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紫花苜蓿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主要的优质栽培牧草,玉米是禾本科一年生作物。紫花苜蓿和玉米间作种植体系既能保证农牧交错区粮食产量、满足家畜营养需求,又能减轻该地区的风沙危害、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
              (1)在紫花苜蓿和玉米间作种植体系中,二者株高不同,对光能的利用有差别,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流入植物体内的能量,除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另一部分用于______。
              (2)真菌AMF能与紫花苜蓿的根系建立生活体系。AMF从紫花苜蓿获取光合产物,为紫花苜蓿提供无机盐。据此分析,AMF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与紫花苜蓿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3)此种植体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该体系的______能力较强,比单独种植紫花苜蓿和玉米的体系虫灾发生率低,粮食和牧草产量均较高。
            • 2. 1986年,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从英国重新引入在我国已经灭绝的麇鹿39只(其中雄性13只、雌性26只).麋鹿在接下来几年中的数量变化如下表:
              年份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出生率/% 17.9 27.3 29.6 22.7 24.9 30.2
              存活数/只 44 54 66 78 96 122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
              (1)麋鹿引入保护区后,种群数量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2)1988年麇鹿种群的死亡率约为______.
              (3)请在相应位置的坐标中,绘制该麋鹿种群从1986年以后性别比例(雌/雄)的变化趋势.
              (4)在半散养环境下,由于麇鹿种群对植被的采食与践踏,造成栖息地环境的改变,如大多沼泽植物逐渐消失,某些植物数量有所增加等.
              ①麋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成分),其采食同化的碳主要通过______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②保护区内生物群落发生改变,这属于群落的______演替.
              ③研究人员发现麇鹿喜食当地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的互花米草,其生态学意义为______.
              (5)2003年起大丰麇鹿保护区进行了麋鹿野生放归,野生麋鹿数量也逐年增加.与保护区内半散养相比,野生麋鹿出生率较低,但野生放归对种群发展有利,其根本原因是______.
            • 3. 矮岩羊是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据科学工作者的考察,在上世纪80年代四川巴塘地区矮岩羊数量众多,到2008年当地矮岩羊数量不到200只.如表是1988年、2008年通过定点观察的方法得到的调査统计表.请回答相关问题:
              时间 种群中年龄组成比例(%) 人为捕杀
               
              栖息环境
              幼体 亚成体 成体
              1988年 45 38 17 灌草丛、断崖灌丛
              2008年 15 17 68 灌草丛、断崖灌丛破碎化、部分出现戈壁
              (1)2008年,科学工作者观察到矮岩羊34群共计137只,上述群体______(属于/不属于)同一种群,这种群体性分布体现了矮岩羊种群的______特征.
              (2)仅从1988年矮岩羊种群个体组成来推测未来一段时期内该地区矮岩羊种群数量会______;据表分析,2008年矮岩羊种群数量的下降的原因除人为捕杀外,还与______有关.
              (3)表中巴塘地区矮岩羊柄息环境的变化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人类活动往往会使该过程按照不同于自然变化的______进行.
              (4)为避免矮岩羊的灭绝,你认为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保护矮岩攀就是保护______多样性.
            • 4.

              为探究植物免疫的作用机制,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研究。

              (1)病原菌入侵植物时,植物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____可以识别病原菌,病原菌可向植物体内注入一些效应因子来抑制植物的免疫。植物通过让感病部位出现类似于动物细胞凋亡的现象,阻止病原菌的进一步扩散。植物和病原菌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对抗病原体的免疫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细胞表面的物理屏障,如质膜和细胞壁间形成胝质沉淀,有效防御病原体的入侵;另一方面是植物细胞分泌的起防御作用的化学物质,如H2O2。科研人员用白粉菌侵染拟南芥突变体,得到下图1和图2所示结果。

              据图可知,E基因敲除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推测E基因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水杨酸和茉莉酸信号作用通路在植物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已知P基因控制水杨酸的合成,C基因是茉莉酸信号通路上的关键基因。科研人员利用P基因敲除突变体和C基因敲除突变体进一步研究,实验结果如图3。

              ①据实验结果推测,P基因对植株免疫有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②依据实验结果判断,E基因的作用与水杨酸信号通路有关,并且E基因是P基因________(填“上游”或“下游”)的调控基因。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是:检测并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

            • 5.

              请完成下列遗传知识填空:

              (1)多倍体育种的基本原理是:            ;诱变育种的基本原理是:          ;基因工程所需要的“针线”指             酶。

              (2)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               

              (3)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 6. 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如图表示碳循环局部示意图,分析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______的形式进入大气圈.
              (2)图中表示生产者的字母是______,若因环境污染造成生产者锐减,则F、D的数量将______.
              (3)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若D增加1千克,则至少需消耗E______千克.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是______.
              (4)假设图中的D属于珍稀濒危物种,将其引入某动物园繁育的保护措施属于______.
            • 7.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如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 ______ 、 ______ .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 ______ ,这是生物进化的 ______ .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