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三态系统中各种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B.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D.湿地的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 2.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中,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一个种群中,各基因频率之和、各基因型频率之和都等于1
              C.理想环境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 3.

              据调查,某地区的人群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在该地区Xb的基因频率为(  )

              A.6%              
              B.8%               
              C.78%              
              D.92%
            • 4. 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
              A.1/9                                        
              B.1/16
              C.4/81                                      
              D.1/8
            • 5.

              某动物的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当只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胚胎不能成活。若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是

              A.40%
              B.45%
              C.50%
              D.60%
            • 6.

              下表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分析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基因A的频率

              0.99

              0.81

              0.64

              0.49

              0.36

              0.25

              0.16

              0.10

              基因a的频率

              0.01

              0.19

              0.36

              0.51

              0.64

              0.75

              0.84

              0.90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有利的变异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在1900~1970年间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B.新环境对A基因控制的性状行了定向选择,A基因的频率逐渐减小

              C.1970年该种群Aa基因型的频率为18%,随着基因频率的改变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新物种迁入后可能提高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 7.

              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XN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中雌雄比例为2:1.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雌雄比例为(  )

              A.1:1             
              B.3:2           
              C.4:3          
              D.3:4
            • 8.

              下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中存在的变异类型,是选择的原材料
              B.AB的变化通过生存斗争实现
              C.BC是逐代积累加强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抗药性变异的定向诱导使害虫抗药性增加
            0/40

            进入组卷