ)中,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Ⅲ,其原因是_______。

              ②用方法Ⅱ培育优良品种时,先将基因型为HhRr的植株自交获得子代(F2),F2代植株中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这些植株在全部F2代中的比例为_________。

            • 9.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 10.

              将某种二倍体植物的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由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原理是基因突变
              B.因为⑧植株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它是不可育的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由③到⑨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