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油菜容易被胞囊线虫侵染造成减产,萝卜具有抗线虫病基因。

              (1)自然界中,油菜与萝卜存在________,无法通过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注:方框中每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染色体组。

              (2)科研人员以萝卜和油菜为亲本杂交,通过图所示途径获得抗线虫病油菜。

              ①F1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不能____,因而高度不育。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________,形成异源多倍体。 

              ②将异源多倍体与亲本油菜杂交(回交),获得BC1。BC1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用字母表示)。用BC1与油菜再一次杂交,得到的BC2植株群体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 

              ③获得的BC2植株个体间存在胞囊线虫抗性的个体差异,其原因是不同植株获得的___________不同。 

              (3)从BC2植株中筛选到胞囊线虫抗性强的个体后,使其抗性基因稳定转移到油菜染色体中并尽快排除萝卜染色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 2. 某动物园将狮和虎从小放在一起饲养,并在性成熟时让其交配繁殖得到了具有观赏价值的狮虎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结果说明狮和虎是同一个物种       
              B.杂交得到的狮虎兽是一个新的物种

              C.两只狮虎兽能够进行交配形成后代       
              D.狮虎兽的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 3.

              北美洲某种臭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的气球状蔓生果为食,臭虫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据统计喙长如图1所示;1920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计到1980年以它为食的臭虫的喙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平底金苏雨树与臭虫间发生了共同进化
              B.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物存在竞争关系
              C.臭虫体内控制喙长度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早于引进平底金苏雨树
              D.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间形成了地理隔离
            • 4.
              按照现代进化理论,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可以表述为(  )
              A.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B.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C.突变、自然选择、隔离
              D.突变和基因重组、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 5.

              教材原文填空

              (1)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____________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在遗传学和进化论的研究中,把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__________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

              (3)兴奋是指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到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_____________的过程。

              (4)在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__,称作植物激素。

              (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__________相对稳定的能力。

            • 6.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 种表现型和9 种基因型
              C.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D.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 的频率是0.32
            • 7. 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和生物进化的实质分别是

              ①地理隔离②生殖隔离 ③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④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

              如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小鼠原种与小鼠新种不是同一物种

              B.X表示基因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Y表示自然选择,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D.Z表示隔离,能阻断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导致新物种产生
            • 9.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并决定进化的方向
              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桦尺蠖与环境、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共同进化
              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D.自然状态下植物甲在3月份开花,植物乙在10月份开花,说明二者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 10.

              “三分法”是一种常见的概念划分法,可用如图表示某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A表示免疫系统的构成,骨髓属于B,吞噬细胞属于C,溶菌酶属于D
              B.若A表示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B是基因突变,C是自然选择,D是生殖隔离
              C.若A表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B是保护基因,C是保护物种,D是保护生态系统
              D.若A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则B表示被动运输,C表示主动运输,D表示胞吞胞吐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