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三态系统中各种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B.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D.湿地的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 2.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产生新基因的变异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

              C.有性生殖的出现,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推动了生物进化

              D.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于进化的范畴
            • 3.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看,这句话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  )
              A.间接价值
              B.直接价值
              C.经济价值
              D.潜在价值
            • 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取决于食物网中生物的数量
              B.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C.一片森林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环境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 5.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以下例举事实不符合其价值的是:

              A.鲁班通过观察某种叶片的叶缘得到启示,研制出锯,属于直接价值
              B.广东沿海地区加大人工种植红树林的力度以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属于间接价值
              C.某种不知名的昆虫,属于潜在价值
              D.海洋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能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灵感,属于间接价值
            • 6.
              某地区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在每年的八九月份会发生由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引起的局部病虫灾害,导致桐花树的枝叶大面积泛黄枯死.人们一般通过喷施农药杀死小卷蛾,科研人员发现螟黄赤眼蜂能寄生在小卷蛾体内,也可用来防治小卷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桐花树大面积枯死,导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B.可用黑光灯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小卷蛾的种群密度
              C.喷施农药使小卷蛾产生抗药性突变,种群抗药基因频率增加
              D.利用螟黄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 7.

              十九大再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响应这一号召,2017年洞庭湖环境保护行动全面展开:全境砍伐欧美黑杨、拆除外湖砂石场、拆除湖洲内的钢制矮围、清退外湖珍珠养殖场、沟渠塘坝清淤增蓄等。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欧美黑杨引进后,洞庭湖区鸟类大量减少,这表明外来物种人侵会降低生物多样性

              B.湖洲钢制矮围严重影响洞庭湖鱼类的正常繁殖,进而影响种群数量增长

              C.沟渠塘坝清淤增蓄、拆除外湖砂石场将有利于提高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

              D.长期在洞庭湖进行珍珠养殖会导致水体Na、K等元素含量增多,引起水华现象
            • 8. 1986年,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从英国重新引入在我国已经灭绝的麇鹿39只(其中雄性13只、雌性26只).麋鹿在接下来几年中的数量变化如下表:
              年份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出生率/% 17.9 27.3 29.6 22.7 24.9 30.2
              存活数/只 44 54 66 78 96 122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
              (1)麋鹿引入保护区后,种群数量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2)1988年麇鹿种群的死亡率约为______.
              (3)请在相应位置的坐标中,绘制该麋鹿种群从1986年以后性别比例(雌/雄)的变化趋势.
              (4)在半散养环境下,由于麇鹿种群对植被的采食与践踏,造成栖息地环境的改变,如大多沼泽植物逐渐消失,某些植物数量有所增加等.
              ①麋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成分),其采食同化的碳主要通过______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②保护区内生物群落发生改变,这属于群落的______演替.
              ③研究人员发现麇鹿喜食当地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的互花米草,其生态学意义为______.
              (5)2003年起大丰麇鹿保护区进行了麋鹿野生放归,野生麋鹿数量也逐年增加.与保护区内半散养相比,野生麋鹿出生率较低,但野生放归对种群发展有利,其根本原因是______.
            • 9. 矮岩羊是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据科学工作者的考察,在上世纪80年代四川巴塘地区矮岩羊数量众多,到2008年当地矮岩羊数量不到200只.如表是1988年、2008年通过定点观察的方法得到的调査统计表.请回答相关问题:
              时间 种群中年龄组成比例(%) 人为捕杀
               
              栖息环境
              幼体 亚成体 成体
              1988年 45 38 17 灌草丛、断崖灌丛
              2008年 15 17 68 灌草丛、断崖灌丛破碎化、部分出现戈壁
              (1)2008年,科学工作者观察到矮岩羊34群共计137只,上述群体______(属于/不属于)同一种群,这种群体性分布体现了矮岩羊种群的______特征.
              (2)仅从1988年矮岩羊种群个体组成来推测未来一段时期内该地区矮岩羊种群数量会______;据表分析,2008年矮岩羊种群数量的下降的原因除人为捕杀外,还与______有关.
              (3)表中巴塘地区矮岩羊柄息环境的变化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人类活动往往会使该过程按照不同于自然变化的______进行.
              (4)为避免矮岩羊的灭绝,你认为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保护矮岩攀就是保护______多样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