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培养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______酶和____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_______组织,然后经过_______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这种培养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
              (2)上述杂种植株属于多倍体,多倍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假设甲和乙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杂种植株是可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杂种植株可通过制作人工种子的方法来大量繁殖。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
            • 2.

              在一个稳定遗传的白色实验小鼠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金色雄性小鼠。研究人员利用这只金色小鼠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Ⅰ.让这只金色雄鼠与多只白色雌鼠杂交,F1全部为白色鼠;

              Ⅱ.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F2,其中雌鼠全部表现为白色,雄鼠中白色鼠和金色鼠的比例是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金色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 

              (2)控制小鼠颜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色是显性性状。

              (3)导致金色鼠出现的变异属于__________,这种变异_________(能、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4)研究人员在用这只金色雄鼠与若干只纯合白色雌鼠杂交的重复实验中,偶然获得了一只金色雌鼠。对于这只金色雌鼠的出现,请给出三种可能的解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小白鼠是常用于研究细胞分裂的模式动物,请补充观察小鼠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步骤(供选试剂:苏丹Ⅲ染液、醋酸洋红染液、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取材:用小鼠的睾丸作实验材料。

              (2)制作:①取少量组织等渗处理后,放在________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________。

              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压片。

              (3)观察:①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一个细胞出现下图情况。若该细胞经过一次细胞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

              ②下图是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基因型为AaBbDd小白鼠染色体上基因分布情况。产生图示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③下图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A1和A2)进行的配对情况。若A1正常,A2发生的改变最可能是________。

            • 4.

              【加试题】环磷酰胺(CP)是常用的化疗药物,研究表明CP对遗传物质具有 损伤效应,可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产生微核。现欲以微核率(含微核的细胞数占观察细 胞总数的比例)为检测指标,探究轮叶党参醇提取物水溶部分(WACL)的浓度和给药顺序对CP所致突变的拮抗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思路并进行分析。

              材料与用具: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悬液,动物细胞培养液,浓度为4mg/mL的WACL溶液,20μg/mL的CP溶液,生理盐水,培养瓶若干个,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等。

              [要求与说明:微核是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于末期之后单独形成的一个或几个规则的次核(如图);染色和制作装片的具体方法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请回答:

              (1)实验思路(其中实验分组用表格形式表示)

              ①  ⁞


              (2)分析与讨论

              ①异常细胞的细胞周期中,观察计数微核的最佳时期应是________

              ②若本实验所得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________;b.________

            • 5.

              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的种子圆粒(E)对皱粒(e)为显性,黄子叶(D)对绿子叶(d)为显性,且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1)两株植物杂交时,在花蕾期应对母本作          处理,若Fl种子中黄色皱粒出现的概率为1/8,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2)让纯种黄色圆粒植株与绿色皱粒植株杂交得Fl,Fl自交时,若含d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3)由于受到某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株基因型为Dd的黄子叶植株幼苗变为基因型为Ddd的三体植株,假设该植株能产生正常可育配子且自交后代均能存活,则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用X射线照射纯种黄子叶个体的花粉后,人工传粉至多株绿子叶个体的雌蕊柱头上,得F1种子共1647粒,其中出现了一粒绿子叶种子。推测该绿子叶种子出现的原因可能有:

                 ①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黄子叶基因(D)突变为绿子叶基因(d);②X射线照射导致少数花粉中染色体片段缺失,使黄子叶基因(D)丢失。为确定该绿子叶种子产生的原因, 科研小组做了下列杂交实验。【染色体片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受精卵致死。】请你根据实验过程,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该绿色种子种下,长成植株后与黄子叶亲本杂交,得到种子;

                 第二步:种植上述种子,长成植株后自交,收获种子;

                 第三步:观察并统计种子的予叶颜色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黄子叶与绿子叶的比例为                      ,说明Fl中绿子叶种子的出现是D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    

              ②若黄子叶与绿子叶的比例为                      ,说明F1中绿子叶种子的出现是花粉中黄子叶基因(D)突变为绿子叶基因(d)的结果。

            • 6.

              某植物的性别由M/m、F/f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其中,M决定雄性可育,m决定雄性不育;F决定雌性不育,f决定雌性可育。在该植物种群中,雄株(雄性可育植株)和雌株(雌性可育植株)几乎各占一半,只有极少数植株表现为雌雄同株(雄性、雌性都可育)。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种群中,雌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雄株为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

              (2)该植物种群中,雄株和雌株杂交产生的后代,一般只出现雌株和雄株,且比例为1︰1。据此分析,雄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请在下图方框中将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表示出来(用竖线代表染色体,用圆点代表基因)。

              (3)该植物种群中,为什么会出现极少数雌雄同株的植株?________。

            • 7.

              Ⅰ.罗汉果甜苷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它分布在罗汉果的果肉、果皮中,种子中不含这种物质,而且有种子的罗汉果口感很差。为了培育无子罗汉果,科研人员先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罗汉果,诱导其染色体加倍,得到下表所示结果。请分析回答:



              (1)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选取芽尖生长点作为处理的对象,理由是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   ___.据表分析,诱导罗汉果染色体加倍较适的处理方法是___    ___。

              (3)鉴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确认罗汉果染色体数加倍最直接的证据。首先取变异植株幼嫩的茎尖,经       试剂处理0.5h,以固定细胞形态。

              (4)获得理想的变异株后,要培育无子罗汉果,还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Ⅱ.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下。请回答问题。
              (1)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体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         幼苗。
              (2)用γ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________。该“育种”的原理是            
              (3)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纯合子,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进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_    ___杂交,若子代__      _,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若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1(抗性):15(敏感),初步推测__      ______。
            • 8.

              洋葱(2n=16)为二倍体植物。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洋葱的老根去掉,经水培生根后取出。

              ②将洋葱分组同时转入质量分数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培养24h、36h、48h;秋水仙素处理停止后再转入清水中分别培养0h、12h、24h、36h。

              ③剪取根尖,放入卡诺氏液(3份无水乙醇和1份冰乙酸混合物)中浸泡1h,然后将根尖取出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再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1:1)中浸泡3~5min。

              ④将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

              ⑤用石炭酸-品红试剂染色。

              ⑥制片、镜检;计数、拍照。

              实验结果: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如下表。

              请分析上述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步骤ƒ中“卡诺氏液”的作用是                                ;“将根尖浸泡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中”的目的是                                   

              (2)步骤⑥为了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镜检时正确的操作方法应是:先在显微镜             倍镜下观察,缓慢移动装片,发现理想视野后换用             倍镜。

              (3)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石炭酸-品红试剂是一种            性染料。

              (4)步骤⑥计数时通常会采取每组装片观察多个视野的样本方法,这样做的意义在于          

              (5)根据表中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质量分数为                    的秋水仙素溶液诱导后的细胞分裂指数较高;‚本实验的各种处理中,提高细胞分裂指数的最佳方法是                                  

              (6)在步骤⑥的镜检拍照时,发现处于分裂期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且很多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改变,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

              (7)某同学镜检时,发现要观察的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想将该细胞移到视野中间,应将装片向                  移动。

              (8)有同学认为,为了能更准确说明秋水仙素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确实具有影响作用,还应增加一组对照,你认为该对照组可如何设置?                                                   

            • 9.

              洋葱(2n=16)为二倍体植物。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   验步骤如下:

              ①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取出。

              ②将洋葱分组同时转入质量分数为0. 01%、0. 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培养24 h、36 h、

              48 h;秋水仙素处理停止后再转入清水中分别培养0 h、12 h、24 h、36 h。

              ③剪取根尖,用Carnoy固定液(用3份无水乙醇、1份冰乙酸混匀)固定8h,然后将根尖浸泡在1 mol/L盐酸溶液中5~8 min。

              ④将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

              ⑤用石炭酸一品红试剂染色。

              ⑥制片、镜检;计数、拍照。

              实验结果: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如下表。

              秋水仙素溶液处理

              清水培养时间(h)

              质量分数(%)

              时间(h)

              0

              12

              24

              36

              0. 0l

              24

              10. 71

              13. 68

              14. 19

              14. 46

              36

              9. 94

              11. 99

              13. 59

              13. 62

              48

              7. 98

              10. 06

              12. 22

              11. 97

              0.1

              24

              7. 74

              9. 09

              11. 07

              10. 86

              36

              6. 12

              7. 87

              9. 98

              9. 81

              48

              5. 97

              6. 68

              7. 98

              8. 56

              请分析上述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步骤③中“将根尖浸泡在1 mol/L盐酸溶液中”的作用是             

              (2)步骤⑥为了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镜检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3)为了统计数据更加科学,计数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4)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

               ①质量分数为            秋水仙素溶液诱导后的细胞分裂指数较高;

               ②本实验的各种处理中,提高细胞分裂指数的最佳方法是                                                                           

              (5)下面为一位同学在步骤⑥所拍摄的显微照片,形成 细胞a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10.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可以显著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青蒿素。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_________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
              (3)从青蒿中分离了cyp基因(题31图为基因结构示意图),其编码的cyp酶参与青蒿素合成。①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G+T)/(A+C)=2/3,则其互补链中(G+T)/(A+C)= _________。②若该基因经改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YP酶,则改造后的cyp基因编码区无_________ (填字母)。③若cyp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使cyp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则该基因突变发生的区段是_________ (填字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